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喲喂,這事我可得絮叨兩句。你說現在這歲數一大,哪哪都不聽使喚了,晨起耳鳴、夜里抽筋、記性還越來越差,走路都像踩在棉花上。
你要是不服老,那身體可一定會提醒你:“該補的東西,別再拖了。”尤其是有一樣“老朋友”,你可能壓根沒把它當回事兒,它就是——維生素B12。
別看它名字里帶個“維”字,好像和維生素C、維生素E差不多,其實它是個“老中醫”+“神經科主任”+“造血專家”三合一的角色。你要是缺它,身體就像斷了線的風箏,飄飄蕩蕩沒個著落。
維生素B12這玩意兒,聽起來文靜,實則脾氣暴躁,缺它一天不顯,缺它一月難受,缺它一年,后果就不小了。
一、這維生素B12啊,是個“慢性子”,但一出手就見效
說實在的,維生素B12不像咖啡,一喝立刻提神;也不像感冒藥,吃了馬上退燒。它更像是那種“悶聲發大財”的鄰居,平時不聲不響,但你真遇上事兒,它就能幫大忙。
老年人一旦開始補充維生素B12,身體悄悄的、默默的,就開始變樣了。
第一變:記性好像回來了。
你有沒有試過,剛放下鑰匙,轉頭就忘在哪;剛吃完飯,半小時后又問“今天吃啥來著?”——這不是老糊涂,是腦子缺油了,而這“油”,八成就是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是腦神經的“潤滑劑”,它修修補補腦神經,讓腦子不打滑。有研究發現,長期缺乏維生素B12的老人,認知功能下降風險高出45%以上。當你補上它,腦袋像加了潤滑油,記憶力、注意力、反應力,咔咔咔地往回冒。
二、補B12,就像給神經“貼膏藥”
你看那些老年人走路像踩了棉花,手指頭沒勁,腳底發麻,晚上腿抽筋,白天手發抖……這些病癥,不是風濕,也不是勞累,而是——神經在“叫苦”。
維生素B12就像一個脾氣好、手藝巧的“中醫貼膏藥師傅”,它能修復神經外層的“髓鞘”,那可是神經的“保護衣”。沒有它,神經裸奔,哪能舒服?
所以你會發現,有些老人補上維生素B12后,走路不打晃了,胳膊腿也不酸了,甚至晚上睡覺不再抽筋。
三、你要是貧血,維生素B12可比紅糖水強多了
咱們老一輩人,動不動就說“我臉色不好,是不是又貧血了?”然后煮點紅棗湯、燉點豬肝。但你知道嗎?有一種貧血叫“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它不是缺鐵,而是缺維生素B12。
這種貧血可不是“補血就好”的事。光補鐵頂個啥用?就像只買了磚沒有水泥,蓋不了房。缺B12的貧血人,臉色像刷了層臘,嘴唇沒血色,舌頭紅得發光,還老犯困。
補上維生素B12,血紅蛋白才像接了電似的,漲上去,臉色才慢慢紅潤起來。
四、腸胃不好,可能不是吃壞了,而是吸收出了問題
說到底,老人常說“我吃得不多,怎么還消化不良?”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吃太多,而是吸收不行。特別是胃酸少、胃萎縮、做過胃切除手術的老人,維生素B12根本吸收不上來。
這B12不是說你吃了就吸收,它得經過胃酸激活,和“內因子”結合,才能被小腸吸收。就像兩口子得牽著手才能進門,一個不在,另一個也進不去。
所以很多老年人不知不覺中就“餓”壞了神經、腦袋和紅細胞。這時候,口服的都不靈了,要打針補。有些老人,打了兩三針后,整個人都精神了,飯量也上去了,臉上有光了。
五、情緒低落、老想哭?說不定是缺了它
你以為情緒問題都是心理病?錯!維生素B12參與神經遞質的合成,缺它,你的“多巴胺”和“血清素”就出不來。
你看,一個老人突然變得愛嘆氣、愛生氣、沒勁頭、不想說話,甚至覺得活著沒意思——先別急著貼標簽,說不定就是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
給身體補足維生素B12,腦子里才有“快樂的化學物質”。這不是玄學,是實打實的神經科學。
六、這位“沉默的管家”,還悄悄守護著你的心血管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我吃得清淡,血壓也控制還行,可心血管還是出問題?你得查查同型半胱氨酸這個指標。
這聽著拗口,其實是個“壞蛋”代謝物,它一多,血管就容易堵,動脈就硬化,心梗腦梗風險大大增加。而維生素B12,正是清理這個“壞蛋”的關鍵幫手。
缺B12,同型半胱氨酸就像長草一樣瘋長;補足它,血管才清清爽爽。
別把“補B12”當成年輕人的事
很多人以為補維生素是年輕人熬夜、減肥、上火才需要的事。錯!維生素B12,老年人更得補,而且得長期查、定期補。
尤其是吃素的老人、做過胃腸手術的、長期吃抗酸藥的、糖尿病患者、甲亢患者、長期神經異常的——這些人群,九成都有B12缺乏風險。
別等到手麻腳麻、記憶力下降了才想起它。那時候,神經損傷可能已經難以逆轉了。
你以為多吃點動物肝臟就能補上?也不全對
維生素B12主要來源于動物性食物,比如肝、蛋、奶、肉。可問題是,老年人吃得少、消化差、胃酸不足,這一來二去,吸收率就大打折扣。
有研究指出,70歲以上的老人中,約15%存在維生素B12缺乏,且多數人無明顯癥狀。
所以,光靠食補可能遠遠不夠,有必要定期檢測血B12水平,必要時補充藥劑或者注射。
維生素B12,它不是“萬能鑰匙”,但它是“基礎螺絲”
你說它能解決多少問題?神經、造血、認知、情緒、心血管、胃腸……它像那種看不見的螺絲,一旦松了,整臺機器哐哐響;一旦擰緊了,整個人就順了。
可惜的是,很多人壓根沒把它當回事。一不檢查,二不補充,三不理解,四不在乎。
所以,我這個老醫生再啰嗦一遍:
如果你是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開始出現記憶力下降、手腳發麻、情緒低落、貧血、走路不穩、腸胃吸收差……別光盯著血壓和血糖,把維生素B12也查一查。
別讓這個“沉默的守護者”,在你身邊默默喊啞了嗓子。
寫在最后:別讓“老來難”變成“老來苦”
老年不是病,可缺了維生素B12,老年生活真能苦上加苦。適當補充維生素B12,不是“保健品玄學”,也不是“吃了就年輕”那種神話,而是實實在在的醫學建議。
讓你老了還能走得穩、腦子清、心情好、睡得香,那才是真正的“養老”智慧。
參考文獻: [1]李冉, 王曉娟. 老年人維生素B12缺乏的識別與干預[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23, 43(4): 345-349. [2]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神經系統疾病中維生素B12缺乏的診治共識[J].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22, 55(2): 89-96. [3]張文宏, 劉志紅. 維生素B12與老年認知功能的關系研究進展[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1, 41(7): 1440-1443.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如有身體不適請咨詢專業醫生,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識,做您的線上專屬醫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