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牛大了!一不小心干成世界第四!
日前,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報道,印度政府支持的政策智庫國家轉型委員會稱,印度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該委員會首席執行官蘇布拉馬尼亞姆日前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印度經濟規模已增長至4萬億美元,僅次于美國、中國和德國。
此前,據《印度時報》25日報道,印度政府智庫“印度轉型國家研究所”CEO蘇布拉馬尼亞姆當日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印度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并準備在2.5到3年內超越德國躋身前三。
該說不說,印度經濟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確實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從曾經被列入 “脆弱五國” 經濟體,到如今躍居世界第四,僅僅用了十年時間,這一跨越不可謂不驚人。印度在信息技術、服務業等領域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班加羅爾等城市更是被譽為 “印度硅谷”,大量的軟件外包業務和新興科技企業在這里蓬勃發展。同時,印度龐大的人口基數也為其經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和廣闊的消費市場。
莫迪野心徹底曝光
莫迪自上臺以來,就致力于推動印度經濟的改革與發展。他提出的 “印度制造” 計劃,旨在吸引全球制造業企業在印度設廠,提升印度在全球制造業產業鏈中的地位,減少對進口商品的依賴,促進就業和經濟增長。此外,莫迪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也投入了大量資源,改善交通、能源等領域的狀況,為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國際舞臺上,印度積極拓展外交關系,與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加強經貿合作,試圖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爭取更多的話語權。
然而,印度在邁向經濟強國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風順。盡管經濟總量不斷攀升,但印度的人均GDP仍然較低,目前僅為2880美元,與日本的3.4萬美元相比,差距巨大。這意味著印度雖然經濟體量龐大,但人民的生活水平還有待大幅提高。而且,印度的貧富差距問題較為嚴重,大量人口仍然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基礎設施建設仍存在諸多不足,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也有待提升。在制造業方面,雖然印度提出了 “印度制造” 的口號,但制造業在全球制造業出口中的份額仍然較低,僅為1.8%。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印度必須提高制造業在經濟中的份額,創造更多高附加值的就業崗位。
此外,印度在實現 2047 年成為發達國家的目標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經濟學家指出,印度必須在未來二十年維持 8% 的平均增長率,才能實現這一愿景。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印度在 2025 - 26 年的增長率為 6.2%,低于先前估計的 6.5%。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貿易緊張局勢升級等因素都可能對印度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同時,印度還需要解決女性勞動力參與率低、環境污染、社會不平等一系列深層次問題。
而且,莫迪除了想擠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還預告“印度制造”芯片。
據美國科技媒體“Toms Hardware”報道,首款“印度制造”芯片將采用28nm工藝,原定于2024年12月發布,現已經推遲到2025年下半年發布。報道說,雖然這標志著印度半導體產業邁出了重要一步,但距離世界上一些最先進的芯片制造商正在開發的尖端2nm工藝還存在顯著差距。
話雖如此,但不耽誤莫迪有這樣的野心和恒心,這一點也算是印度少有的優點了。
說在最后,印度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值得肯定,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是其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莫迪政府的雄心壯志也為印度經濟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但印度要實現成為發達國家的目標,在半導體領域打造 “芯片神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未來,我們將持續關注印度經濟的發展,看它能否在全球經濟的浪潮中乘風破浪,實現其宏偉藍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