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方歌
編輯 | 李小天
《演員請就位3》最新播出的一期里,我們似乎終于窺見了演員們的生活。
一個角色,至少有五六個人競爭。灰頭土臉地失敗了一次又一次,也還要盡力爭取。為了一個機會,蘇曉彤甚至鼓起勇氣直面導演的疑問。而成功拿下角色的演員,開機之后,精神也在一次次的“卡”中高度緊張,害怕失敗又不得不面對失敗。
這好像才是中層演員真實的生態。代表作不多、知名度不高、也許火過一陣、粉絲卻沒什么粘性。演過低分劇、演過短劇,每天都在跑組,可試戲總是失敗,還可能被人換過角色。
最近,我們有機會和這群演員們聊了聊。
被問到對節目的第一印象時,參賽者們幾乎都用了同一個詞——殘酷。高頻次的即興、高強度的拍攝、高密度的競爭,在節目經歷的一切,既和現實相似,又有種超乎現實的緊張。有人對此感到不解和迷茫。
但對所有人來說,《演員請就位3》同樣是一個機會。不管是追求演技,還是追求曝光。節目錄制的幾十天里,他們習慣了接受批評和指導,習慣了在壓力里汲取知識,習慣了在困境中尋求蛻變。
蘇曉彤:機會是最稀缺的東西
前兩季的《演員請就位》蘇曉彤都看過。“把演員放在一個舞臺上,他所有的表演都要被放大,我當時就在想,得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來參加這個節目。”
來了之后,她發現這里的一切比她想象中更加殘酷。
拍攝的前四五天里,蘇曉彤一直在跑龍套。她得自己化妝、扎頭,恰巧她對此不算擅長,在緊湊的行程安排下,她都只能“非常狼狽或者草率盡量融入到場景里”,和所有人競爭只有一句話的配角,或者連臺詞都沒有的后景。
機會是最稀缺的東西,一天只有三五個,沒戲演成了常態。
有趣的是,影視化拍攝環節里,節目組對演員沒有強制要求。這意味著,只要演員們忍受不了這樣的狀態,就可以選擇退出。“這是一種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感覺,”蘇曉彤有些興奮地說道,“你的一切行為都取決于你想要什么,與其爭論,不如做點實事。”
圖源:小紅書
那個時候,蘇曉彤突然意識到,不能因為這是一個綜藝節目,有一些特定的規則和限制,就把一切歸咎于“追求綜藝效果”,自己早就該去適應“被選擇”的狀態,這是她自己乃至大部分演員一直在經歷的日常。
“可能相比大多數人,我的起點比較高,這是我從來沒有體驗過的生活,是很珍貴的一次體驗。”蘇曉彤坦誠道。
蘇曉彤說自己是個要強的人。
“我永遠看的是我前面的人。”她幾乎嘗試了能接觸到的所有機會,去練習、去試戲,去和導演討論人物,但當接二連三地不被錄用、被質疑認知度、無片可約,她變得很委屈。她一遍遍地問,問得多了,變得更要強了,“好像陷入了一個平靜的漩渦,越來越出不來”。
《御賜小仵作》和《心跳戀愛》出圈之后,蘇曉彤隔了一年半才有新作品播出。這個空檔,被不少人當成了她錯失的上升機會。
“我也著急過,但是沒用。”蘇曉彤告訴我們,她沒有懈怠過拍戲,她嘗試了很多角色,也還有很多待播劇。但是,影視作品的上線有著自己的規律和周期,它的最終呈現效果和上映時間,都不是演員能夠決定的。
圖源:騰訊視頻截圖
總被叫“甜妹”“女鵝”,蘇曉彤也不覺得是壞事。“現在我還年輕,我也不會覺得我是同質或者是被框死的,如果把可愛甜美這種類型走到極致又何嘗不好,角色和本人肯定是要有適配度的,我也不排斥這個類型。”
蘇曉彤覺得《演員請就位3》很神奇,在這里的每個演員都能成長,一切變化好像都能對應到現實中演員前進道路的每一步。這個構建出的空間,足夠真實,能夠成為機會,也能夠成為解藥。“我想開了。節目里這一趟走下來,那些顧慮、雜念、質疑,其實都煙消云散了。”
在節目里演的所有角色,都讓她更加全面地認識了自己,也讓她對之后自己該接什么樣的戲,更有數、更自信。
宋伊人:“作品被人看到了才有意義”
在宋伊人《演員請就位3》被章子怡收走號碼牌之前,她在大部分觀眾心中,可能是個過分謹慎、甚至有點悲觀的人。
從北大畢業之后,她長期扎在劇組里,最嚴重的一次,連著拍了十七個月的戲。“我好像沒有任何的生活儲備,我的生活就是劇組。雖然劇組換了,但工作環境一樣,演的角色差不多,好像一直都在循環重復。”
那之后不久,她被王鶴棣邀請去《五十公里桃花塢》,現在回想起來,宋伊人覺得自己當時確實有點擰巴。“沒有人喜歡用處于迷茫階段、想不清楚狀況的人”。上節目之前,她總在糾結要不要說出自己的困惑,糾結接下的部分作品質量不高,沉溺在“不該、不行、不要”的反省里。
“我很感謝有那樣一次機會讓我重新思考,我還是要不斷地演戲,糾結沒有意義,作品被人看到了才有意義。”
參加《演員請就位3》是她邁出的一大步。
宋伊人有點不好意思,她告訴我們,一切的決定都很倉促。起因是得知好友黃燦燦和王佑碩都要參加節目。
“你不去嗎?”被朋友連續詢問后,宋伊人有點動搖。“我發現我還是想去的。雖然害怕。他們幫我聯系了節目組,比我還怕我反悔。”
來到節目之后,宋伊人發現這里很像一個濃縮的演藝生態圈,但自己多了一種能看到“畫外音”的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演員只會受到打擊,不會得到評價。大家只會不用你,不會告訴你為什么,也不會告訴你該怎么做。在這里,我們能知道有什么問題,也能得到解法。”
