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西部決賽火藥味漸濃,雷霆與森林狼打到第三場,劇情來了個大反轉,雷霆帶著2-0的優勢去到明尼蘇達,結果被森林狼按在地上摩擦,比分拉開到143-101,凈輸了42分,這場球賽后直接引爆全網討論,MVP亞歷山大的表現成了最大爭議點,賽季常規賽風光無限,到了關鍵戰役卻突然短路,球迷調侃“要飯MVP不是沒來由,畢竟全場28分鐘,13投只進4個,罰球4中4,數據看著不寒磣,但凈負32分和4次失誤,怎么看都說不過去。
很多人納悶,前兩場雷霆不是打得順風順水嗎,怎么第三場突然掉鏈子,問題其實挺明顯,森林狼回主場直接變了個隊,攻防兩端都拉滿,尤其是對亞歷山大的針對性防守,基本不給他轉換的機會,陣地戰里他一旦遇包夾,不是找不到出球點,就是選擇保守傳球,直接被防死,進攻端啞火,防守端又漏洞百出,這一來一回,雷霆的體系就塌了,現場鏡頭掃到亞歷山大低頭的瞬間,多少有點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味道。
說起來,亞歷山大常規賽確實牛,帶隊拿到聯盟第一,MVP實至名歸,但季后賽就是另一套標準,掘金系列賽第三場22投7中,灰熊那場13投4中,這種效率,扔到任何一支爭冠隊都得被噴,問題來了,他的得分方式太依賴罰球,常規賽裁判哨子寬松還能刷點分,到了季后賽,對抗升級、吹罰收緊,想靠罰球續命就難了,森林狼這場就是死掐突破和反擊,讓他只能在半場慢慢打,缺乏連續得分的手段,立馬原形畢露。
有球迷說,MVP也有低谷,這沒毛病,可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能力才是超級巨星的標配,亞歷山大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遇到逆風球容易自信崩盤,比如這場,裁判哨子一緊,罰球減少,他就明顯猶豫了,持球不敢果斷出手,失誤、被夾擊、回防慢,連帶著全隊節奏都亂了,這種場面要是換做庫里、詹姆斯那種老將,哪怕手感再鐵,也能靠經驗和意志力拉回來一波氣勢,亞歷山大目前還差口氣。
更扎心的是,外部輿論也沒給他太多好臉色,MVP剛拿到手,網上就有“罰球王“要飯MVP這種外號,多少有點嘲諷意味,甚至有些對手球隊的球迷直接質疑他的打法“靠哨子刷分,不是說數據不亮眼,關鍵是比賽觀感和統治力沒讓人信服,尤其到了季后賽,場上表現一拉胯,風評立馬崩塌,說到底,MVP這事兒,數據是一方面,真正能服眾的還得靠硬仗里一錘定音的能力。
其實雷霆這套陣容本身沒啥大短板,整體實力和潛力都在,問題是核心一旦被鎖死,缺乏Plan B去兜底,亞歷山大作為領袖,理應承擔更多壓力,但他現在面對高強度防守,突破手段不夠豐富,傳球也不夠狠,進攻選擇偏保守,遇到對噴或者被針對時,心態波動太大,這些都是未來必須補的課,別看現在雷霆2-1還領先,季后賽節奏變起來很快,沒準下場就被翻盤,真正的考驗才剛開始。
說到底,亞歷山大要想擺脫“罰球王標簽,成為聯盟真正的門面,還得靠季后賽一場場硬仗打出來,雷霆能不能走到底,靠的還是他能否在關鍵時刻扛住壓力、帶隊翻盤,數據再好看,風評一夜回到解放前,這事兒在NBA不是沒見過,歷史上多少拿過MVP的球員,最后都卡在季后賽這道坎上,亞歷山大會不會也走這條路,這輪系列賽就是答案。
現在外界的質疑、調侃、甚至冷嘲熱諷,都是職業球星成長路上必修課,亞歷山大手里的榮譽和賬面數據都不缺,剩下的就是在季后賽高強度對抗里站住腳,證明自己不是只會“擺爛刷分的MVP,雷霆球迷當然希望他能破繭成蝶,但聯盟歷史從不缺遺憾,能不能把這些爭議變成動力,下一場就見分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