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特朗普宣布對歐盟征稅并非是最終目的,他的槍口已指向中國。被捏住“命門”的歐洲國家,到底會不會拿中國當“投名狀”?
據《華爾街日報》等多家美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想辦法逼迫歐盟國家“做選擇題”,提高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
消息人士指出,這是特朗普針對美歐貿易談判開出的條件。
只要歐盟加入對中國的經濟施壓行動,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征收新關稅,美國就會加速推進和歐洲進行的貿易談判,達成新的貿易協議。
在此之前,特朗普已經發文宣布,他計劃在6月1日對歐盟加征50%的關稅。
特朗普給出的理由是,美歐貿易談判的進展速度以及歐盟過于謹慎的態度令他很不滿意。
如果不想被征收50%的關稅,歐盟要么選擇加入美國,一起對中國進行經濟施壓,要么選擇將產品生產鏈都轉移到美國,以此避免高額關稅。
總之在特朗普看來,歐盟必須“二選一”。
很顯然,這個所謂50%的關稅并不是重點,特朗普拋出這個數字完全是為了恐嚇歐盟,不許他們靠近中國。
除了歐盟,正在積極跟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日本、韓國等國也都收到了類似的條件,都需要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一個選擇。
就歐盟而言,他們的“命門”已經被拿捏。
軍事上,歐洲十分依賴美國提供的防御支持。
一方面,美國在歐洲有駐軍,在俄烏沖突還未結束的背景下,美軍就是歐洲跟俄羅斯叫板的底氣之一。
目前美國在歐洲的駐軍總數大約在8萬人左右,德國最多,有3.5萬人,119個基地,其次是意大利和英國。
另一方面,即便歐洲不靠美軍,他們平時的武器裝備也都是美國制造。
要是真跟美國鬧掰,美國不賣他們武器都是其次,關鍵是對之前已經出售的武器下手,讓其成為廢鐵,那歐洲可真是虧大發了。
經濟上,歐洲也跟美國聯系頗深,雙方合作方向主要在貿易、投資和金融化市場方面。
美國是歐盟的主要貿易伙伴之一,他們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也會影響歐洲的經濟發展。
所以在這個情況下,他們是否會被迫求和,拿中國當“投名狀”對特朗普示好,還真不好說。
盡管德國總理默茨和法國總統馬克龍都給中國打了電話,想要繼續加強貿易合作,共同應對美國關稅帶來的影響,但咱們必須做最壞打算,以免被背后捅刀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