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12項市屬公園科研成果發布
北京動物園的青頭潛鴨人工種群。 本報記者 鄧偉攝
從瀕危鳥兒的安家落戶到近代公園史研究空白的填補,從櫻花、海棠的精準養護到AI數字人客服上線,科技正讓北京的公園變身會說話的生態課堂與可觸摸的文化寶庫。近年來,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統籌市屬公園在園林植物引選育、動植物保護和歷史名園保護等多個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為城市園林生態建設與文化傳承注入了發展動能。
北京市公園科普游園會正在進行中。啟動儀式上,市公園管理中心集中發布12項市屬公園科研成果,部分成果已在實際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
青頭潛鴨從極危到規?;庇?/strong>
青頭潛鴨是全球極危物種和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自2019年起,北京動物園聯合北京林業大學及多家機構,啟動系統性的青頭潛鴨遷地保護工程。歷經數年努力,不僅成功建立國內首個青頭潛鴨人工種群,還在2023年實現自主繁殖子三代,創下瀕危水鳥保護的新紀錄。如今,京津冀四大保育基地實現從圈養到濕地生態過渡的重大突破,今年年初,青頭潛鴨人工種群規模已突破百只,這標志著我國在青頭潛鴨遷地保護方面從技術探索邁向了規?;瘧?,為全球瀕危水鳥保護提供了成功的“中國范例”。
不僅是青頭潛鴨,越來越多的鳥類在公園里安家。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實施統籌課題“北京城市公園鳥類多樣性調查”顯示,截至2025年4月,在頤和園、天壇公園、玉淵潭公園、國家植物園(北園)和北京動物園5家市屬公園記錄到鳥類共計19目56科153屬270種,占北京市鳥類種數的51.23%。其中含國家中華秋沙鴨、禿鷲等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1種;鴛鴦、燕隼、紅喉歌鴝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46種。這一結果表明,北京城市公園成為鳥類的重要棲息地和遷徙停歇地,是瀕危鳥類的庇護所,是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載體。
紫竹院成竹率大幅提高
剛剛過去的這個春天,您去玉淵潭看櫻花了嗎?研究人員通過創新模式,實現了櫻花景觀品質的顯著提升。專為玉淵潭定制的復壯配方使得試驗苗的新梢生長量提升32%,根系活力增加50%,大幅節省了苗木更新成本。由園林科技新星趙爽帶領的團隊,讓園內近3000株櫻花煥發新生。
紫竹院則破解了竹子退筍難題,將成竹率提高了14.6%-23.3%,末期成竹胸徑增長近50%,還首次揭示早園竹“總體正態,多峰波動”的出筍規律,提出了出筍期的分期新標準,可節省護筍工作的人工成本50%。
國家植物園(北園)在植物保護領域大顯身手,成功實現杓唇石斛這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的遷地保護與回歸。這里還建成了國家植物園海棠資源庫,海棠品種分子鑒定、抗腐爛病基因挖掘取得突破性進展。
陶然亭公園打造海棠繁育與養護新范式。團隊獲得發明專利授權的一種新的嫁接方法,讓海棠繁育周期從幾年縮短到3個月,次年就能開花。
天壇公園首次發現了檜柏臀紋粉蚧入侵事件,科研團隊研究出了一套綜合防控措施,不僅篩選出了有效的防治藥劑,還探索了應用中華甲蟲蒲螨來“以蟲治蟲”。
填補“三山五園”御路研究空白
《香山路程圖》是獨一無二的清內府線裝本彩繪交通輿圖,通俗點說,就是為光緒和慈禧御制的“旅行指南”。研究團隊經過兩年的研究,首次對該輿圖進行了系統解析,構建了理論框架,并整理出超過5萬字的資料匯編。研究結合歷史地理學方法,調研73處遺跡現狀,辨識9類古樹名木,為歷史遺存保護與復原提供重要參考。研究還揭示了一條未被記載的清代御路,填補了“三山五園”御路研究空白,并重新界定了輿圖繪制年代及其雙重功能屬性。
民國時期北京公園史研究也取得新突破,厘清了北京公園百年發展脈絡,《近代北京公園史》書稿、《到公園去》專題展覽的推出,填補了近代公園史研究領域的空白。
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張亞紅表示:“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及市屬各公園的科研成果,充分體現了科技賦能市屬公園的創新發展。這些成果不僅為城市園林生態系統建設提供了堅實支撐,也為公眾帶來了更加豐富、多元多姿的綠色生活體驗。”
園林綠化有“門道”
昨天,2025年首都園林綠化科技周拉開帷幕,通過“一周一會、多場聯動”的形式,匯聚百余項科技創新成果與百項沉浸式體驗活動。
科技周主會場設在北京市園林綠化科學研究院龍潭院區,共有五大特色展區?!盎▓@城市創新工廠”里,有用于鳥類監測、病蟲害監測、樹木倒伏斷枝報警的自動巡護機器人;還有板栗采收機器人、宮廷盆栽技藝等?!翱破栈顒优c自然教育展區”開展科普與自然教育現場活動與實物展示?!拔磥砩钤囼炋铩币陨鐓^參與型活動為主要內容,開展與市民緊密相關的家庭園藝類活動與產品體驗、推廣。“綠色碳匯”展示園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生境花園等成果?!按积g學境教育花園”則以互動體驗的形式開展自然教育、森林療愈等。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處長姜英淑介紹,今年的園林綠化科技周期間,共有103項科技創新成果亮相。以楊柳飛絮治理為例,中國農業大學科研團隊帶來了最新研發的長效抑制劑,它像是一粒粒白色藥片,放入樹體后能抑制飛絮達兩年。園林綠化大數據中心也帶來了定向給藥無人機,能通過AI視覺技術識別飛絮花穗,并自動啟閉噴藥裝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