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發品種與集成技術雙發力
與會專家深入平度市南村鎮蘭亭村示范基地,對青島市農科院自主選育的鮮食豌豆新品種“魯甜豌7號”“魯甜豌8號”進行現場測產,并評估了配套的“豌豆123高產栽培技術”。盡管今年前期遭遇了干旱、低溫等不利氣候條件,但兩個品種仍展現出卓越的抗逆性和豐產性,測產數據顯著優于傳統品種。據現場統計,“魯甜豌7號”與“魯甜豌8號”畝產鮮莢量較常規品種分別提升14.47%和22.09%,且莢果飽滿、商品率高,種植面積輻射帶動1000畝以上,為種植戶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豌豆123高產栽培技術”作為本次觀摩會的另一核心亮點,實現了三大創新突破:一是一播全苗技術。采用種子包衣結合小麥播種機精量播種,出苗率高達90%以上,解決了傳統播種中苗不全、苗不齊的難題;二是全程草害防控。創新“封閉除草+生長期施藥”模式,除草成本降低60%,有效保障豌豆全生育期的田間管理;三是智能水肥管理。基于豌豆苗期、花期、灌漿期的需肥規律,實施精準調控技術,肥料利用率提升35%,既節約資源又提高產量。
據青島綜合試驗站站長張曉艷介紹,該技術體系通過農機農藝深度融合,實現了“一播全苗、全程控草、精準供肥”的高效生產目標,為豌豆單產提升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
畝均增收千元 打造特色產業帶
本次觀摩會不僅展示了技術成果,更明確了產業應用方向。據測算,配套新品種新技術的豌豆種植模式,可使畝均增收800至1200元,經濟效益顯著。目前,青島市農科院已在膠州、萊西等區市建立示范基地,計劃未來三年內輻射推廣至環膠州灣區域,助力打造“特色豆類產業帶”,推動區域農業結構優化升級。
國家食用豆產業技術體系有關專家在評價中指出:“青島在鮮食豌豆育種與栽培技術領域已形成‘品種選育—技術集成—產業推廣’的完整創新鏈,為全國豌豆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樣板。”山東省雜糧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亦表示,該成果的推廣應用將有力提升山東省雜糧產業競爭力,為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科技賦能農業 助力鄉村振興
青島市農科院院長林濤在總結中強調,本次觀摩會是青島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實踐,未來將繼續圍繞“穩糧增豆”戰略,聚焦特色作物關鍵技術攻關,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同時,農科院將深化與國家級產業體系的合作,構建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提供更強支撐。
隨著“魯甜豌”系列品種及配套技術的推廣應用,青島鮮食豌豆產業正邁入提質增效的新階段。這一創新成果不僅是農業科技賦能生產的生動體現,更是踐行“藏糧于技”戰略的典范。
(半島全媒體記者 陳亞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