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兩國留學岌岌可危。
特朗普一聲令下讓哈佛數千名國際生陷入無學可上的境地。
英國首相的移民新政,未來又會讓無數留英學子因找不到符合標準的工作無奈回國。
另外英美又很貴,一年就要花六七十萬元左右,經濟低谷期,留學極有可能傾家蕩產。
當英美的不確定加劇,留學版圖也隨之發生變革。
許多中產家庭正在舍棄英美,轉向歐亞等國尋找更安全穩妥、更具性價比的留學地。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灣媽看世界(ID:greatbaymom)
01 傳統主流留學地遇冷
全球留學版圖大變并非無端猜忌,其趨勢已經在報告中得到了驗證。
今年1月-3月,國際教育工作者協會(NAFSA)、牛津英語考試(Oxford Test of English)和Studyportals三方合作對全球國際學生招生趨勢進行了調查。
此次調查有全球48個國家/地區的240所大學參與,最后結果在《全球招生基準調查》(The Global Enrolment Benchmark Survey)的報告中顯示:
傳統國家遇冷,留學市場不再唯英美獨尊。
受移民政策、地緣政治以及維護國家安全等因素的影響,國際生對傳統主流留學國家的偏愛越來越理性。
在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各項威脅以及法規的突變已經影響了國際生的入學率,再加上美國學費年年大漲3%到5%,越來越多留學家庭開始在意這筆投資的回報率。
從去年開始,Studyportals平臺數據就發現,學生對Studyportals上美國課程的興趣急劇下降,這進一步導致今年美國研究生入學人數的驟降。
在今年本科申請系統 Common App的數據也能看出來,國際生對美國的迷戀度降低,國際生提交申請總量下降1%,中國學生的申請量雖然在增加,但依然不如高峰期的表現。
英國去年實施收緊留學生家屬簽證等法規后,招生同樣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前幾天英國又發布移民政策白皮書,將各類簽證的語言門檻提升、畢業生簽證縮短至18個月并且提高工簽難度,限制低端人才的留英,財政部甚至還在考慮對大學的國際生學費征稅。
如果這些改革內容一旦落地,英國政府開啟對國際生下狠手的模式,那么留不下來的國際生大概率會再次拋棄英國。
加拿大近兩年也在對國際生出臺各種限制性政策。
2025年只計劃發放43.7萬份國際生學簽,即在2024年48.5萬份的基礎上再減少10%,而單2023年就發放了65萬多份,國際生人數也高達100多萬。
然而自從2023年底宣布針對國際生的限令以來,加拿大就面臨著最嚴重的入學人數下降潮。
國際生對加拿大的本科和碩士學位的興趣下降了54%,兩者的入學人數都急劇下滑,分別下降了近三分之一。
澳洲為了控制移民人數也在磨刀霍霍向國際生。
2024年的移民政策就讓國際生對其興趣下滑。
今年因為競爭對手美國和英國的再次嚴控以及政治因素,澳洲的興趣才出現了小幅度增長。
傳統留學國家遇冷的同時,非傳統留學地——歐亞等國家或地區出圈了。
它們憑借強大的學術實力、畢業后留下來難度低以及學費性價比高的因素,成為英美澳加最具競爭力的代替品。
02 歐洲成為新寵兒,亞洲搶人迅速
拋棄傳統留學地的家庭,首先涌入了德國、意大利、荷蘭、法國和瑞典等歐洲國家。
過去一年,國際生對法國、奧地利、愛爾蘭和西班牙的興趣激增了20%到30%。
德國正在成為雄心勃勃的國際學生的熱門留學目的地。
截止2023-24學年,德國學生總數280萬,國際生就有近47萬人,中國留學生僅次于印度,是德國第二大生源國,人數近4萬人。
多年來, 德國國際學生數量始終保持穩步增長,在2013-14學年到2023-24學年的這十年間,德國的國際學生人數增長了55.7%。
德國共有428所高等教育機構,其中公立校占據主導地位,共有313所。
德國幾乎所有公立校都是免學費的,每學期只收費100到350歐元不等的管理費。
其大學在全球排名中同樣名列前茅,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德國5所大學躋身世界前100名,9所大學躋身前200名,知名學府包括慕尼黑工業大學、海德堡大學、亞琛工業大學等。
