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中籃球聯賽(耐高)決賽剛剛落下帷幕,廣東實驗擊敗清華附中拿下冠軍,這場比賽本來該是天才少年與傳統勁旅的頂級對決,結果場下劇情反而搶了頭條,賽后清華附中主教練拒絕上臺領獎,球員們也紛紛把銀牌摘下來,網友看傻了眼,這一幕讓人直接想起兩年前清華大學的“拒領獎翻版,歷史又一次輪回,問題來了,輸球就真的輸不起嗎,還是這里面有更深層的心結沒解開。
先說場上,廣東實驗能拿下冠軍不是靠運氣,作為廣東宏遠的合作梯隊,陣容里有何文煒、王洪澤這樣的國青球員,杜鋒還親臨現場打氣,這配置擱誰家都是夢之隊水平,清華附中雖然天賦滿滿,但對手的硬實力和資源擺在那,輸球其實沒啥丟人的地方,球迷都懂,籃球場上不是誰星味更重誰就穩贏,想靠招攬天才球員就一勞永逸,現實往往啪啪打臉,廣東實驗的整體配合、臨場韌性和執行力,這一場確實勝在合理。
回頭看清華附中這波操作,主帥不上臺領獎,隊員們集體不戴銀牌,場面一度非常尷尬,網友議論炸了鍋,有人說這是“擺爛式抗議,也有人覺得是輸不起的表現,這事放在體育圈早有先例,兩年前CUBAL總決賽,清華大學輸給廣東工業大學,主教練陳磊同樣拒領獎,球員們也是不愿佩戴銀牌,這種“儀式性抵抗到底是表達不滿,還是單純情緒失控,外人看法不一,但爭議肯定跑不了。
說到底,清華附中和清華大學籃球在國內確實是頂流,他們每年都能吸引全國最有天賦的少年,實力不用多說,北京U22全運會男籃代表隊,主力陣容大半都是清華系出身,能贏能輸但就是輸不起,這種高處不勝寒的壓力感,或許才是背后的根源,畢竟,清華系的文化一向自信甚至有點“霸氣,可籃球終歸是團隊運動,再牛的個人履歷也扛不住一場整體崩盤,廣東實驗這種“強強聯合的梯隊,才是眼下中國籃球的主流解法,清華附中再不服氣,賽果就是明擺著的現實。
當然,主帥拒領獎和球員不戴銀牌,這種行為確實容易惹人反感,體育精神講究尊重對手,尊重規則,這不是說你不能有情緒,但情緒要有邊界,要知道賽場之外還有億萬觀眾在看,很多網友說,拿不到金牌不代表失敗,亞軍也是榮譽的一部分,摘銀牌的動作一旦成了“標配,反倒讓人覺得小家子氣,甚至有點拉低格局,這事放國際賽場上也不是沒人干過,NBA、世界杯都有“銀牌不香的橋段,但最終都被輿論反噬,誰都想贏,可輸了就要有輸的樣子,誰還沒當過千年老二呢。
講真,清華系的“拒領獎流派,可能是想表達一種自我態度,或者說不服氣的倔強,但問題是,這樣的舉動在外界看來,更多是一種負面信號,尤其對年輕球員的成長,其實是種誤導,輸球不是恥辱,恥辱的是輸球之后不敢直面現實,不愿意承擔失敗的情緒管理,體育精神最珍貴的地方就在于此,不是每一次努力都能贏,但每一次努力都值得被尊重,這才是競技體育的本質,也是清華附中這種頂級學府需要傳遞的榜樣。
你說巧不巧,這兩次“拒領獎都發生在清華系身上,外界的期待和自我要求高到極致,有點像一個總考第一的學霸,突然失手就滿臉不服,這種心態能理解,但不能當作借口,贏了你是冠軍,輸了你也是故事主角,體育新聞最終能記住的不是你怎么贏,而是你怎么面對輸,誰還沒翻過車呢,關鍵是翻車以后能不能坦然接受,能不能咬牙再來,這才是長久之道。
說到這,其實清華附中這批球員未來肯定還會站到更高的舞臺,他們的天賦、資源依然是頂級,廣東實驗的這次勝利,也只是中國籃球格局的一次小注腳,真正的強者不是一場勝負定成敗,而是能在每一次跌倒后爬起來,繼續沖刺,未來還長,別讓一次拒領獎成了青春的唯一注腳,更別讓摘銀牌的鏡頭成了輿論口中的槽點。
最后,還是要送給清華附中一句話,輸球不可怕,怕的是輸不起,體育精神的精髓就在于此,這一幕或許很快會成為熱議,但希望他們能用下次勝利來正面回應爭議,別讓負面情緒主導了自己的成長軌跡,清華附中,加油,別再用拒領獎的方式,藏起自己的鋒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