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夾子、一個垃圾袋,在首航國際園區內,外籍居民的“隨手彎腰”正悄然改寫著園區治理的局面。近日,來自科特迪瓦的DIAKITE LADJI KARIM、伊朗的SEYEDKARIMAFSHARIPOUR、肯尼亞的雅各布、南非的瑞雪主動參與園區“清潔日”活動,以“主人翁”姿態融入園區環境共建,成為基層治理中“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生動注腳。
雅各布表示,初到中國時,他便被園區志愿者清掃活動的良好風氣所觸動。在樓宇網格員入戶宣傳“好風氣”時,他主動報名參與“隨手撿垃圾,共建好環境”行動。“園區是大家的家,維護環境不應有國籍之分。”雅各布的樸素話語,折射出外籍居民對園區認同感的深化。
5月22日下午,首航國際園區內,4名外籍志愿者手持工具穿梭于綠化帶、停車場與樓道間,他們不僅撿拾煙頭、紙屑等零散垃圾,更主動修復了破損的公共設施。這一場景,讓部分業主對“撿垃圾”的認知悄然轉變。
活動現場,園區網格員同步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外籍居民則分享肯尼亞等國的環保經驗,如“塑料瓶回收再利用”“園區垃圾銀行”等。不同文化背景的住戶在勞動中碰撞出文明的火花。中國居民學習國際環保理念,外籍友人了解本土治理實踐,原本生疏的鄰里關系因共同行動而升溫。
樓宇專班科室負責人魏紹利將此次行動的成功歸結為“三方聯動”機制:外籍居民的主動參與打破文化隔閡,物業公司提供工具支持與后勤保障,網格員發揮組織動員與宣傳引導作用。他表示,未來將不斷創新外籍友人參與基層治理的模式,讓更多國際友人成為園區治理的“合伙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