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財長會議的茶還沒涼透,特朗普就急不可耐地掀了桌子,先拿著歐盟這個盟友“開刀”了——從2025年6月1日起,對歐盟產品征收50%的關稅。
特朗普在推特的“討歐檄文”中長篇大論地控訴歐盟“占便宜”,什么貿易壁壘、增值稅、企業罰款、貨幣操縱……在特朗普眼中,“是可忍,孰不可忍”。可諷刺的是,剛剛在G7會議上,美國還想拉歐盟組團對華“關稅圍剿”。歐盟怕是要捶胸頓足,原來美國吸血盟友比對手還狠。這一舉動,無疑是加劇了美歐之間原本就緊張的關系。
那么,特朗普為啥突然要收拾歐盟呢?
G7財長會議,美國本想拉著一眾盟友對中國搞關稅圍剿。然而,現實卻給了美國一記響亮的耳光。從會后發表的聯合聲明來看,各國顯然不想跟著美國瞎折騰,甚至未涉及關稅議題,這讓美國的如意算盤落了空。
特朗普的意圖是,如果盟友能加入針對中國的“關稅聯盟”,那么美國就可能在關稅上放盟友一馬。此前,英國和美國達成了貿易協議,還同意對中國鋼鐵征稅,可歐盟呢,迄今尚未同意對中國商品征稅。
在G7會議上,歐盟還一度推動聲明加入強硬措辭,以反映美國關稅造成的負面影響。德國直接甩出在華投資暴漲37%,大眾汽車剛在安徽建了第三座超級工廠的數據,法國在旁冷笑,就差把“讓我們放棄中國市場,臣妾做不到啊”這句話拍在桌上。
歐盟心里門兒清,美國自己和中國打關稅戰,結果撐了一個月就認慫了,這時候還想拉著歐洲沖鋒在前與中國搞對抗,這是想拿歐洲當“炮灰”啊。
歐洲在烏克蘭和中東的利益本就受損。烏克蘭問題上,特朗普倒向俄羅斯,犧牲歐盟的利益;中東問題,歐盟更要面對以色列的擴張。美國對中國、俄羅斯哪個也擺不平,現在反而要求歐盟去反華,憑什么?大哥自己跪得利索,卻要小弟們沖鋒陷陣,這不是典型的“雙標”嗎?中國可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歐盟怎么可能愿意和中國打貿易戰呢?日本和韓國也有類似歐盟的心態。尤其是中國這波反制,在國際舞臺上樹立起“尊王攘夷”的大旗。只要中國這堵“墻”屹立不倒,就可以為其他國家在關稅談判上擋風遮雨。
特朗普組建“關稅反華聯盟”的企圖破產了,這才翻臉沖著歐盟開刀。
本質上,特朗普和他的小集團還是要搞錢。6月美債到期在即,特朗普急得跳腳,關稅大棒掄了一圈,發現中國這塊鋼板踢不動,轉頭就磨刀霍霍向歐盟,擺明了要割歐洲的肉補美國的財政窟窿。
而歐盟終究還是不夠硬氣,對美猶豫不決的態度,導致特朗普挑柿子揀軟的捏。
在日內瓦與中國達成協議后,特朗普曾大言不慚地聲稱中國同意全面開放市場,這對中美都好,“對統一與和平也非常有利”。這是拼命炒作“拿臺灣和中國達成大交易”,營造出“中美聯手宰其他國家”的恐怖假象,迫使歐洲和日韓讓步,趕緊送上“保命錢”。
而歐盟還真被唬住了。22日到23日,短短24小時內,馬克龍和德國新總理默茨的電話爭先恐后打進北京。馬克龍一邊打電話到北京,對美國擺出一副“再逼我就向東看”的架勢;一邊火速安排東南亞三國行,妄圖拿印太問題提高身價,作為和中、美談判的籌碼。然而馬克龍這種自以為高明的玩法,對中國而言,沒什么實質作用,反而進一步暴露出歐盟更有求于中國的事實。
總的來說,法德兩國都急于和中國溝通,尋求中國的支持。而中方的回應堪稱教科書級“高端局”:一句“視歐洲為多極世界獨立一極”,既扇了美國“跨大西洋盟友”的臉,又給馬克龍遞了根金箍棒——你不是想當歐洲領袖嗎,敢不敢真和美國掀桌子?是繼續當白宮的經濟血包,還是硬氣學中國“以戰止戰”?歐洲是時候戰略自主了。畢竟,特朗普的屠刀可不會等人,6月1日關稅大限一到,歐洲若還幻想妥協,怕是連底褲都要被華爾街扒光。
另一句“中德、中歐關系的正確定位是伙伴”,也給法德吃了顆定心丸。只要歐洲不跟著美國反華,中國不會落井下石,還會擴大對歐合作。
特朗普磨刀霍霍要宰歐洲,沒中國的配合,怕是無法得逞。
歐盟的經濟實力擺在那,2024年,歐盟GDP是19.41萬億美元,穩坐全球第二的寶座,經濟增速也有1.02%。再加上和中國互為第二大貿易伙伴,真逼急了,歐洲轉身就能和中國抱團取暖。美國想要對付歐洲,談何容易?
何況,在中東,美國還面臨著歐洲的壓力;在烏克蘭問題上,歐洲的利益美國也不得不兼顧。沒有歐盟的配合,美國的烏克蘭政策就會受到掣肘,歐盟對美國還有著相當大的制約力。
之前特朗普還滿世界吹噓“和中國做了大交易”,暗示要聯手收割歐盟,結果中國連眼皮都懶得抬。馮德萊恩一個電話打過去,美國立馬改口延期關稅——這臉打得啪啪響。
歐洲暫時逃過一劫,日本可就危險了。特朗普必然會轉頭盯上日本這塊肥肉。
美國盯上了日本的汽車業,日本汽車產業本就江河日下,如今要是關稅再挨一刀,怕是直接涼透。中國新能源車一騎絕塵,傳統燃油車市場就剩美歐日三家。美歐很有可能聯合起來,搞個“廣場協議2.0”,把日本車往死里整,自己從中得利。
而日本現在居然主動獻上造船業,還要幫美國修軍艦,甚至軟銀的孫正義還提議搞美日聯合主權基金,準備拿錢填美國的無底洞。這是要徹底跪下的節奏,可跪了就能活嗎?美國要的何止是汽車、造船,它要的是日本的金融,拿日本最后那點家底買美債。東京要是真簽了這個賣身契,那日本可就徹底淪為美國的“經濟殖民地”了。
但日本真會甘心當待宰羔羊嗎?未必。政客們也不是傻子,現在拼命拖時間,一邊假意配合美國,一邊偷偷打中國牌。說到底,日本現在站在懸崖邊上,跪美是死路一條,投中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中國市場才是他們的救命稻草。這時,韓國李在明也在打中國牌了——表示中國是韓國重要的貿易伙伴和對朝鮮半島安全產生影響的國家,將穩定地處理韓中關系。特朗普這么一逼,反而把盟友往中國懷里推。折騰半天,中國影響力不降反升,美國自己倒成了孤家寡人。畢竟,天下苦美久矣,誰還愿意陪它玩“割韭菜”的游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