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也是2014年的秋季,香港演藝圈突然鬧騰開了。
事情的起因是一篇神秘文章出現在網絡上,整整五萬字,標題為《為何這么多人對周星馳有意見?》。
這篇文章寫得非常真誠,從頭到尾都在為星爺抱不平,看起來像是忠實粉絲寫的維護文章。
文中提到了一個特別敏感的話題——提到當年周星馳申請移民加拿大“避禍”被拒,全是因為他與“有黑道背景”的向華強合作惹出的麻煩。
這下可不得了,向華強的夫人陳嵐立刻坐不住了。
向太怒懟星爺的那一年
陳嵐在香港娛樂圈可是個厲害角色,大家都叫她“向太”,平時就以直率敢言著稱。
看到有人暗示自己丈夫涉及黑社會,她怎么能咽下這口氣?馬上站出來反擊,火力十足。
她直接跑到雜志社接受專訪,把周星馳從頭到腳批了個遍。
什么忘恩負義啦,什么人品有問題啦,各種不堪入耳的話都說了出來。
罵完還不解氣,又跑到微博上跟周星馳的粉絲們爭論,還直接給周星馳下了最后通牒——
十天之內必須公開澄清,證明那篇文章跟他無關,否則后果自負。
除此之外,向太還專門列出了一份清單,把周星馳的“五大罪狀”一一列舉出來。
說他當年逼張柏芝剃光頭,說他片酬造假,說他移民被拒是自己的問題,總之就是要將星爺釘在恥辱柱上。
這邊向太罵得正歡,那邊香港娛樂圈的大佬們也開始紛紛表態了。
三大影帝張家輝、任達華、劉青云幾乎是同時表示跟周星馳“不太熟”。
劉德華更是直接表明立場,說跟星爺從來不是朋友,過去不是,現在不是,將來也不會是。
連導演杜琪峰也出來踩了一腳,說周星馳雖然有才華,但對香港電影沒有貢獻,還說不欣賞他這個人。
一時間,整個香港娛樂圈幾乎全都站在了向華強一邊,仿佛要把周星馳徹底孤立。
面對如此洶涌的指責,星爺選擇了“完全沉默”。
既不解釋,也不澄清,更不反擊,甚至連助理都不接記者電話。
這種過于冷靜的反應,反而讓整個事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很多人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向華強在香港娛樂圈那可是呼風喚雨的人物,據說香港有一半的藝人都曾是他捧紅的。
既然他這么討厭周星馳,為什么不直接下令封殺,而是只讓太太出來大罵呢?
其實這其中的原因相當復雜。
周星馳當時正處于事業巔峰,在香港那就是頂級流量中的頂級。
1991年被稱為“周星馳元年”,全年香港上映的十五部電影里,星爺就占了七部,而且票房前五名全是他的作品。
這樣的影響力擺在那兒,向華強要是真的動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誰干的,到時候引起公憤就得不償失了。
再說,周星馳雖然在圈內人緣不佳,但在普通人心中那可是絕對的偶像。
他飾演的那些小人物角色,哪個不是深入人心?普通觀眾對他有著天然的同情和支持。
向華強要是真的封殺星爺,肯定會引發公眾強烈反對,搞不好連自己的生意都會受影響。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內地市場的迅速崛起。
2000年以后,內地電影市場開始迅猛發展,周星馳在內地的影響力那是相當驚人。
《功夫》、《長江7號》這些影片在內地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向華強雖然在香港是老大,但面對內地這個龐大的市場,他也得好好權衡一下。
不過傳言中還有一個更神秘的原因——據說周星馳背后有鮮為人知的強大靠山,而眾多猜測都指向了韓三平這個內地大佬。
2002年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發生的一幕就很值得琢磨。
當《少林足球》一舉拿下七個大獎的時候,臺上突然有個女人高喊“公道自在人心,真理永遠長存”,把主持人曾志偉都嚇得不知所措,向華強的臉色更是難看得不行。
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讓向華強如此難受?外界一直有各種猜測,但真相恐怕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
從黃金搭檔到分道揚鑣
周星馳和向華強的恩怨要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星爺剛從TVB出來不久,正愁沒有好的發展平臺。
向華強獨具慧眼,看中了他的喜劇天賦,主動邀請合作。
那段時間可以說是兩人的蜜月期。
《賭俠》系列讓周星馳徹底火了起來,《逃學威龍》更是將校園喜劇玩出了新花樣,《唐伯虎點秋香》直接成為無厘頭喜劇的經典之作。
向華強提供資金搭建平臺,周星馳貢獻才華賺取票房,兩人配合得極為默契。
據向太后來透露,星爺的片酬在這段時間里也是節節攀升,從最初的三十萬一路漲到一千五百萬。
向華強對他那真是百依百順,簡直把他當作親兒子一樣培養。
可惜好景不長,裂痕很快出現了,1993年到1996年期間,周星馳申請移民加拿大,結果被拒絕了。
這件事成了兩人關系惡化的導火索。
網上那篇文章就是拿這件事做文章,暗指是向華強的“黑道背景”拖累了星爺。
向太對此堅決否認,她的說法是,整個電影圈那么多人跟他們合作過,一百個申請移民的都成功了,就周星馳一個人被拒,這明顯是他自己的問題。
雖然這話聽起來像是為老公辯護,但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兩人關系已經開始變得微妙。
真正的決裂發生在《少林足球》籌備階段,周星馳決定自立門戶,要拍一部完全由自己掌控的電影。
然而籌錢的過程卻異常艱難,傳聞向華強動用了自己在香港的關系網,讓其他投資方都不敢給星爺投錢。
這一招確實夠狠的,香港就那么大個地方,向華強的影響力幾乎無處不在。
周星馳被逼無奈,只能把目光轉向內地市場,最終靠著內地的資金支持才把《少林足球》拍了出來。
等到電影上映大獲成功,在金像獎上拿下七個獎項的時候,那句“公道自在人心,真理永遠長存”就像是對向華強的有力回應。
從此以后,兩人的梁子算是徹底結下了。
后來的張柏芝事件更是讓兩人撕破了最后一層面子。
據說周星馳要拍新片,要求張柏芝剃光頭出演,還規定半年內不能接其他工作。
張柏芝當時手里有好幾個廣告合約,要是真剃了頭發就得違約賠錢。
向太出面想要協調,結果被星爺直接拒絕了。
不僅如此,周星馳還寫信罵張柏芝忘恩負義,要求她賠償三百五十萬。
這下徹底把向太給激怒了,兩家從此再無往來。
其實仔細想想,這整個事件反映的不僅僅是兩個人的矛盾,更是香港娛樂圈權力格局的深刻轉變。
向華強代表的是傳統的“大佬模式”——誰有錢有勢誰說了算,藝人都得看老板臉色行事。
周星馳則代表著新時代的精神——靠才華立足,靠作品說話,不愿意屈服于任何權威。
這種沖突在當時的香港娛樂圈其實很普遍。
很多有才華的藝人都在尋求更大的自主權,不想再做傳統大佬們的附屬。
而傳統勢力也在努力維護自己的地位,不愿意看到既定秩序被打破。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