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領導小組關于認定命名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的決定》發布,青羊區蘇坡街道清波社區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成都市樹德中學榮獲“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清波社區
文明實踐浸潤民心
清波社區位于成都市西三環外側,面積約0.72平方公里,轄區人口2.3萬余人。近年來,清波社區通過不斷創新思路,探索出黨建引領、社企助力、三圈共融的“一帶三圈”社區治理模式,實現社區發展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清波社區整合、共享空間資源,打造多處可供開展理論宣講、群眾教育、文化活動、科普宣傳、體育健身等活動的功能室(場地),將各院落微治理委員會延伸打造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再聯合學校、醫院等基層公共服務資源,建成了功能完善、優質高效的文明實踐綜合體,真正實現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社區黨委積極引入知行合一、兮朵國際、明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等12家第三方社會組織,開辦“知足食堂”“知情茶社”“躬耕便民長廊”,設立“24小時自助服務區”,搭建“童夢館”“知行學院”“媽媽驛站”等教育平臺,打造“15分鐘社區幸福生活圈”;聯動駐區單位、公安、交警、物業及社會力量,設置“市域治理聯動中心”,“一橫兩縱三環”全天24小時聯動巡邏,多方位保障居民安全。
在轄區資源整合方面,清波社區以區域化大黨建為抓手,與轄區12家企事業單位建立區域化黨建聯盟,涵蓋服務清單25項。實行暖心行夢“2+1+N”家庭志愿服務管理體制,建立“志愿者閉環管理系統”,鏈接轄區52家單位參與社區共建,達成志愿服務積分兌換合作項目91個。
清波社區居民說:“社區文化活動越來越豐富,我們生活在這里巴適得很,像家一樣溫暖。”
成都市樹德中學
“文明校園”貫穿治校育人
成都市樹德中學創辦于1929年,現已形成“一校三區”的辦學格局,即寧夏街校區、光華校區、外國語校區,有教職工800余人,學生6000余名,為四川省首批國家級示范性高中、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
學校始終把文明校園創建貫穿治校育人全過程,努力建設理念先進、管理科學、安全穩定、和諧美好的文明校園,曾獲“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榮譽稱號。
在黨建領航方面,學校深化“我的中國夢”“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題實踐活動,積極開展大思政教育;深入開展“學習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貫徹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學生守則》;探索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出版5本教學案例集。
學校堅持以文化人,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持續開展戲曲、武術進校園活動,定期舉辦師生書畫展,學校民樂團連續三年獨立承辦蓉城之秋國際音樂節,獲評“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持續開展“我們的節日”、經典誦讀、書法名家等進校園活動,精心打造特色文化,“樹德好聲音”“榕樹獎”微電影節、音樂會、勞動生活技能比賽、樹德大使團志愿服務、“思辨青春”辯論賽、戲劇節等特色校園文化活動;著力打造體育文化,堅持兩課兩操活動,定期開展體育文化節、陽光運動季活動,獲評首批省級陽光體育示范校;加強生態文化建設、網絡文化建設、法治文化建設,積極構成學生成長成才的文化生態。
學校持續實施校園環境提升工程,打造優良育人空間,教學、文化、體育、科技等活動場所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管理有序, 堅持凈化、綠化、美化和垃圾分類,保障學生發展的多元需求;建有學生成長中心、科技館、吊裝實驗室等場館數千平方米,打造“五感”花園、天空農場,開放式閱讀場所、朗讀亭等,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明校園環境。
報道:黃成薇
視頻:孫鳴圓
部分圖據成都市樹德中學
編輯:梁藝懷
轉發周知,讓更多人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