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莫迪大搞“勝利演講”剛到高潮的時候,班公湖一個噩耗傳來,直接讓他坐立難安。
也給把印度媒體和好多人給整不回了,印媒更是直言表示:中國不按常理出牌。
那么這個噩耗到底是什么?為何會這樣評價中國呢?
莫迪勝利大巡演,班公湖事件
就在莫迪的“勝利之音”響徹全球的時候,我國西藏阿里地區的日土縣,特別低調地搞了個活動,叫“首屆環班公湖自駕邊疆行”,十幾輛越野車,沖上高原海拔四千米,沿著班公湖邊跑。
而且這路線絕了,不僅把湖南岸那些地方都跑遍了,更牛的是,直接就從去年年底剛通車的班公湖大橋上,大搖大擺地開了過去。
可是這在外人眼中,那可能不是推廣高原旅游那么簡單,印度那邊,特別是那些媒體,嗅覺靈敏得很,立馬就不對勁了。
那么為什么班公湖這么扎眼呢?
其實自從2020年加勒萬河谷那場事以后,這地方就成了中印邊境上最敏感的神經之一,印度媒體之前提班公湖,那話里話外可都帶著小心思。
甚至還把這個地區比作成“印控區、爭議湖泊”,總想模模糊糊地讓人覺得,這整個湖,甚至周邊一大片,都是他們的地盤。
可結果,印度這邊費勁巴拉地滿世界去講故事,我國直接在這辦個公開活動,用最直白的方式,把事實擺在了你眼前。
這就等于明明白白地告訴全世界:班公湖三分之二以上的水面,還有湖邊這些關鍵的路、橋,都在是中國說了算。
這下可好,印度這邊的《教徒報》直接繃不住了,說中國這招,用旅游的方式把主權和控制權這么不聲不響地給秀出來了,簡直是“完全不按印度預設的套路來”。
這個事件已發生,直接在印度炸開了鍋,可莫迪政府收到消息,并未大聲宣揚,而是選擇沉默,希望這件事能夠冷處理過去,但是國內的那幫反對黨可不答應,特別是國大黨,抓住這事不放,鉚足了勁兒要給莫迪找茬。
國大黨的議員馬尼什·特瓦里跳得最高,直接開炮,說莫迪政府對中國太軟了,就是你們這種態度,才讓中國在邊境上“天天搞出新的既成事實”。
而他還挺正式地提了個議案,說國會得空出一天來,別的啥也別干,就好好掰扯掰扯中印邊境到底怎么回事。
國大黨主席哈爾熱也不甘示弱,跟著質問:怎么就眼睜睜看著中國在班公湖邊建這建那,是不是對中國“卑躬屈膝”啊?
執政的人民黨當然也不是吃素的,反手就甩出1962年那檔子事,說國大黨當年執政的時候丟的地兒更多,想把這盆水潑回去,不得不說,印度政壇的戲碼不是一般的多。
但是回過頭來看,印度人覺得我們“不按套路出牌”,主要還是兩個沒想到,第一是想不到我們用的“方式”這么巧。
他們大概是準備好了跟你在邊境線上瞪眼睛,或者是在外交場合唇槍舌劍,可結果中方這邊搞了個自駕游,直接讓印度方面無可奈何。
就算印度想要抗議,這理也說不通,而且人就在那實實在在地轉悠呢,不管印方再怎么嘴上說“這是我的地盤”,也顯得蒼白無力了,中方的這招,確實是四兩撥千斤。
第二個沒想到,也是更讓他們窩火的,是我們展示出來的“實力”,那座班公湖大橋,可不僅僅是一座橋那么簡單,橋通了,中方的部隊、裝備要在湖的南北兩岸調動,那速度,那效率,簡直是鳥槍換炮。
原來得繞一大圈,費時費力,現在直接跨過去,快速反應、兵力投送能力大大提升,整個班公湖區域的軍事布防和戰術運用,等于上了一個新臺階。
反觀印度那邊,你看他們的邊境基建,跟我們沒法比,高原地形本來就復雜,路又不好,部隊想快速集結、支援,那真是難上加難,后勤保障更是個大問題。
說到基建,也是真正地戳到了他們的痛點,要知道,印度去年也是嚷嚷著要搞什么“戰地旅游”,也列了一堆地點,班公湖也在里面,可最終只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罷了。
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邊境上的路,實在是太“拉胯”了,很多地方還是窄窄的土路,下個雨、塌個方就斷了,別說環湖公路、跨湖大橋了,有的地方連水泥路面都沒有,這也導致不管政府再怎么吆喝,一般人都去不了,去了也是受罪,根本起不了什么規模效應。
說完班公湖,這次印度搞這么大陣仗的全球宣講,到底是為了什么?
其實莫迪的宣講就是演給自己人看的,為了在國內民眾和海外那些打工的印度人面前,死活要撐住莫迪政府“無敵”、“永遠正確”的形象。
畢竟莫迪這些年苦心經營的,就是這么一個人設,國內出了啥問題,火箭炸了也好,飛機掉了也罷,總能找到個背鍋的,反正他自己光輝偉大。
而且你想想,那些宣講團跑的地方,像中東、東南亞,那可是印度勞工扎堆兒的地方,去那吆喝幾嗓子,一個是為了讓這些海外打工仔繼續相信“印度正在崛起”,老實掙錢往家里匯,給疲軟的盧比輸點血。
同時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些在外的印度子民能夠安心,別在外面惹是生非。
這么一對比,中方在班公湖這事上處理得就顯得特別“敞亮”和“有招”,直接不跟你玩虛的,也不跟你打嘴仗,更不跑去外面瞎吆喝,就埋頭干活,修橋鋪路,把硬件設施給你搞起來。
在之后,直接開放給我們自己的老百姓,讓大家親身感受,親眼看看,這不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訴你:我這兒通路了,我這兒有橋了,我能自由地來回,我說了算。
這份底氣,不是靠嘴吹出來的,是靠幾十年如一日,真金白銀砸進去搞“基建強邊”干出來的,如今中方的邊境線上,鐵路、高速、橋梁,那真是四通八達,這不單是改善民生,更是實實在在的國防力量。
當然了,印度國內圍繞著這座橋和邊境問題的這輪吵吵嚷嚷,中方也得留個心眼看著,雖然莫迪政府整體上還是想跟我們在經濟外交上接觸。
軍事上呢,近期也在試著降溫,比如前陣子那個邊境事務會議,氣氛還行,沒談攏但也留了點余地。
但是就怕他們國內這幫人,為了互相攻擊,把邊境問題當槍使,煽動起來,要是真把莫迪政府逼急了,頂不住國內壓力,說不定就停了談判,甚至又想在邊境上搞點小動作來轉移視線。
這些因素,也不得不讓我國在邊境問題上隨時準備著,要是他們能清醒點,繼續談,我們當然愿意,可要是國內一鬧騰就亂了方寸,非得在邊境上再“秀肌肉”,那正好,我們這些年辛辛苦苦修的防御設施,也正好可以拿出來溜溜,看看這些年“基建強邊”的成果到底怎么樣。
畢竟中國跟印度打了幾十年交道,中方心里清楚得很,可不能對他們抱什么不切實際的幻想,與其花費力氣扯皮,還不如踏踏實實地把自己的家底搞瓷實了,把日子過好了,這才是真本事。
參考信源
印度教徒報——《中國不按常理出牌 班公湖宣示主權》
西藏日報——《阿里地區日土縣開展首屆環班公湖自駕邊疆行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