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報道,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fā)言人就美國前駐華大使伯恩斯涉芬太尼問題的威脅性言論作出回應,明確表示“堅決反對”。這一表態(tài)迅速引發(fā)國際輿論關注,再次將中美在芬太尼議題上的博弈推向臺前。
作為美國資深外交官,伯恩斯在2021年至2023年擔任駐華大使期間,曾多次發(fā)表對華強硬言論。卸任后,其在5月13日接受《彭博社》采訪時宣稱,若中國未在芬太尼問題上與美“合作”,需“付出代價”,并強調中國“有能力阻止前體化學品流入美國”。這類表述看似聚焦禁毒合作,實則暗藏多重戰(zhàn)略意圖。從經貿層面看,伯恩斯特別提及特朗普政府時期以“芬太尼”為名對中國加征的20%關稅,在近期中美達成將雙邊關稅降至10%的共識后仍未取消。這一細節(jié)透露出美方試圖將芬太尼問題與貿易政策捆綁,為延續(xù)對華關稅壓力尋找“合理性”。數據顯示,美國自對華加征此類關稅以來,其國內消費者每年需承擔超500億美元額外支出,通脹壓力持續(xù)加劇,但美方仍不愿放棄這一政治工具。
伯恩斯(資料圖)
在政治敘事層面,伯恩斯的言論延續(xù)了部分美國政客將內部治理難題“外部化”的慣性思維。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因合成阿片類藥物(主要為芬太尼)導致的死亡人數達7.5萬人,占藥物過量死亡總數的近70%。但這一危機的根源在于美國國內醫(yī)療體系濫開止痛藥、執(zhí)法體系漏洞及毒品文化娛樂化等結構性問題。然而,美方卻將責任轉嫁至中國,甚至宣稱中國“蓄意毒害美國”,這種邏輯扭曲早已被蘭德公司等智庫指出缺乏事實支撐——全球芬太尼前體走私路徑復雜,印度、墨西哥等地的產能已遠超中國,美方卻選擇性忽視這些關鍵信息。
事實上,中國在芬太尼管制領域的行動力度與成效始終處于全球領先水平。2019年,中國率先在全球范圍內將芬太尼類物質整類列管,建立覆蓋生產、流通、進出口全鏈條的嚴格監(jiān)管體系。政策實施后,中國海關再未查獲芬太尼類物質走私出境案例,美國官方也未報告過源自中國的芬太尼走私情況,這一事實在兩國禁毒合作的官方文件中均有明確記錄。與美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在芬太尼治理中始終堅持“源頭治理”與“國際協作”并重:一方面通過立法完善、技術升級和跨部門聯合執(zhí)法切斷非法生產流通渠道,另一方面積極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分享情報、開展聯合行動。但美方在自身未將芬太尼永久整類列管、國內監(jiān)管存在重大漏洞的情況下,卻不斷要求中國承擔超出合理范圍的責任,甚至將禁毒問題政治化,這種雙重標準實質是借“安全議題”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典型表現。
特朗普(資料圖)
外交部“堅決反對”的四字回應,既是對錯誤言論的明確駁斥,也釋放出中方在核心利益問題上的堅定立場。從外交策略看,這一表態(tài)延續(xù)了中方在中美博弈中的一貫原則:合作需以平等尊重為前提,對抗只會導致雙輸。值得關注的是,中方在近期關稅談判中保留的反制措施,與伯恩斯言論形成直接呼應。根據中美在日內瓦達成的階段性共識,雙方雖同意將關稅降至10%,但中方明確表示,若美方出爾反爾,保留的10%基準關稅與暫停的24%報復性關稅可能全面重啟。這種“工具箱”式的應對策略,在農業(yè)、芯片制造設備、汽車等領域已有先例——2024年首輪反制中,中方對美約75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直接沖擊美國中西部農業(yè)州與制造業(yè)利益,迫使美方不得不重新審視單邊政策的代價。
除關稅手段外,中國商務部5月14日宣布對中重稀土、銻、鎢等戰(zhàn)略礦產實施“全鏈條”監(jiān)管,涵蓋開采、冶煉至出口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這一舉措不僅針對資源安全的長期考量,也暗含對美方技術遏制的反制邏輯。以氧化鋱、氧化鏑為例,這些稀土材料是F-35戰(zhàn)機、高超音速導彈等尖端武器的核心原料,中國管控措施的收緊,直接影響全球供應鏈格局,凸顯中方在戰(zhàn)略博弈中的籌碼意識。
伯恩斯的言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國內部分歧對華強硬派將議題政治化的縮影。VOX新聞網曾直言,美方在芬太尼問題上制造外交壓力,本質是為貿易戰(zhàn)、科技戰(zhàn)披上“安全外衣”,將民眾情緒轉化為地緣競爭工具。這種將公共衛(wèi)生問題武器化的做法,不僅無助于解決美國自身危機,反而加劇中美在禁毒、經貿等領域的合作障礙。民調顯示,越來越多美國民眾認為芬太尼問題的責任在于本國政府、藥企與執(zhí)法體系,而非海外供應。但政客為轉移國內矛盾,仍執(zhí)意推行“內病外治”的短視策略,導致問題陷入“越治越亂”的惡性循環(huán)。
伯恩斯(資料圖)
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在禁毒、經貿等領域的合作成效直接影響全球治理進程。芬太尼問題的本質是公共衛(wèi)生安全挑戰(zhàn),需通過多邊協作、源頭治理與需求管控綜合應對。中國多次強調,合作應以事實為基礎,而非政治操弄——美方若真欲解決危機,需首先正視國內醫(yī)療體系弊端,加強處方藥監(jiān)管,推動毒品預防教育,而非將責任推卸給其他國家。當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產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性面臨多重挑戰(zhàn)。中方在維護自身權益的同時,始終為對話留有余地,但前提是美方摒棄“施壓換讓步”的零和思維。正如外交部所言,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初心未改,但捍衛(wèi)國家發(fā)展權益的決心堅定不移。唯有美方回歸理性務實,以平等姿態(tài)處理分歧,才能避免芬太尼等議題成為中美關系的“裂痕點”,為全球治理注入穩(wěn)定性與建設性。
這場圍繞芬太尼的博弈,本質是規(guī)則與強權、責任與推諉的較量。中方的四字回應,既是對霸權邏輯的有力回擊,也為國際社會認清議題本質提供了鏡鑒。在全球化深度依存的今天,任何試圖通過單邊制裁或政治抹黑解決復雜問題的做法,終將被歷史證明是徒勞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