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法國巴黎進行的2025法國網(wǎng)球公開賽是網(wǎng)壇四大滿貫賽中唯一一個沒有引入“鷹眼”的。在四大大滿貫賽事中,澳網(wǎng)于2021年引入電子判罰系統(tǒng),,美國公開賽在2022年和溫網(wǎng)從今年開始緊隨澳網(wǎng)的腳步。
與主審一起確認球印的安德烈耶娃(右)
在紅土球場舉行的法網(wǎng)沒有引入電子判罰,如果選手對裁判的判罰提出異議,主審就會走到球場上,根據(jù)球在球場地面上的印記來決定是否推翻判罰。在當?shù)貢r間27日進行的2025法網(wǎng)女單第1輪的一場比賽中,米拉·安德烈耶娃(世界排名第6位,俄羅斯)也抗議判罰后,主審走到球場下,與選手一起確認球印。
但并非所有的紅土比賽都不使用通常被稱為“鷹眼”的電子判定系統(tǒng)。法網(wǎng)也會向電視轉播發(fā)送電子判定畫面,但只是不將其用于判定。
在4月的男子職業(yè)網(wǎng)球(ATP)馬德里公開賽上,亞歷山大·茲維列夫(德國)對電子判罰提出異議的場面成為了話題。當時茨維列夫聲稱對方選手的擊球出線了,但電子判定結果是“IN”。
茲維列夫主張“出界”,并向主審提出“請下場觀看”,但主審拒絕接受,“因為要根據(jù)電子判罰結果,所以不能下場”。
茲維列夫在4月馬德里公開賽上拍攝球場地面上留下的痕跡。
隨后,茲維列夫主張:“即使不推翻判決,也請下來先看看。”但在這一點也被置之不理后,他拿出自己的手機,親自拍攝了拍在球場地面上的球印,喊冤不已。茲維列夫在比賽結束后不滿地說:“雖然可以理解誤差在1、2毫米左右,但4、5厘米似乎很嚴重。”
在4月的女子職業(yè)網(wǎng)球(WTA)巡回賽保時捷大獎賽上,阿里娜·薩巴倫卡(白俄羅斯)也曾經(jīng)主張有一個球的“出界”判定是錯誤的。美國體育專業(yè)媒體ESPN表示:“最近,紅土場比賽主辦方正在制作視頻,展示球在紅土場上彈起,沿著軌跡留下的印記上人眼可能會被騙的原因。”解釋了紅土場上頻繁出現(xiàn)抗議電子判定的原因。
法網(wǎng)的司線員
但法國網(wǎng)球協(xié)會主席吉爾·莫雷通表示:“從馬德里大賽爭議等來看,電子判罰似乎還不完美。在法國公開賽上,在選手們都同意之前,應該保持司線的存在。”也就是說,根據(jù)球稍微被打到地面的紅土彈起特性,預測球軌跡的電子判定系統(tǒng)的準確度比硬地或草地球場差。
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塞爾維亞)在本次大賽開幕前接受采訪時表示:“我理解那些認為司線員在球場上是網(wǎng)球文化傳統(tǒng)的人。如果讓我選擇(人和電子判罰中)之一,我覺得電子判定方面的準確度似乎更高。”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