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相信對于很多朋友而言都是一個比較陌生名字,就算是喜歡旅行的朋友,也很少來到這里,然而這個以"新疆和平"為名的邊疆小城,其實并不簡單,不僅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而且旅游資源也極為豐富。漢唐西域都護府的烽燧殘影仍在城郊佇立,通古斯巴西城址的夯土層里疊壓著安西大都護府的威儀,十萬畝屯田遺址在戈壁灘上鋪展成壯闊的畫卷,還有沙漠花海、天籟加依村同樣值得一游。
當然,新和縣的魅力并非只有豐富的旅游景點,其美食同樣令人驚艷。我們在參觀完氣勢恢宏的安西都護府后,在毗鄰的啡你莫屬西餐廳享用了晚餐。原以為西餐廳里多是西式餐點,沒想到這里的美食巧妙融合了新和特色,充滿驚喜,于是我特地拍下了這組照片,與大家一同分享新和的美食。
新和鹵鴿
前陣子重慶榮昌的鹵鵝帶火了全國的鹵味,沒想到新和也有自己的爆款鹵味——新和鹵鴿,它也是當地朋友極為推崇的一首美食,其表皮油亮,宛如琥珀,鹵汁是靈魂,融合了十幾種香料,八角的甜香、桂皮的辛香、小茴香的微苦,在高溫下相互交融。輕輕咬下,鴿肉帶著恰到好處的韌勁,鹵香瞬間在口腔散開,肉香里裹挾著沙棗花的蜜意,讓人想起古驛站里煨著陶罐的戍邊人。
新和馕餅
在來新和之前,其實并不知道新和馕餅的美味,但來了之后,被當地朋友一再安利,于是特地品嘗了一番,剛烤好的馕餅外皮焦脆,內部軟韌頗具嚼勁。獨特的發酵麥香,搭配烤制時帶來的焦甜,香氣四溢。據說它曾是絲綢之路上商旅的能量補給,如今沿襲千年,承載著新和人世代的生活記憶。
新和玉米馕
新和馕餅的口味很多,大小不一,玉米馕是其中比較有特色的一種,金黃的玉米粉與白面按比例調配,揉成馕胚??局坪螅衩椎那逑闳谌脞蔚柠溝?,外皮有玉米粒的顆粒感,內里蓬松。咬一口,嚼勁十足,淡淡的玉米甜味在舌尖縈繞,不僅是新和人對食材本味質樸的堅守,同時也是對健康美食的探索,玉米馕的膳食纖維,特別養胃。尤其對于老年人而言,更是特別友好。
新和涼粉
涼粉其實很多地方都有,在渝帆的家鄉重慶就有很多,沒想到遠在幾千公里的新和縣,也能品嘗到美食的涼粉,竟有一種親切感。透明的涼粉似凝結的水晶,澆上特制的醬料,入口冰涼爽滑,酸辣交織,醋的酸恰到好處地中和了辣的刺激,蒜香在最后點綴提鮮。一口下肚,仿佛驅散了西域烈日的燥熱,只留下滿心的舒暢。
新和乳鴿湯
新和乳鴿湯堪稱滋補圣品,濃香的湯水中漂浮著鮮嫩的鴿肉,經過長時間燉煮,乳鴿的精華完全融入湯里。湯色乳白,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入口醇厚滋補,一碗下肚,暖意從胃里蔓延至全身,無疑是疲憊旅途中最貼心的治愈。
馕坑肉
馕坑肉其實是中午在天籟加依村所食,既然是介紹清和的美食,索性一并介紹,據說是精選羊肋排,在馕坑的熾熱擁抱中蛻變成焦糖色的琥珀。肥脂化作琉璃,瘦肉凝作瑪瑙,撕咬時爆裂的肉汁裹挾著果木香,羊肉原始的鮮美在口腔爆發,咸香調料恰到好處地襯托,無需多余配菜,大口吃肉的豪爽便是新和待客之道。
羊腿烤包子
烤包子外觀像精致的寶盒,面皮烤得金黃酥脆。咬開瞬間,羊肉餡熱氣騰騰肉香與皮牙子的辛香噴薄而出,羊脂浸潤的面皮在舌尖跳舞。
后記
在新和,美食并非簡單的果腹之物,而是歲月沉淀的文化密碼。每一道菜皆為歷史與當下的碰撞,是新和人用質樸匠心烹制的待客情誼。當絲路古道上的駝鈴聲漸行漸遠,新和的美食密碼仍在舌尖生生不息——原來最好的歷史見證者,從不是城墻磚瓦,而是這些活色生香的煙火滋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