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聊這話題,咱們得先把角色弄清楚。網上常說的“兔子”,一般指的就是咱們中國,至于“鷹醬”,那自然是美國。西南鄰居呢?從地理位置上看,中國的西南邊主要是緬甸、老撾、越南這幾個國家。這幾年,尤其是緬甸那邊,局勢確實有點亂,政變啊、內戰啊、難民問題啊,鬧得挺兇。
那為啥兔子會問鷹醬“你咋不使個壞”?這得從鷹醬一貫的行事風格說起。美國在國際上有個“慣例”,只要哪塊兒亂了,它總愛摻和一把,要么推波助瀾,要么直接下場收拾殘局。可這次,西南鄰居這么亂,鷹醬卻沒啥大動作,兔子自然好奇了:你咋不按套路出牌呢?
鷹醬說,使壞有3原則。雖說它沒明說這3原則到底是啥,但咱們可以從它的歷史操作里猜一猜,總結出點規律來。
鷹醬干啥事兒都不是拍腦袋決定的,尤其是“使壞”這種事兒,背后都有算計。結合它以前的做法,大概能歸納出這么三個原則:
鷹醬使壞,第一條就是得有回報。沒好處的事兒,它才不干。比如中東那塊兒,為了石油和地緣戰略,鷹醬沒少折騰,伊拉克戰爭、敘利亞亂局,哪次不是奔著利益去的?再看看拉美,過去幾十年,鷹醬在古巴、智利這些地方搞顛覆,也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后院利益。
有利可圖,不光是經濟上的回報,還得有戰略上的收益。比如冷戰時期,鷹醬在全球到處扶持代理人,就是為了遏制蘇聯,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這原則簡單粗暴,但很實用。
使壞歸使壞,鷹醬可不傻,風險太大它就不碰了。看看朝鮮半島,鷹醬一直想收拾北邊那位,但為啥沒真動手?因為打起來容易收拾難,旁邊還有個大國盯著,稍有不慎就得栽大跟頭。再比如阿富汗,鷹醬打了20年,最后灰溜溜撤了,為啥?風險沒控制住,越陷越深,賠了夫人又折兵。
所以,使壞之前,鷹醬得先掂量掂量,這事兒會不會把自己拖進泥潭,能不能全身而退。
鷹醬使壞,最愛給自己找個高大上的理由。直接赤膊上陣太難看,總得披張皮,比如“推廣民主”“維護人權”“打擊恐怖主義”之類。伊拉克戰爭不就是打著“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旗號嗎?后來武器沒找到,借口也圓不下了,但仗已經打完了。
這原則說白了就是個遮羞布,讓自己顯得不那么下作,順便還能拉幾個盟友下水,壯壯聲勢。
明白了鷹醬的這仨原則,咱們再看看西南鄰居這攤事兒,為啥它這次沒使壞。拿緬甸舉例,2021年那場政變之后,軍政府上臺,國內反對派和地方武裝打得不可開交,難民都跑邊境來了。這么亂的局面,按理說鷹醬該有點想法了吧?可為啥它沒啥大動作呢?
首先,緬甸這地方對鷹醬來說,利益沒那么大。緬甸有啥?天然資源是不少,比如木材、玉石、天然氣,但跟中東的石油、非洲的稀有金屬比,吸引力差遠了。經濟上,緬甸市場小,人口也就5000多萬,還沒開發起來,鷹醬在這兒投錢投精力,回報率不高。
戰略上,緬甸挨著中國和印度,位置是挺敏感,但鷹醬在這兒的影響力本來就弱。東南亞這塊兒,鷹醬有新加坡、泰國這些老盟友,緬甸對它來說可有可無。使壞一圈下來,撈不到啥大好處,犯不上。
再看風險,緬甸這亂局可不是小打小鬧。軍政府不是省油的燈,反對派里頭還有各種民族武裝,派系多得跟亂麻似的。鷹醬要是插手,扶持哪邊都不好說,搞不好就跟當年在越南似的,陷進去出不來。
更別提旁邊還有中國和印度盯著。中國跟緬甸是鄰居,邊境線2000多公里,兔子肯定不會看著鷹醬在這兒瞎折騰。印度也一樣,緬甸是它“東向政策”的關鍵一環,誰都不想讓鷹醬在這兒翻云覆雨。風險這么大,鷹醬掂量了一下,覺得不劃算。
