本文轉自:人民網-廣東頻道
人民網“行進中國”廣東調研采訪團
5月26日,國家級非遺項目“莞香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歐(左一)向人民網記者介紹莞香樹生長的特點。人民網 王雅蝶攝
在廣東東莞大嶺山的莞香非遺保護園內,一棵棵香樹靜立百年,樹身上深淺不一的“香門”刻錄著時光密碼。莞香,這種由沉香樹受傷后分泌樹脂形成的珍貴香料,因“香氣清遠、藥用卓絕”被譽為“嶺南瑰寶”。
位于廣東東莞大嶺山的莞香非遺保護園,是東莞莞香樹種植最集中的區域之一。人民網 寧玉瑛攝
莞香非遺保護園負責人介紹,東莞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丘陵地貌的弱酸性土壤與獨特菌群環境,為沉香樹結香提供了天然“溫床”。“結香是樹與時間的對話。”國家級非遺項目“莞香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歐手持香刀,輕劃樹干示范“開香門”技藝。這項傳承千年的技藝需精準避開木質部,刺激樹木與真菌“博弈”數年方能成香。
東莞莞香非遺保護園,一棵莞香樹受傷后被益生真菌侵入寄生,正凝結沉淀香脂結晶體。人民網 蔡睿智攝
如今,莞香從古籍走入現代生活。大嶺山“莞香小鎮”串聯種植園、博物館與交易中心,年產量超3噸的沉香化身精油、護膚品,走近消費者;香道課堂、采香體驗吸引年輕人打卡,漢服與古香碰撞出新潮……這縷穿越千年的香氣,如今正以創新姿態續寫嶺南大地的香火傳奇。(萬世成、涂勝、蔡睿智、王紹紹、張永生、寧玉瑛、王雅蝶、樸馨語、何善福)
國家級非遺項目“莞香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歐展示理香過程。人民網 王雅蝶攝
在東莞莞香非遺保護園,展廳中完整展示了從莞香樹種植到莞香制作的全流程。人民網 樸馨語攝
在位于東莞的中國(寮步)沉香文化博物館,香道師進行香道表演。人民網 寧玉瑛攝
在位于東莞的中國(寮步)沉香文化博物館,香道師制作的蓮花紋香篆。人民網 樸馨語攝
在位于東莞的中國(寮步)沉香文化博物館中陳列的各式香品。人民網 寧玉瑛攝
據歷史資料記載,南粵“四市”之一曰“香市”,在東莞寮步,凡莞香生熟諸品皆聚于此。人民網 蔡睿智攝
東莞稅務部門在牙香街向莞香商戶開展莞香產業相關的稅費政策宣傳。(資料圖)東莞市稅務局供圖
點擊進入專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