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節時好時壞,根源在“不通”
許多患者發現關節僵硬反復發作,天氣轉涼時疼痛加劇,熱敷按摩后暫時緩解,卻始終無法斷根。中醫認為,關節僵硬、活動受限的根源在于“氣血瘀滯,經絡閉塞”。當寒濕邪氣侵入筋骨,或情緒壓力導致氣機郁結,局部氣血運行受阻,關節便會像生銹的齒輪般難以轉動。若只關注局部僵硬而忽視整體調理,治療效果往往短暫易反復。
二、通絡解痹方劑:三步破除“瘀堵循環”
針對關節僵硬“寒瘀互結,本虛標實”的特點,中醫提出“通絡解痹”的整體調理思路:
1、溫經散寒,解凍僵結
驅散深入筋骨的寒濕之氣,許多患者用藥后反饋晨僵時間縮短,關節活動時有溫熱感滲透。
2、活血通絡,破除瘀阻
患者關節活動度明顯改善,原本像被膠水黏住的手指可逐漸彎曲伸展。
3、補養肝腎,強筋壯骨
修復受損的筋膜,增強關節穩定性。隨著治療推進,患者肌肉力量回升,上下樓梯、提物握持等日常動作逐漸恢復自如。
三、典型改善案例
患者張女士,42歲,病程三年,手足皮膚緊繃如裹硬革,面部僵硬難做表情,伴四肢關節活動受限。手背皮膚蠟黃發亮,按之無紋,指尖凹陷,手指屈伸僅達30度,下蹲時膝關節僵硬疼痛。
第一階段:晨僵時間從120分鐘縮短至40分鐘,手腳皮膚緊繃感減輕;
第二階段:手指屈伸角度增至60度,可完成扣衣紐動作,面部僵硬緩解,能做微笑表情,皮膚表面微微發皺,怕冷的情況減輕。
第三個階段:手背皮膚重現紋理,指尖凹陷平復,可連續行走30分鐘,下蹲站起無痛感,面色轉紅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