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服務和公共信用中心辦公現場。
□文/攝 張慧 王妍 本報記者 王志強
近年來,尚志市政務服務和公共信用中心通過創新服務模式、下沉便民事項、強化數字賦能,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從“跑多次”變為“一次辦”、從“多地跑”變為“就近辦”,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群眾辦事更省心省力。
該中心以“便民利企 提速增效”為主線,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貫徹落實省、市“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堅持抓機制創新、抓難題破解、抓服務提升,不斷提升政務服務的速度、力度和溫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有速度標準化政務大廳服務高效
日前,記者在尚志市政務服務和公共信用中心一樓業務受理區看到,這里環境整潔明亮,服務熱情周到。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群眾辦事井然有序。24個服務窗口一字排開,每個窗口前都設有清晰的標識牌。該中心負責人介紹,目前中心入駐單位19家,進駐事項單位28家,可受理服務事項948項,涵蓋民生、企業、工程等多方面業務。
該中心線上依托省政務服務網“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線下設立專門窗口,可辦“高效辦成一件事”主題事項221項。推行跨部門集成式服務,將原來需要跑多個部門辦理的多個事項或環節整合成“一件事”,實行“一張表單、一套材料、一次受理、一次辦結”的集成服務模式,提升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能力,全面加強政務服務渠道建設,對企業和群眾訴求一線應答,解決群眾辦事往返的問題。
“以前來這里辦業務,要在不同部門之間來回奔波,提交多套材料,花費很長時間。現在只需要在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后續的審批流程由政務服務中心內部流轉辦理,省時省力省心。”市民王先生點贊。
有溫度“溫情政務服務”暖人心
“原本以為要跑好幾趟,沒想到在一個窗口就全辦好了。還有自助終端,不會操作還有工作人員幫忙,特別暖心方便。”辦理小吃店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的高先生說。
政務服務的質量與效率,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據該中心前臺工作人員劉藝介紹,通過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審批模式,服務細節全程體現。為讓群眾辦事“不迷茫”,中心始終有前臺工作人員引導,24個服務窗口辦理事項“一目了然”。
該中心還不斷提升自助服務水平,配備了3臺自助終端,全面升級改造服務網絡,推進排隊叫號系統升級,提供雨具、免費復印、充電、郵寄證件等便民服務。
有力度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模式
該中心綜合窗口管理人員李星宇告訴記者,在項目審批過程中,他們會召集各審批部門為企業提供項目講解服務,幫助企業明晰需要準備的材料。遇到痛點難點問題,第一時間與相關部門及后臺技術人員協調解決。“今年已經為百余個項目提供幫辦、領辦、代辦服務,千方百計為項目投資落地搶時間,為企業快速發展搶機遇。”
該中心積極推進市鄉兩級“1+16”便民服務體系建設,將189項辦理事項下沉至鄉鎮“無差別”綜合窗口,實現“市域通辦”。首創基層政務服務“鎮村兩級幫辦工作法”,明確鎮村(社區)兩級幫辦員的工作職責,真正實現“就近辦”。設立工程建設審批專區,切實打造“一站式”套餐服務,力求做到企業和群眾辦事環節最簡、材料最少、時限最短、便利度最優。
始終堅持把大廳窗口管理作為一項硬指標、硬任務,建立健全大廳窗口考核管理制度及首席代表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等機制,落實領導帶班值周制度。加強大廳日常管理,對大廳窗口人員的考勤、工作作風和服務情況等進行督查、按月通報,把中心工作人員培養塑造成“企業的親人、群眾的家人”。
據統計,今年以來,該中心網上渠道辦理各類政務事項達15628件次,為辦事群眾提供證照和材料免費郵寄服務73次,政務服務“好差評”辦事滿意度達到1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