它在技術和工程教育方面更是享有全球盛譽,尤其是工程領域,德國以尖端研究和與行業接軌的課程而聞名。
德國高等教育強調實踐,通過各種校企合作,讓學生將學術培訓與實踐經驗相結合,還允許學生邊學習邊打工,賺取報酬的同時,獲得職場經驗,畢業后在就業市場備受青睞。
國際生留下來也容易,據統計每年在德國留學的國際生90%都會選擇在當地找工作,其中不少人會申請歐盟藍卡留下來。
意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歷史遺產和藝術資源豐厚,憑借得天獨厚的文化魅力,成為國際學生夢寐以求的留學目的地。
自2017年以來,意大利大學的國際學生入學人數持續增長,目前大約有11萬名國際生,中國學生是其重要生源之一。
意大利擁有世界頂尖的大學,如米蘭理工大學、博洛尼亞大學、羅馬大大學、佛羅倫薩大學等,尤其在藝術、設計、文化研究、工程和商科領域享有盛譽。
意大利的公立大學也對留學生免收學費,只需支付少量的注冊費,即便在私立大學就讀,學費也相對較為便宜,留學生也既能打工,還能享受當地的醫療等福利。
為了鼓勵中國學生前往意大利大學接受高等教育,意大利政府還推出了馬可波羅計劃和圖蘭朵計劃,如今已經有數萬名學生通過這些計劃到當地進修。
法國是歐洲乃至全球哲學、藝術、文化和科學的中心,是攻讀科學、藝術和商科等專業學生的首選。
2023-24學年法國共有43萬多名國際生,增長4.6%,該國還計劃到2027年,將國際生數量增加到50萬人。
目前中國留學生是第三大生源,有近2.6萬人。
同樣擁有全球聞名的頂級大學,比如索邦大學、巴黎高等師范學院等。
法國政府還會為高等教育提供補貼,因此公立校學費也比較低,其學校還強調就業能力,讓學生通過學徒和實習計劃與市場聯系,避免脫節。
因為每年投入幾百億歐元用于科研,法國大學的科研實力強勁,擁有75個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四)和14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
在歐洲之外,亞洲的國家或地區,比如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也成為了新寵兒,其中多半因為人口問題,搶人動作十分夸張。
日本因為距離近、生活便利、犯罪率低、國民素質和環境舒適度高、經濟實惠等原因也備受國際生歡迎。
2024年國際生高達近34萬人,同比增長21%,留學生總人數創下歷史新高,中國學生占比約38%。
最知名的早稻田大學、東京大學、京都大學、立命館大學等留學生人數均高達2000人以上,部分藝術大學的留學生中70%是中國學生。
人口危機面前日本近些年也在吸引大量國際生,日本計劃在2033年將留學生人數增加到40萬人,國際生在日本就業的比例也從48%提升至60%。
老齡化問題導致勞動力大減,企業人手不足,急需人才填補當前漏洞。
這也讓留學生畢業后能順利通過工簽留日就業,尤其是機械制造、IT等領域機會眾多。
總之,在日本的留學生不僅能夠享受到一流的國際化教育,留在日本工作的概率也極高。
韓國目前有近21萬名國際生,比上一年增長了15%,中國學生占韓國留學生總數的約40%。
韓國政府還計劃通過提升教育質量、優化留學環境和加強國際合作等措施來吸引更多國際生,計劃到2027年國際生能達到30萬人。
自2004年設立吸引國際學生的“留學韓國”項目以來,國際生就增長了近20倍,漢陽大學、慶熙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等常年在QS中名列前茅的頂尖大學擁有數千名國際生。
韓國備受國際生歡迎的首先是其韓流、韓劇等流行文化,這種最初的好奇心逐漸演變成對韓國語言、歷史和社會的深厚興趣。
相比歐美韓國留學條件較為寬松,費用低廉,一年學費和生活費大概在10到20萬左右,大學還有豐富的獎學金政策,讓優秀學生無后顧之憂。
馬來西亞:目前國際生有13萬人左右,它正成為一個重要的留學目的地。
馬來西亞的吸引力主要來源于其眾多高排名大學、學術課程多樣化、相對較低的生活成本和學費,本科課程平均收費在6000元左右,對于普通家庭而言,無疑不是一個最實惠的選擇。
