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結直腸癌發病年齡呈現年輕化的趨勢,腸道健康頻發警報。
明天是“世界腸道健康日”,我們邀請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肛腸外科副主任姚厚山,來科普如何預防結直腸癌。
癌變征兆:讀懂無聲警報
結直腸癌起病較為隱匿,發現以下幾種癥狀應當引起重視。
排便習慣發生改變。常表現為排便次數的增多或減少,以及排便不盡感,總有便意。成年人每天排便1-2次,或者1-2天排便1次。
排便性狀有變化。以便血最為多見,常常會被當成痔瘡而被忽視。如果是暗紅色血便且與糞便混合在一起,或伴有大便變細、大便表面上有凹槽,需要特別關注,及時就醫。
此外,隨著腸腔內腫瘤的長大,腸腔產生堵塞,會出現腹痛的情況,當腫瘤將腸腔完全堵住時,便會發生腸梗阻。
腫瘤長大時,有的患者還能在腹部摸到腫塊。一旦發現異常,切勿大意,立即就醫診斷。
隱形推手:警惕致癌陷阱
不良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是結直腸癌的背后推手。
年輕人偏好油炸食品、火鍋、加工肉類等,這種高熱量、低纖維素的飲食結構是導致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
久坐不動、作息不規律、常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是導致癌癥發生的原因。
久坐不動會減緩腸道蠕動,食物殘渣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加長,增加有害物質的吸收。情緒壓力和熬夜的作息習慣不僅影響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還會影響肝臟和腸道的毒素代謝。
此外,酒精和煙草含有的尼古丁,也是明確的致癌物質,對腸道健康不利。
科學防御:構建健康護盾
較早開始并定期進行腸癌篩查,是預防結直腸癌的最有效預防手段。
95%的腸癌都是從腺瘤性息肉演變而來,腸鏡檢查能在腺瘤性息肉還沒有發生癌變時,就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
直腸指診是腸癌早篩的另一項重要檢查手段,這是一項非常‘物美價廉’的檢查。75%的直腸癌都能通過指診被檢出,醫生只需要戴個手套,用點石蠟油就能在診室中完成。
建議40歲以上人群主動篩查,如果腸鏡檢查結果正常,可每隔3-5年再行檢查。一旦發現腺瘤性息肉要及時切除,次年復查,直到不再發現息肉為止。
有過大腸癌或大腸腺瘤性息肉病史的人群,以及直系親屬有相關病史者,更要積極主動開展大腸癌篩查。
日常生活中,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培養良好生活方式,讓我們一起構建腸道健康的堅實防線!
更多閱讀?
投稿提示
歡迎本市衛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關科普文章與視頻等經所在科主任審閱后,投稿至單位宣傳部門,經宣傳部門提交“健康上海12320”。
封面及配圖來源:攝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