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這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以其遍布全球的殖民地與無可匹敵的國力,在國際社會上演了一出跨越數百年的權力史詩,從16世紀末的殖民萌芽到19世紀的全球霸權,其影響力深刻塑造了現代世界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版圖。
但是隨著2025年5月22日,英國首相斯塔默簽署的正式將查戈斯群島主權移交給毛里求斯的協議,這一紙協議不僅終結了英國對這片印度洋群島的殖民統治,更宣告了“日不落帝國”最后的余暉徹底消散。
查戈斯群島的移交
近日英國政府宣布正式放棄對查戈斯群島的主權,將其移交給毛里求斯,這一決定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關注,這座位于印度洋的戰略群島,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爭議與博弈,最終以主權移交的形式畫上句號。
查戈斯群島,這片位于印度洋腹地的戰略要地,由2300余個熱帶島嶼組成,扼守連接中東、東亞與非洲的海上咽喉,被視為英國維系“日不落”光環的最后拼圖。
1965年英國殖民當局以300萬英鎊強制將查戈斯群島強行剝離于毛里求斯,后又與美國聯手將其打造成集空軍基地、港口、后勤補給于一體的軍事樞紐,其核心島嶼迪戈加西亞島更被視為“不沉的航母”。
在此地,美軍部署了轟炸機、核潛艇等軍事設施,成為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乃至對伊朗威懾的關鍵調度樞紐,迪戈加西亞島成為美軍戰略投送的“中繼站”,其地理價值早已嵌入英美全球軍事控制網絡。
英國以“剝離殖民地”的卑劣手段,將原住民查戈斯人強行驅逐,為軍事基地“騰地”,至今這些流離失所的人民仍未獲返家園的權利,這段殖民暴力史,與英美在戰略利益前的冷血算計交織,成為人權與地緣政治的永恒傷疤。
但實際上英國對查戈斯群島的“堅守”早已名不副實,自2019年聯合國國際法院裁定其殖民行為非法,并敦促英國“非殖民化”后,英國政府以“租回基地”的權宜之計拖延移交。
然而隨著原住民抗爭導致維穩成本飆升(年租金1.01億英鎊 vs 維穩費用3億英鎊)、美國態度軟化,以及國際社會對殖民遺毒的持續施壓,英國終于在經濟與道義的雙重潰敗中妥協。
在這樣的背景下,面對高昂的治理成本、國際法庭的判決壓力,以及美國態度的轉變,終使英國在拖延六年后不得不放棄。
而這一移交不僅終結了英國延續200年的“時間鎖鏈”——殖民地跨越時區形成24小時日照的殖民幻象,更撕開了殖民史的遮羞布。
馬爾維納斯群島、直布羅陀等爭議領土,如今在殖民遺產崩塌的浪潮中愈發孤立,對于世界而言,這是舊帝國秩序的又一鐵證,但是對于英國而言,這是殖民傲慢的終極清算。
“日不落帝國”的衰落
查戈斯群島的失去,撕碎了英國最后的殖民遮羞布,自鼎盛時期掌控全球四分之一人口與資源,到兩次世界大戰后殖民版圖萎縮,再到脫歐撕裂經濟、財政破產的今日,英國帝國的黃昏早已降臨。
此次移交直接斬斷了其“日不落”的時間鎖鏈——當太陽從太平洋的皮特凱恩群島落下,需隔數小時才照亮地中海的英屬領地,殖民時代的時間幻術徹底破滅。
英國此舉背后,是多重現實壓力的折射,一方面,脫歐后英國面臨財政緊縮與國防預算削減,維持遙遠殖民地的成本遠超收益;另一方面,軍事實力衰退迫使英國調整戰略。
通貨膨脹吞噬民生,近七成家庭為食品開支掙扎;政黨內斗如戲,八年更換五位首相,政策朝令夕改;高福利承諾與債務黑洞形成惡性循環,教育體系崩潰、住房危機加劇……
昔日的金融中心倫敦,如今在加息與衰退間掙扎;曾以牛津劍橋傲視全球的教育系統,正陷入師資流失與質量下滑的泥潭。
陸軍兵力萎縮、裝備老化,海軍依賴航母編隊維持威懾,陸軍實則淪為“輔助角色”。
在此背景下,放棄主權可緩解國際壓力,同時以租借形式維系戰略利益,體現“退而求其次”的務實外交。
同時此次移交重塑印度洋權力格局,對毛里求斯而言,主權回歸象征非殖民化勝利,但實際收益需平衡軍事基地的存在;英國以“靈活退讓”換取國際聲譽,避免陷入長期爭端;美國則鞏固了其在關鍵海域的軍事網絡。
協議核心
同時這一案例亦引發國際爭端解決方式的討論,主權移交與戰略共享能否成為化解領土沖突的新范式?
相較俄烏等僵持型爭端,查戈斯模式提供了“主權與使用權分離”的妥協思路,但其可持續性仍取決于各方利益平衡。
根據協議,毛里求斯獲查戈斯群島主權,但迪戈加西亞島將以99年租期繼續由英美共同運營,英國國防大臣強調該基地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則稱協議為“歷史性突破”。
此舉既回應了毛里求斯的非殖民化訴求,亦維系了英美軍事聯盟的穩定性,斯塔默坦言簽署原因“屬高度機密”,但外界普遍認為其或與避免國際訴訟及敗訴風險相關,毛里求斯曾威脅將英國訴諸國際法庭。
協議簽署前夕,英國高等法院曾臨時叫停,但最終撤銷禁令,爭議焦點集中于主權完整性vs軍事戰略需求。
毛里求斯部分官員擔憂租期過長或削弱主權實質,而美國則確保其印度洋軍事存在不受動搖。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則是在促進著協議的簽訂,并強調著其推動地區穩定,但批評者指出英國以財政補償換取控制權延續,本質仍為“變相殖民”。
因此對毛里求斯而言,群島歸還不僅是主權完整性的恢復,更開啟了海洋資源開發與區域合作的可能,查戈斯群島周邊豐富的漁業、潛在旅游業與戰略航道地位,為其經濟發展提供了空間。
但如何在不損害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利用資源,如何平衡主權主張與軍事基地共存,都是亟待解決的技術與外交難題。
結語
此次移交是毛里求斯非殖民化進程的關鍵里程碑,亦為查戈斯原住民回歸家園帶來希望,然而99年租期下的軍事基地運營權,使群島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
國際社會將持續關注毛里求斯如何平衡主權行使與基地共存,而英美同盟則需在地區安全與外交壓力間尋找平衡點。
不知道您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喜歡文章的話記得點贊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