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印度總理莫迪的“陣風神話”在克什米爾上空被巴基斯坦的導彈擊碎時,法國總統馬克龍正試圖用東南亞的“浪漫外交”掩蓋這場潰敗的余波。
馬克龍的專機剛落地河內,又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馬克龍的妻子布里吉特的一記“推臉”動作,卻讓這場精心策劃的“印太大棋”瞬間淪為全球吃瓜群眾的狂歡。
2016年那筆價值78億歐元的“陣風”戰機訂單,曾是莫迪“強軍印度”的象征,36架法國戰機以單價2.44億美元的天價成交,這可是比法國自用價格高出了三倍。
結果很快就被反對黨揭露暗藏腐敗黑幕,達索公司通過中間人向莫迪關聯企業輸送利益,甚至被扒出合同繞過公開招標的違規操作。
當2025年5月印巴空戰中至少3架“陣風”被擊落時,莫迪的“軍事現代化”人設轟然崩塌。
兩個自詡為“大國”的國家,印度用謊言“編織勝利”,一個用“夫妻玩笑”掩飾戰略困局這場橫跨歐亞的鬧劇,撕開了國際政治華麗袍子下的虱子,也暴露了西方傳統強國在新興力量崛起前的無力與焦慮。
印度邊境村民拍攝的殘骸照片在社交媒體瘋傳,殘骸上“RAFAEL”法文標識清晰可見,而印度政府卻堅稱“擊落巴方12架戰機”。
更諷刺的是,法國要求派技術組核查庫存時,莫迪竟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甚至威脅扣留54億美元尾款。
這場博弈的本質是印度無法承受真相,若法國人發現機庫里缺失的戰機數量,不僅會坐實空戰慘敗,更可能引爆國內反腐風暴,畢竟反對黨早已準備好彈劾材料,只等“陣風貪腐案”的實錘證據。
法國同樣陷入兩難,若承認戰機性能缺陷,將影響阿聯酋230億美元的后續訂單,若歸咎印度維護不當,又可能失去這個“全球最大軍火客戶”。
于是雙方上演荒誕甩鍋大戰,這場鬧劇的贏家卻是中國,巴基斯坦用殲-10CE搭配霹靂-15導彈擊落“陣風”,讓國際軍火市場看清了西方裝備的局限性。
5月25日,他帶著價值90億歐元的合作協議登陸越南,卻在河內機場遭遇“史詩級尷尬”,妻子布里吉特抬手推向他的臉部,拒絕挽臂獨自走下舷梯并且全程冷臉。
這場意外就像法國戰略的深層矛盾,馬克龍試圖在中美之間開辟“第三條道路”,宣稱要做東南亞“尊重主權的伙伴”,卻在越南遭遇冰冷現實。
2024年越中貿易額2606億美元,越法僅80億歐元,河內更安排他向抗法紀念碑獻花,暗戳戳提醒殖民歷史。
法國推銷的高鐵、核能項目看似誘人,但670億美元的河內至胡志明市高鐵計劃,對比中國“一帶一路”的基建網絡,顯得蒼白無力。
而馬克龍的“浪漫人設”也在此刻反噬,他與布里吉特24歲的年齡差、師生戀往事曾被包裝為“法式愛情童話”,但舷梯事件讓公眾質疑。
連家庭關系都處理不好的人,如何領導國家?這場風波背后,是法國試圖用“軟實力”彌補硬實力不足的困境,當中國用殲-10CE打開東南亞市場時,法國只能靠空客訂單和核電站圖紙撐場面。
馬克龍的東南亞之行,本質上是一場遲到的“補考”,從2017年提出“印太戰略”以來,法國在該地區的存在感始終薄弱,印尼的能源合作、新加坡的“安全對話”,更多是外交姿態而非實質突破。
越南與中美的貿易額分別是法國的32倍和18倍,印尼更將中國視為最大基建投資方,法國鼓吹的“供應鏈多元化”,在東南亞看來不過是“中美餐桌上的一碟小菜”。
而莫迪的“大國夢”同樣遭遇反噬,陣風戰機的潰敗不僅打擊軍力,更沖擊國際信譽,埃及、印尼已重新評估采購計劃,中國軍工卻借機打開市場。
這場博弈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當新興國家開始輸出技術標準而非簡單購買裝備時,全球地緣規則正在改寫。
莫迪和馬克龍這場“跨國吵架”,說到底就是一筆爛賬算不清,印度花了天價買戰機,結果被巴基斯坦打成了篩子,法國想擺大國架子,結果在東南亞連自家總統的臉面都沒兜住。
莫迪現在死咬著“陣風沒輸”不松口,就像小孩打游戲輸了硬說“網絡卡”,馬克龍一邊被老婆“推臉”,一邊還要強撐笑容談合作,活脫脫演了出“外交版《楚門的世界》”。
要我說這倆人不如實在點,莫迪趕緊查查中間人吃了多少回扣,馬克龍先回家把夫妻關系捋順了,國際政治不是靠吹牛和作秀就能贏的,哪天印度能自己造出靠譜戰機,法國別光惦記著賣奢侈品,再來談什么“大國地位”!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法國總統馬克龍抵達越南 開始為期三天國事訪問》
海峽網《在越南機場被妻子“打臉”?馬克龍回應:只是夫妻間開玩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