該國政府還在投資吸引外國大學在馬來西亞設立分校,增加國際合作,提升知名度,來吸納更多國際學生,尤其是STEM 項目在馬來西亞備受追捧。
文化相似性以及擁有眾多華語社區,也使得它對中國學生而言極具吸引力,并且簽證靈活性,允許碩士和博士在讀期間攜帶家屬停留長達一年。
除此之外,新加坡和香港作為亞太地區重要的貿易、航運交通和金融中心,因為文化、環境和安全度、學費相對低廉等原因,也在國際生心中的知名度與日俱增。
新加坡的兩大學府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位居QS世界大學排名榜單前列。
香港也因八大公立院校在世界站穩了腳跟,最近就因接納哈佛而火邊全球。
03 一帶一路國家,留學新興地
在今年的《全球招生基準調查》中還存在2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國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南非。
該報告顯示兩者市場吸引力在不斷增加。
它們的大火一方面是西方國家收緊國際生招生規定,它們迎頭趕上,加大基礎建設和投資力度,另外一方面也離不開參與了一帶一路建設。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即阿聯酋,是高收入國家,地處亞非歐交匯處,交通便利且國際化程度高,周邊環境安全。
教育是阿聯酋政府的首要任務,因為它想要減少對石油的依賴,打造知識型經濟,阿聯酋已經成為跨國教育的重要區域。
這里的大學課程以英語授課,校園現代化,集聚了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索邦大學、沙迦美國大學或伯明翰大學迪拜分校等全球知名大學。
僅迪拜2023年就共有超過3萬名學生在該地30所國際大學分校就讀,其中國際學生占比約30%。
一提到非洲,臟亂差和貧困是其主打印象,但它也有發達的國家,比如南非。
南非是世界第33大經濟體,是非洲經濟規模最大和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擁有全非洲最高的發展水平和最現代化的基礎設施。
南非的醫學與健康、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等學科有著強勁的就業市場,商業與管理、工程與技術等專業也很受歡迎。
南非知名的大學有開普敦大學、金山大學、斯泰倫博斯大學、約翰內斯堡大學等。
其中開普敦大學是南非歷史最悠久,也是全非洲最好的大學之一,金山大學是非洲頂尖醫學和工程強校。
融合歐亞非文化,包容性強,南非也是中國的貿易伙伴,眾多名企大廠在此招聘,國際生機遇多。
除了南非和阿聯酋,新加坡、馬來西亞也均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它們讓如今的國際生垂涎三尺,學術質量和性價比之外,其地域和政策優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04 中產家庭越來越理性
英美澳加這些傳統主流國家在國際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下降,并非它們的學術質量下滑。
而是全球教育選擇的多元化以及中產家庭對留學投資回報的理性計算。
歐亞和一帶一路平替國家或是地區崛起,是性價比、就業導向和身份規劃的是多重謀劃。
當英美等國家名校申請內卷加劇,錄取淪為絞肉機,我們不妨放眼全球,用經濟學思維評估教育,精準匹配家庭需求。
同時利用好地緣紅利的窗口期,注重對孩子自身實力的提升。
未來留學,必然是長期主義者的勝利。
本文授權轉載自“灣媽看世界”,大灣區最優質的教育號,精英家長都在這里。
多說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機制,很多小伙伴反饋說經常看不到我們的更新,這里建議大家將我們的公眾號加一個星標★,以免錯過我們的推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