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633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在價格上,個人基礎信息查詢報價1500-3000元不等,涉及全家戶籍等深度信息則需5000元以上。
北京商報沸點調查小組
作為一種新型網絡暴力違法犯罪行為,“開盒”再一次進入監管部門視野。
5月2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網信中國”了解到,中央網信辦日前專門印發通知,從阻斷“開盒”信息傳播、完善預警機制、加大懲治力度、優化保護措施、加強宣傳引導等多個維度明確工作要求,督促各地網信部門、各網站平臺進一步強化“開盒”問題整治工作。
進入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數據化程度越來越高,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采訪中也發現,部分網絡平臺仍然存在隱性的“開盒”廣告,打擊“開盒”黑產鏈已是當務之急。
明碼標價的“服務”
“開盒掛人”是一種新型網絡暴力違法犯罪行為,是指不法分子惡意公開他人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家庭住址、社交賬號等個人隱私信息,煽動網民進行攻擊謾罵。而遭遇過“開盒掛人”困擾的有公眾人物也有普通民眾。“開盒掛人”行為亟待整治。
北京商報記者對一些主流的網絡平臺進行調查暗訪時也發現,網絡空間仍然存在非法獲取個人信息的黑色產業鏈。
在百度搜索平臺輸入“開盒”“專業查人”等關鍵詞時,名為“城市獵人聯盟”的網站赫然出現。該網站頁面設計簡單,直接列出“業務清單”,明確宣稱只要用戶提供手機號碼、身份證號等關鍵信息,付費后即可獲取對應人員的實時定位、戶籍檔案、工作履歷等詳細個人資料。北京商報記者嘗試與網站客服溝通,對方表示,交易全程匿名且承諾信息準確性,交易金額根據信息敏感程度從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
隨后,北京商報記者在一家主流社交平臺上,以“私人偵探”“定位查人”為關鍵詞檢索發現,盡管大量筆記明確標注“非法獲取他人信息屬違法行為”等警示內容,但其評論區仍存在隱秘的招攬信息。部分賬號以隱晦話術留言“有渠道”“可解決”,引導用戶私聊。
當北京商報記者通過私信聯系相關賬號后,對方表示可轉至“QQ”詳談。在添加對方賬號并初步溝通后,北京商報記者拿到了所謂的“服務價目表”,服務涵蓋名下房產、車輛登記、手機定位、家庭成員關系圖譜,甚至包含人口信息庫截圖等敏感信息。
上述人員還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其背后存在專業團隊運作,與“特殊渠道人員”合作,能夠繞開正規程序調取數據,并強調交易安全,“全程加密傳輸,不會留下痕跡”。在價格上,個人基礎信息查詢報價1500-3000元不等,涉及全家戶籍等深度信息則需5000元以上。
在中央網信辦發文后,北京商報記者就采取哪些具體措施治理“開盒”亂象、如何加大對用戶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等問題,第一時間聯系到包括豆瓣、知乎在內的多個社交網絡平臺,但截至發稿,微博方面表示不接受此次采訪,其他平臺則未給予回復。
3家大型網站平臺被依法處罰
據了解,中央網信辦近日召開專題部署會議,要求微博、騰訊、抖音、快手、百度、小紅書、知乎、嗶哩嗶哩、豆瓣等多家重點網站平臺,對照通知抓好各項任務落實,切實履行主體責任,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打擊“開盒”亂象。
中央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開盒”問題直接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近段時間以來,網信部門結合職責,深入開展整治工作,全面清理各類涉“開盒”違法違規信息,從嚴處置傳播相關內容的賬號和群組,依法按程序處罰3家大型網站平臺,組織重點網站平臺定期發布治理公告,公布典型案例,并向公安機關通報違法犯罪線索。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開盒”行為愈發普遍。包括姓名、個人照片、身份證號、家庭住址、手機號碼、社交賬號等,將這些內容在網絡公開發布。被“開盒”人往往會遭遇網民的侮辱謾罵、造謠詆毀,甚至在現實生活中也會遭到騷擾,如電話、短信等遭陌生人輪番“轟炸”。
此前,百度副總裁謝廣軍女兒因飯圈糾紛,多次在微博“開盒”他人隱私信息事件,更是在引發輿論關注熱議的同時,也把“開盒”黑產業鏈治理提上了緊急日程。
另有公開報道顯示,某視頻平臺收到多位UP主舉報,稱有群體在境外平臺有組織地煽動用戶對站內UP主進行“人肉開盒”。該群體不僅在線上公開UP主個人信息,還對其進行一系列電話私信騷擾、網暴攻擊、不實惡意舉報等違法行為。此前,主持人楊迪發文稱自己被“開盒”,個人信息遭到泄露,很多人打來騷擾電話。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大部門副主任杜鵑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開盒的危害不容小覷,直接把他人隱私公之于眾,屬侵權行為。被侵權人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還能索要精神損害賠償。而嚴重的‘開盒’行為,則涉嫌違法”。
實現精準問責提上日程
對于“開盒掛人”的圍剿正逐步趨嚴趨緊。
2023年9月25日,“兩高一部”發布《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及:組織“人肉搜索”,違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數人發布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定罪處罰。
民法典也明確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嚴重的“開盒”行為,可能構成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最高可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根治‘開盒掛人’亂象,平臺方需要強化平臺數據采集與使用邊界,對敏感信息進行脫敏處理,推動數字指紋等溯源技術落地,實現精準問責。并且,平臺方應完善審核機制,利用AI及時識別惡意信息,建立‘開盒’等關鍵詞攔截庫。”杜鵑進一步建議。
中央網信辦有關負責人也強調,下一步,中央網信辦將繼續堅持高強度打擊和高力度保護并重,著力做好“開盒”問題整治工作。
一方面,全力阻斷傳播渠道。督促網站平臺深入清理各類違法發布個人信息,誘導網民跟進泄露隱私,借機進行攻擊謾罵、嘲諷貶低的內容,買賣或者提供“開盒”方法、教程和服務等信息的內容,對于組織煽動“開盒”、提供“開盒”服務等賬號、群組,一律予以關閉或者解散。
另一方面,升級完善保護措施。指導網站平臺在前期治理網絡暴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完善防護措施,加大“開盒”風險提示力度,設置涉“開盒”舉報快速入口,及時核實網民投訴舉報,最大限度幫助網民防范和處置“開盒”問題風險。
此外,還要加大打擊懲治力度。結合個人信息保護系列專項行動,深入治理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問題,會同有關部門嚴厲打擊泄露、盜取、販賣個人信息,以及利用個人信息開展違法犯罪活動等行為。
中央網信辦還提醒廣大網民提高防“開盒”意識,強化個人信息保護,自覺抵制相關行為,共同營造清朗有序的網絡空間。
編輯丨林琴 實習編輯 王若愚
圖 片丨網絡截圖、社交平臺截圖、視覺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