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第三十屆白玉蘭獎的入圍名單正式公布。
但回想起趙麗穎、海清等人的多次陪跑、《父母愛情》劇組的顆粒無收等。
白玉蘭獎的含金量也成了一個謎團。
當然,這一次的白玉蘭也不例外。
01、最佳男女主
首先來瞧瞧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的五位演員。
他們分別是靳東、王寶強、王驍、于和偉以及張若昀。
這五位無一例外,均具備角逐最佳男主的雄厚實力。
靳東在《西北歲月》中所塑造的 “習仲勛” 這一角色,宛如無數投身解放大西北事業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生動縮影。
此前,被觀眾親切稱作 “老干部藝術家” 的靳東,已憑借《我的前半生》《偽裝者》等多部優質佳作奠定堅實基礎。
因此,此次獲得提名對他而言實至名歸。
王寶強作品的含金量毋庸置疑。
出身草根的他,首部電影《盲井》便助其斬獲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其自導自演的《八角籠中》,為他的導演生涯成功實現漂亮逆轉;監制并主演的《棋士》,更是標志著他向犯罪懸疑劇領域轉型的開端。
在一眾入圍演員里,王寶強的提名可謂當之無愧。
因《凡人歌》入圍的王驍,同樣是一位實力超群的演員。
雖說他成名較晚,但多年擔任配角積累的豐富經驗,成就了如今的他。
就像他在劇中所飾演的 “那偉”,即便面臨失業、房貸、二胎等重重壓力,依然頑強抗爭、不認命。
劇外的王驍亦是如此,在艱難無光的日子里,始終努力成為自己的那束光。
于和偉在《我是刑警》中塑造的 “秦川” 一角,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其扎實且細膩的演技。
身為一名普通民警,在師父慘遭殺害后,他歷經磨礪,逐步成長為一名卓越的一線刑警。
盡管男二號由老戲骨丁勇岱出演,但于和偉的表現毫不遜色,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在眾多優秀演員中脫穎而出,躋身最佳男主角提名名單。
《慶余年》對于張若昀來說,無疑是一部極具影響力的代表作。
無論第一季還是第二季,該劇都擁有穩定且龐大的觀眾群體,播出后的收視率與口碑皆相當出色。
作為一部典型的男頻劇,張若昀憑借此劇,完全有實力與靳東、于和偉等資深演員一較高下。
再看最佳女主角提名的五位演員,她們每一位都生動詮釋了熱烈而自由的女性形象。
劉亦菲飾演的 “黃亦玫”,堪稱新時代女性積極向上精神的典型代表;
閆妮塑造的 “黃玲”,則是舊時代女性勇敢崛起的光輝榜樣;
楊紫演繹的 “何惟芳” 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在母親與隨從相繼遇害后,她迅速振作,憑借自身卓越的才能與經商智慧,成功引領那些飽受命運壓迫的女性,實現了命運的華麗逆襲。
馬伊琍主演的《我的阿勒泰》,盡管僅有 8 集,卻為無數身處低谷的觀眾帶來心靈慰藉。
馬伊琍所飾演的 “張鳳霞”,作為一位從南方奔赴北方的知青,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始終堅守信念,未曾被艱難磨滅意志。
角色所展現出的這種堅韌精神,正是她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有力支撐。
宋佳主演的《山花爛漫時》,其作品含金量不言而喻。
這部根據張桂梅校長真實事跡改編的電視劇,宋佳憑借精湛演技,完美重現了年輕時張桂梅校長的風采。
從作品所傳遞的正能量與深遠影響力來看,宋佳在此次評選中獲獎的可能性極大。
02、最佳男女配
最佳男配與最佳女配的入圍名單中,每位演員都堪稱實至名歸。
《小巷人家》這部劇集的口碑熱度,向來是有目共睹的存在。
郭曉冬塑造的 “莊超英” 一角,雖帶著愚孝的性格標簽,卻在子女教育上始終秉持寬容態度,從未有過嚴苛之舉。
