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賀強
當前正值三夏生產關鍵時節,記者從商丘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商丘市夏糧種植面積達908萬畝,在有效應對暖冬、低溫、病蟲、干旱等多重挑戰后,夏糧生產形勢總體穩定,有望再迎豐收。為確保豐產豐收,商丘市上下已構建起全鏈條保障體系,全面做好三夏工作準備。
為打好今年三夏攻堅戰,商丘市建立四級聯動機制
市縣兩級成立由黨政主要負責人掛帥的指揮部,組建專業指導組深入田間,構建起覆蓋908萬畝農田的組織網絡。農機部門統籌調配2.7萬余臺聯合收割機,其中跨區作業機械達4000余臺,完成1.4萬人次農機手培訓,設立152個農機服務站點,確保每塊麥田有機可用、有油可加、有技可依。
在糧食收儲環節,全市已備足96億斤倉容,配備1560臺輸送機、1145套質檢設備,農發行落實70億元信貸資金,構建起倉等糧、錢等糧、人等糧的保障體系。針對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制定雙重應急預案,調配1657臺履帶式收割機和189臺烘干設備,組建35支應急服務隊,確保特殊地塊及時搶收。
科技賦能成為今年夏糧保衛戰新亮點
全市1669個藍天衛士攝像頭織就全天候監控網,199個應急處置站與4618個瞭望哨形成立體防控體系。實現了農域全覆蓋,確保火情早發現、快處置。確保在夏種準備中,提前32天啟動引黃補源工程,調水1.1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加近七成,保障1131萬畝秋糧播種用水需求。全市70%農田實現溝渠貫通,20.5萬眼機井全面檢修,為抗旱保苗筑牢基礎。
三夏工作指揮部負責人表示,當前正嚴格落實日調度機制,農業農村部門與氣象臺站加密會商,運用大數據精準指導農機作業。針對困難群體建立一對一幫扶機制,確保每戶農民麥有人收、地有人種。全市農技人員已組建20支服務隊,深入田間指導搶墑播種,堅決杜絕耕地撂荒現象。
作為全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商丘今年三夏工作突出早、實、細特點,通過構建防災減損、機收減損、烘干減損三級減損體系,力爭將小麥機收損失率控制在1.5%以內。這場糧食保衛戰不僅關乎農民錢袋子,更是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的具體實踐。在鄉村振興戰略引領下,商丘正以科技賦農、機制惠農的新舉措,在黃淮平原續寫著中原糧倉的時代答卷。
一審:蘇杭
二審:黃杰
三審:賀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