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烏克蘭利好的消息來自荷蘭,當地時間25日,荷蘭國防大臣布雷克曼斯宣布,荷蘭將于當地時間26日將向烏克蘭交付最后一架援助的F-16戰機。
“這意味著所有承諾的24架F-16戰機已經全部抵達烏克蘭。”
雷克曼斯表示,除了提供戰機,荷蘭還為烏克蘭培訓飛行員和技術人員,并分享軍事理論,以便烏克蘭能夠創建與北約成員匹配的現代化武裝力量。
烏克蘭的北約化體系先從陸軍開始,空軍則主要由歐洲國家提供裝備,而對烏克蘭創建北約體系的軍事力量,歐洲小國比大國更加真誠無私。
荷蘭其實首先提議向烏克蘭提供F-16的國家,但交付F-16在丹麥之后,荷蘭先行交付完畢,可以見到荷蘭援烏的積極性,這當然和馬航17日慘案的血仇有關。而為馬航-17報仇,也是荷蘭援烏的初衷。
荷蘭援烏炮彈上“給馬航17復仇”字樣,這或許來自那些遇難者的家人
除荷蘭,丹麥外,比利時、挪威也承諾向烏方提供F-16戰斗機,4國總計提供95架,拜登政府承諾向烏克蘭提供一個中隊的F-16,而此前川普政府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廢棄的F-16作為器官捐獻者為烏克蘭F-16提供零部件。
法國則提供了幻影2000-5,這讓烏克蘭同時裝備兩種北約戰機,對后勤是不小的考驗。這些國家提供F-16的速度,除了和烏克蘭飛行員的訓練進度有關,還和本國接收裝備F-35替代F-16的速度有關。
除了兩種戰機外,瑞典提供了兩架薩博預警機也正在測試,預警機是未來烏克蘭建立類北約空軍體系的中樞大腦。
不過,在對F-16的使用方面,烏克蘭并不盡如人意,已損失了3架。而因為烏軍未將這些F-16部署到前線進攻俄軍陣地,基本是攔截俄空中目標損毀的,而兩次墜機都是飛行員陣亡,也意味著經驗不足可能成了F-16和飛行員機毀人亡的最大原因。
烏克蘭飛行員在羅馬尼亞南部的費特什蒂空軍基地的歐洲F-16訓練中心接受訓練,荷蘭向羅馬尼亞提供18架F-16,協助羅馬尼亞培訓烏克蘭飛行員。
雖然F-16的性能優越,但烏俄雙方都擁有強大防空體系,而且烏克蘭的F-16數量少,不太可能冒著俄羅斯的防空系統去直接進攻俄軍陣地,所以這場戰爭中,不太可能看到F-16大批量對俄軍陣地進行轟炸的場景。
就像在F-16交付烏克蘭之前,俄軍在空軍戰機質量數量上勝過烏克蘭,但同樣無法做到海灣戰爭中聯軍空軍對伊拉克那樣的碾壓優勢。
這也是為什么當初拜登及沙利文說即便提供F-16也不會改變戰局的原因,實事求是的說確實如此,但拜登本人或者其團隊要為烏克蘭如此晚接收F-16負主要責任,而對烏克蘭飛行員的培養,本來應該在基輔戰役勝利后就開始,那時候,烏克蘭人已經證明其不再是2014年的不堪一擊的一盤散沙,但被耽擱了整個2022年,以至于后來臨時抱佛腳的培訓,導致時間倉促,這也是烏克蘭連續已經有3架F-16墜毀,損失兩名王牌飛行員的主要原因。
就事論事,F-16雖然對烏軍前線的支援有限,但在緩解烏克蘭的防空壓力,保護烏克蘭的大城市方面,起到了和愛國者相當或者更加重要的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