最后,道義上也沒啥好說的。緬甸這亂子是人家內部的事兒,軍政府上臺也好,反對派鬧騰也好,鷹醬很難找到個站得住腳的理由插手。說“人權”吧,軍政府確實干了不少糟心事兒,可反對派里頭也好不到哪兒去,亂七八糟的武裝組織還搞毒品買賣呢。說“民主”吧,緬甸這情況,哪邊都不像民主的樣兒。
國際上,聯合國都還在扯皮,沒啥統一口徑,鷹醬要是單干,容易被噴“霸權主義”。這遮羞布沒織好,動手就有點尷尬了。
西南鄰居亂成這樣,兔子作為近鄰,肯定不能干看著。兔子這幾年在這事兒上的操作,也挺值得說道說道。
首先,兔子把邊境管得死死的。緬甸那邊難民一多,邊境線就得防著點,不能讓亂子蔓延進來。云南那邊加強了巡邏,還修了些隔離墻,防止非法越境。穩住自家地盤,是兔子的第一要務。
與此同時,兔子也沒冷眼旁觀,給緬甸提供了不少人道主義援助,比如糧食、藥品啥的。畢竟鄰居再亂,也是鄰居,幫一把還能落個好名聲。
兔子還挺會做和事佬的,通過外交渠道跟緬甸各方聊,勸大家坐下來談談,別老打來打去的。2021年政變后,中國跟東盟一塊兒呼吁停火,還推動過幾次和談。雖然效果沒那么立竿見影,但至少表明了態度:別老打,咱們和平解決。
兔子還跟俄羅斯、印度這些國家通氣,盡量不讓緬甸問題變成大國博弈的棋盤。畢竟這塊兒離中國太近,真亂大了,對誰都沒好處。
光勸架還不夠,兔子還想從根兒上解決問題。緬甸為啥老亂?說白了還是窮,經濟不發展,矛盾就多。兔子這些年在緬甸投了不少項目,比如中緬油氣管道,還有些基建合作。雖然政變后有些項目緩了緩,但兔子的想法很明確:幫你把日子過好了,亂子自然就少了。
鷹醬這次沒使壞,估計是算了筆賬,覺得不值當。它的“使壞三原則”看著挺精明,但說到底還是個“利”字當頭,哪兒有油水往哪兒鉆,沒好處就縮手。兔子呢,離得近,跑不了,只能穩扎穩打,既保自己,也幫鄰居。
這事兒有啥啟發呢?國際關系這玩意兒,沒啥絕對的好壞,各國都有自己的小算盤。鷹醬使壞有原則,兔子穩中有進,都是根據自家情況來的。咱們普通人看熱鬧,能明白這些門道,也不算白看。
其實吧,西南鄰居這亂局,不光是緬甸的事兒,整個東南亞這幾年都不太平。泰國政局晃晃悠悠,越南跟老撾也有自己的麻煩。鷹醬在這塊兒的布局,早就不是啥秘密了,從“亞太再平衡”到“印太戰略”,明擺著是想在這兒牽制兔子。可為啥沒在緬甸這兒下狠手呢?除了上面說的三原則,可能還有個大背景——鷹醬的精力不夠用了。
這幾年,鷹醬忙著對付俄羅斯,烏克蘭那攤子還沒收拾利索,中東那邊以色列跟伊朗又掐起來了,國內經濟也不咋地,通脹高得嚇人。它哪還有閑工夫在西南這塊兒開新戰場啊?再說了,兔子在這兒盯著,鷹醬想使壞也得掂量掂量后果。
兔子這邊呢,也不是啥都不干就等著看笑話。西南穩定對兔子太重要了,不光是安全問題,還有“一帶一路”的大計劃。緬甸要是老亂下去,中緬經濟走廊咋搞?兔子這些年的操作,既務實又有長遠打算,跟鷹醬那套“撈一把就走”的路子還真不一樣。
總的來說,鷹醬這次沒使壞,不是它不想,而是算下來不劃算。它的“使壞三原則”聽著挺唬人,其實就是個利益、風險、面子的綜合考量。兔子呢,靠著務實和耐心,在自家門口穩住了局面。這事兒告訴咱們,國際舞臺上沒啥永遠的朋友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咱們老百姓看這些事兒,圖個樂子也行,琢磨出點道理更好。
你說呢?西南鄰居這亂局,鷹醬會不會哪天又改主意了?兔子又會咋接招?咱拭目以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