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一天后,紐約尼克斯繼續客場挑戰印第安納步行者,雙方系列賽來到了G4!比賽開場錫伯杜沿用G3首發陣容,哈特繼續替補、羅賓遜依舊先發,步行者這邊沒有變陣沿用常規先發五人組。比賽一上來雙方手感又同時回到了G1、G2的水準,打了半節時間雙方命中率維持在60%以上,尤其是雙方頭號球星都打出了超級表現,哈里伯頓首節狂砍15分5籃板6助攻,布倫森也不甘示弱首節砍下13分,但是不同的是哈里伯頓串聯隊友方面比布倫森出色很多,單純比進攻尼克斯必然不是步行者對手,西亞卡姆首節也砍下11分,其他角色球員也基本是給機會就能命中,反觀尼克斯這邊布倫森過于粘球,其他球員進攻參與度很低,首節以35-43落后8分!
果不其然,第二節布倫森下場休息,尼克斯這邊以唐斯為軸心,其他球員各司其職,誰有機會誰打,每個球員積極性都上來了,進攻分享球打開了,防守強度也就上來了,憑借第二節中段的一波10-2高潮將比分直接反超!暫停過后布倫森、布里奇斯回到場上,尼克斯又被打爆了,各種離譜失誤,進攻端又回到布倫森單打獨斗的局面,比分又被步行者反超5分!下半場回來布倫森絲毫不做改變,大包大攬的打法讓隊友們場上無所適從,步行者這邊雖然防守有時候會斷電,但是他們進攻一點不拖沓,一波7-0小高潮分差重新回到兩位數。
第四節步行者一鼓作氣一度將分差拉開到15分,但是尼克斯沒有放棄、唐斯內線強攻、沙梅特、阿奴諾比、布里奇斯連續三分命中幫助球隊將比分追到6分,但是這個時候裁判站出來了,一分鐘內連續吹給尼克斯4次體毛哨,比賽看到這里,就已經不用打了,最終尼克斯客場121-130不敵步行者,系列賽大比分1-3落后!
一場121-130!NBA爭冠格局巨變
西部聯盟那邊沒有什么好說的,系列賽開打之前就知道,森林狼不可能是雷霆的對手,甚至可以說他們能打到西決還是吃了庫里因傷缺陣的紅利,這支球隊進攻穩定性太差了,三分球手感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愛德華茲面對多核心的雷霆,沒有了前兩輪的霸氣與擔當,G4全場比賽甚至只出手了13次,反觀亞歷山大手感一般,但是瘋狂出手30次,球星擔當、亞歷山大完勝愛德華茲!角色球員已經發揮到了極致,這樣的比賽都輸了,愛德華茲賽后面對采訪時還說自己打得沒問題!
到了東部這邊,系列賽開始之前,絕大多數球迷都是看好尼克斯一點,原因很簡單就是尼克斯的進攻不差、關鍵球能力也很強,最主要的是從前兩輪來看,防守比步行者好!但是系列賽開打之后,連續丟掉兩個主場實在有點不應該,其中一場更是領先20分被翻盤!然而到了G3尼克斯在唐斯的帶領下還給了步行者一場20分逆轉,這場比賽與步行者的逆轉還不一樣,是贏在錫伯杜的戰術調整,要知道唐斯、布倫森上半場就受到了嚴重的犯規困擾,布倫森第四節更是只打了2分46秒時間,尼克斯能在這樣的條件下完成翻盤讓人們看到了他們的韌勁。然而G4的一場121-130將他們的逼到懸崖邊上,NBA季后賽中雖然有球隊能完成1-3落后翻盤,但是這樣的事情可遇不可求,是小概率事件!
分區決賽開始前多數人認為總決賽會是尼克斯VS雷霆,現在NBA爭冠格局變了,總決賽大概率就是雷霆VS步行者了!雖然步行者只要不出現大問題,大概率就能打入總決賽,能進入總決賽當然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但是真要到了總決賽,恐怕他們高興不起來!我們先來雷霆與步行者季后賽的攻防看看數據(步行者在前):
場均得分:118.5對116.6;
場均失分:113.8對107.1;
進攻效率:118.4對115.8;
防守效率:113.9對105.7。
從攻防數據來看,步行者是典型的進攻球隊,而雷霆這邊攻防均衡,這一點從凈勝分可以看得出來,雷霆場均凈勝9.5分而步行者這邊則只有4.7分,差了不止一倍!雷霆作為本賽季外線防守能力最強的球隊,他們在外線的防守輪轉速度不是步行者東部三輪對手能比擬的(雄鹿、騎士、尼克斯),此外他們打尼克斯相對輕松還有一大原因就是充分利用了唐斯內線防守不行,以及籃板球保護不足,而這些雷霆都不可能給他這樣的機會,霍姆格倫+哈滕+杰林威三大內線,無論是防守強度還是籃板球能力都比尼克斯內線組合好很多。而且他們有很多人可以防守哈里伯頓,多爾特、卡魯索、華萊士、杰倫威、甚至亞歷山大都是能對得上,相反步行者的防守資源就有點捉襟見肘了,最重要的是,雷霆這支球隊不懼怕與步行者打跑轟,他們本就是非常喜歡打快節奏的球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