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 Pixabay
撰文 | 宋文法
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包括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胰腺癌,是全球和中國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2022年數據,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和胰腺癌分別占全球癌癥死亡的4.6%、6.8%、9.3%、7.8%和4.8%。
在中國,消化系統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尤其是肝癌、胃癌和食管癌,這與中國的飲食結構、感染因素(如乙肝病毒和幽門螺桿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是造成中國癌癥負擔高的重要原因。
近日,鄭州大學研究團隊在《英國醫學雜志》子刊"eGastroenterology"上發表了一篇題為" Burden of digestive system malignancies and its impact on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2004-2021 "的研究論文。
研究顯示,2004-2021年間,中國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的死亡率呈顯著下降趨勢,但結直腸癌和胰腺癌的死亡率卻持續上升。在此期間,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增加4.4年,若消除消化系統腫瘤的影響,預期壽命可再提升4.06年。
圖:論文截圖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使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公開數據庫中的數據,分析了2004-2021年間中國的消化系統癌粗死亡率(CMR)和年齡標準化死亡率(ASMR)的趨勢,并探討了這些趨勢對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的影響。
結果顯示,2004-2021年間,中國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的粗死亡率相對穩定,但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呈下降趨勢,年均下降3.12%,表明防控措施取得成效。
對不同類型癌癥分析發現,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死亡率顯著下降,而結直腸癌和胰腺癌的死亡率則持續上升。
對性別和地區分析發現,男性死亡率普遍高于女性,農村地區高于城市,西部地區高于東部和中部。胰腺癌的過早死亡概率在男性中每年增加2.19%,在女性中增加2.66%。農村地區胰腺癌死亡率增速更高。
圖:論文截圖
對預期壽命的影響分析顯示,2004-2021年間,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增加4.4年,若消除消化系統腫瘤的影響,預期壽命可再提升4.06年。
研究指出,中國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的死亡率顯著下降,與國家癌癥篩查計劃、乙肝疫苗接種、飲食衛生改善以及醫療技術進步有關,篩查和早期發現對于控制食管癌、胃癌和肝癌至關重要。
然而,結直腸癌和胰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可能與飲食習慣的改變有關,如乳制品、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消費不斷增加,而谷物和纖維的攝入量則有所下降,從而導致了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這凸顯了推廣健康飲食的必要性。
因此,研究團隊呼吁,加強針對結直腸癌和胰腺癌的公共衛生干預,推廣健康飲食和定期篩查。
研究人員表示,盡管整體負擔減輕,但部分癌種的快速增長警示我們,仍需在生活方式干預和早期診斷上投入更多努力。
綜上,這項研究揭示了2004-2021年中國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的變化趨勢,為評估中國消化系統腫瘤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據,并強調需要關注結直腸癌和胰腺癌的上升趨勢。
參考文獻:
https://egastroenterology.bmj.com/content/3/2/e100148
助力醫學研究高質量發展,推動醫療科技創新轉化!
研究設計|課題申報|數據挖掘|統計分析
生信分析|選題指導|寫作指導|評審指導
選刊投稿指導|研究項目指導|定制化培訓
定制化研究設計|真實世界研究(RWS)實施
聯系醫諾維
醫諾維,一站式科研平臺,科研合作請點擊公眾號菜單“科研合作”。
轉載、進群、宣傳研究成果、新聞稿、課題組招聘、企業宣傳推廣等,請掃碼添加小編,切記注明來意。
(請注明來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