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知名醫學中心紐約長老會醫院(New York-Presbyterian Hospital)宣布裁員。
醫院發言人表示,此次裁員是為了應對“當前的宏觀經濟現實和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
據悉,該醫院約有 5 萬名員工,這意味著約有 1000 名員工將失去工作。醫院方面尚未說明哪些崗位的員工會受到影響,也未提及他們是否會獲得遣散費或其他福利,更未公布裁員的時間表。
醫院首席執行官Steven J. Corwin在給醫院員工的一封信中表示:“聯邦層面的嚴峻形勢,以及我們業務量全面下滑的嚴重程度,迫使我們不得不采取這一行動。”
有分析人士認為,醫院裁員理由中「宏觀經濟現實和未來預期的挑戰」指的是美國聯邦醫療補助(Medicaid)資金削減計劃。
今年 3 月,美國眾議院發布了削減醫療開支的計劃,預計未來 10 年將至少削減 8800 億美元,主要削減對象就是 Medicaid。
但也有人將近期的醫院裁員事件對比分析后認為,雖然政策壓力確實存在,但不少醫院很可能是借政策之名借題發揮,因為所謂的資金削減目前并沒有明確的法案,到底會不會削減、具體什么時候開始削減尚未可知。
紐約長老會醫院的裁員并非孤立事件。
據Becker's Healthcare(貝克爾醫療)統計,由于面臨財務和運營挑戰,截至5月16日,2025年美國已有35家醫療機構正在裁減員工或崗位。
其中不乏麻省總醫院布萊根分院、克利夫蘭診所、凱撒醫療集團、賓夕法尼亞大學醫療系統等全球知名機構。
關于紐約長老會醫院
紐約長老會醫院是一家非營利性醫療中心,位于紐約市,是1998年由紐約醫院和長老會醫院這兩家世界級醫療機構合并而成,目前是美國最大、最全面的醫院之一。
醫院背靠康奈爾大學醫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兩所“藤校”,在心臟病學、神經內科/外科、骨科、器官移植等領域都頗具盛名。
該醫院擁有4000 多張病床,5萬名員工,每年接診量超過 200 萬人次,其中包括 62 萬多人次的急診就診和約 2.2 萬例嬰兒分娩。醫院由 8 個院區組成,其中 6 家為成人急癥護理醫院,另外 2 家為兒科醫院和行為健康中心。
紐約長老會醫院被《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評為美國第七佳醫院,年營收達103 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41億)。
這幾乎是國內營收最高的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四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24年預算收入為225億元,是全國所有醫院中預算收入唯一超過200億元的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