意外的是,在即興環節表現出色的宋伊人,參加節目之前,幾乎沒有過即興表演的機會。“平常演戲就按劇本走,只有在節目里才有這么高密度的即興機會,讓我去適應未知。”相較于突發的即興,她更適應后期的影視化拍攝。
“這是我熟悉的環境。”熬夜、讀劇本、趕進度這些對宋伊人來說都不算什么難事,“只要有劇本,有角色可聊,我就很放松。第一次和凱歌導演合作的時候,我也很想證明自己,但是我還是覺得,演戲不要陷入證明自己的誤區,越想證明越會使勁,就更難演好了。”
或許就是這樣放松的心態和沉浸的體驗,讓宋伊人在《演員請就位3》里得到了不少的正面評價,并因此實現了積極心態的正循環。她印象最深的是“感受力很好”、“很有靈氣”、“接受能力很強”,“我感覺大家都很認可我,這些鼓勵也讓我能更好地調節心態”。
在節目里,宋伊人還嘗試了一些生活中沒機會接觸的角色。“這些角色和我八竿子打不著干系,“宋伊人告訴我們,有時候她就是想多一次嘗試的機會,看看自己有沒有打破刻板印象的能力。
人格重建并不輕松。大部分時間里,宋伊人還是會習慣性地做著低位思考,總覺得“我絕對有不好的地方”。好在,除了懷疑,更多的是沖勁兒。
宋伊人承認,客觀來講,大部分演員在工作上很被動,需要被“挑挑揀揀”,但現在,她自己的主動性更強了,尤其在心態上。 “都去試試,萬一成功了呢?”
吳施樂“重要的不是我想演什么,
而是我適合什么”
參加《演員請就位3》大概是吳施樂從業后最緊張的一次經歷。
自我介紹之前,她幫劉品言搭了一段戲,演一個解約的藝人,章子怡和陳凱歌對她評價都不錯。她有點沾沾自喜,想著“好像也不是很難嘛”,結果輪到自己時,緊張得手腳冰涼。
影視化拍攝環節她更緊張。
吳施樂告訴我們,兩位導師選角的方式各有特色。章子怡隊是全民競爭,十個人一起試同一個角色,“演上了可能也會被換掉”。陳凱歌隊則是目標明確,在確定故事和角色的時候,“他的心里其實已經有人選了”。
幸運的是,吳施樂很早就被陳凱歌選中飾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她想著,正好可以扎根在劇組里,學習導演思維的拍攝方式,相對安穩地度過這次考核。直到有一天,陳凱歌突然對吳施樂說,“你有對手了”。
“蘇曉彤和凱歌導演說,她想競爭我這個角色,我其實一直很佛系,沒想到要面臨這么直接的競爭。”吳施樂說。
陳凱歌讓蘇曉彤在旁邊參觀,給了吳施樂“最后通牒”——每個人只有三次機會。因為之前有被換角的經驗,吳施樂更緊張了,“廁所都不敢去上”。
這場戲最后重拍了七次,陳凱歌并沒有表現出的那樣苛刻,而是“手把手講戲”,包括教她怎么開門,怎么調整視線。“導演真的特別保護我的心態,”吳施樂感慨。
《演員請就位3》也讓她更確定了一個想法,“在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重要的不是我想演什么,而是我適合什么”。
意外的是,吳施樂并不怵真人秀的部分,甚至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
“我是個沒有鏡頭感的人,”說到這里,她笑出了聲,“我一直以為節目組的素材全靠在環境中設置的定點機位”。
跑組的時候,為了趕進度,她總是跑得飛快,有時候飯也不吃。直到有一次,工作人員“忍無可忍”,對她大喊,“Follow PD跟不上你了”!她才意識到,原來自己還有Follow PD。
吳施樂很坦誠地告訴我們,上節目的一部分原因是,想讓更多的觀眾了解和認識自己。
她出道近十年,出演了九部劇集,其中不乏《小歡喜》《煙火人家》《蓮花樓》這樣口碑熱度雙豐收的作品。吳施樂清楚,在大制作的團隊里歷練,是目前自己最應該繼續的道路,同時,相比起同行,自己并不算高產。
她接戲總是很謹慎,入行經歷也給人一種“躺平”的感覺。她其實也想一直“躺”下去的。
轉機在2021年。她主演的第一部劇《當天真遇見愛情》上映后,她突然意識到,如果擔當女主角,是需要承擔扛劇壓力的,而扛劇也就意味著演員需要關注度。“雖然可能這樣的機會不是很多,但在堅持磨練演技的同時,我也有時間去主動營業,那我為什么不去做呢。”
她說,“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有機會找上門了,自己就該做好準備,也要為作品負責,運氣和實力缺一不可,所有的小事都要盡力爭取,不要后悔。
結語:
在流量爆發的那幾年,演技綜藝貢獻了一批批名場面,讓演綜炙手可熱,登上類型綜藝的頂峰。到了今天,隨著流量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受眾既有觀感的成型,制作創新、短、精的導向,演技綜藝呈現出了一種新的形態——娛樂性與綜藝去景觀化的平衡。
在《演員請就位3》里,既有導師代替觀眾問出“你是誰”“演得怎么樣”“你憑什么當演員”的疑問,也有平臺在真正為從業者提供機會,為觀眾和行業找到好演員。演技綜藝的當下,是發掘更多的可能性,不僅是演員自身的、綜藝節目的,更是整個娛樂產業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