可以說,他將角色內蘊的每一處矛盾張力都演繹得淋漓盡致 。
尤其當他因父母問題斥責黃玲時,觀眾對這個角色的憤慨情緒油然而生,而這恰恰是其演技精湛的有力佐證。
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蔣欣詮釋的 “宋瑩”。
這個被觀眾譽為 “中國好閨蜜” 的角色,對黃玲一家的赤誠相待,皆被鏡頭如實記錄。
從青年到中年的年齡跨度里,蔣欣對宋瑩每個細節的把控都精準到位,在我看來,她無疑是最佳女配獎項的有力競爭者。
《我是刑警》中的富大龍與馬蘇,皆是娛樂圈的資深藝人。
尤其是馬蘇,早年曾擔綱多部作品的女主角;而富大龍雖名氣并非頂流,卻在業內擁有極高的口碑。
對他們而言,提名本身即是一種認可,無論最終是否獲獎。
作為 2024 年 6 月的現象級爆款,《玫瑰的故事》在劉亦菲的顏值加持下,收視率一路走高。
而女二號萬茜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深受觀眾青睞。
劇中,方協文作為唯一贏得黃亦玫傾心的男性角色,其后期暴露的虛偽面目令觀眾憤慨不已 。
不得不說,林更新接演這樣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角色,堪稱一次演技上的突破挑戰。
在五位最佳男配候選人中,蔣奇明是備受觀眾期待的一位。
盡管他的戲份不算充裕,但在 “三邊坡” 的故事背景里,其角色存在至關重要。
不同于其他年輕男演員,蔣奇明身上獨有的氣質讓他極具可塑性。
在《沉默的季節》中,他飾演的聾啞人 “傅衛軍” 充滿性張力,即便五官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英俊,卻憑借舉手投足間的魅力圈粉無數。
《山花爛漫時》中,聶遠以特別出演的身份飾演男配角色 —— 身為教育局局長,他對張桂梅的支持成為劇情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而蘭西雅塑造的 “谷雨”,則是堅韌精神的化身:這個成績優異卻家境貧寒的女孩,在校長的幫助下成為女高的首位學生,其故事令人動容。
從整個入圍名單來看,每位演員的實力都足以支撐他們上榜。
但未能入選的殷桃與郭麒麟,卻成了觀眾心中難以釋懷的遺憾。
.3、實力演員得意難平
郭麒麟在《邊水往事》中擔綱男主角,卻在該劇男配與導演雙雙入圍獎項時遺憾落榜。
這難道意味著他的演技不夠出色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只能說這一屆最佳男主的競爭態勢堪稱白熱化 ,無論是王寶強還是王驍,都具備與他同臺較量的實力,更何況蔣奇明在觀眾口碑與劇中演技層面更占優勢。
因此,盡管令人惋惜,但對比一眾實力派演員,他的未入圍并非對其能力的否定,而是印證了 “山外有山” 的行業現狀。
另一個讓觀眾惋惜的身影是殷桃。
從《凡人歌》的題材來看,她塑造的 “沈琳” 堪稱萬千女性的現實縮影:
當生活與事業的重壓席卷家庭時,她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如同《人世間》里的鄭娟般,以頑強的姿態與命運抗爭。
這樣的表演未能入圍,實在令人遺憾。
在白玉蘭獎的評選中,演員 “陪跑” 早已是常態。
比如趙麗穎曾三度陪跑白玉蘭,最終在飛天獎與金鷹獎中證明了實力;
海清則四次與白玉蘭擦肩而過,盡管她每部入圍作品都口碑不俗,但屢次失之交臂的經歷讓她逐漸放下對獲獎的執念。
好在她后來以評選人身份參與其中,也讓觀眾得以窺見獎項背后的規則。
原來參評作品只能提交一集片段,但電視劇不同于電影,單憑一集表演很難完整展現角色的魅力,這或許正是演員們頻繁陪跑白玉蘭的原因之一。
其實,現如今的演藝圈,獎項的含金量早已不如當初。
像沒拿過什么獎的姚晨,你能說她的演技不好么?
一個演員的好壞與否,觀眾皆看在眼里。
所以說,演技才是立身之本,獎項不過是錦上添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