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損害老百姓切身利益,破壞黨群干群關系,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絆腳石”、基層治理的“攔路虎”,也是群眾最痛恨的頑瘴痼疾。5月28日上午,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關于全省監察機關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工作情況的報告》。
報告顯示,去年4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在全國部署開展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以來,截至今年4月全省共查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3.4萬件、處分3.1萬人,移送司法機關1262人,挽回經濟損失81.5億元,讓群眾真切感到正風反腐有成效、清風正氣在身邊。
查糾整改“校園餐”管理問題1.7萬個
校園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學生健康,一些不法人員將“黑手”伸向學生餐桌,群眾深惡痛絕。省監委督促各地“拉網式”查糾整改問題1.7萬個,指導全省各級監察機關依法查處挪用侵占伙食費、收受回扣中飽私囊等問題1212件,處分984人。在發現問題的同時,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中小學食堂與校外供餐管理制度規范,加強中小學校食堂建設,省市縣全年共投入13.04億元,蘇北五市對201所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食堂進行了改擴建和設備更新,守好中小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攻堅治理農村“三資”管理突出問題,處分4569人
農村集體“三資”領域腐敗問題易發多發,嚴重侵蝕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省監委指導全省各級監察機關嚴肅查處虛報冒領、優親厚友、侵占挪用、濫用職權等問題4673個,處分4569人。會同省農業農村廳督促整改超長期、超低價、不規范等問題合同2.3萬份,整改管理不規范項目478個,清查漏報資產1.6億元以及違規出借資金4.26億元。在此整治中還同步健全全省農村集體“三資”領域長效治理機制更,看牢鄉村振興“家底”。
深入整頓醫藥領域亂象立案1617個
醫藥領域腐敗助長“看病難”“看病貴”,惡化行業風氣,損害醫患關系,群眾反映強烈。全省各級監察機關配合有關部門依法查處過度檢測、重復檢測、定價虛高、檢測造假、欺詐騙保等問題1357個,立案1617人、留置161人、移送司法機關90人。推動省衛健委細化《孕檢服務專家建議項目》,明確孕檢基礎項目28項、拓展項目25項,推動開展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服務帶量采購工作,檢測費用從1200元降至560元左右;推動建成衛生健康云影像和云檢驗平臺,實現一次檢查、實時上云、全省通用,預計每年可為患者節約費用20億余元;推動實施“一次掛號管三天”“80歲以上就醫零等待”等實事項目,公立醫院群眾滿意度明顯提升。推動省醫療保障局調整醫療服務項目價格,2024年降低13個檢驗項目價格,調減金額1.99億元;重點督導查處無錫虹橋醫院欺詐騙保事件,追回全部違規使用醫保基金2228.4萬元,同時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打擊欺詐騙?!鞍偃招袆印?,聯合相關單位處理定點醫藥機構2611家,涉及金額3.32億元。
嚴肅查處鎮村工程領域腐敗問題3480個
鎮村工程建設腐敗損害基層組織和群眾利益,影響基層治理效能。省監委指導各級監察機關緊盯工程決策審批、招標采購、建設監管、資金管理等環節,深入查糾突出問題3480個,立案4654人,處分3495人。推動省農業農村廳排查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833個,整改工程設施問題4061個,督促指導全省67個涉農縣(市、區)細化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制度。針對睢寧縣徐洪河上7座危橋改造進度遲緩、嚴重影響上萬名群眾出行問題,省監委包案推動,嚴肅查處失職失責、挪用危橋建設專項資金等問題,處理9人,督促加快推進危橋改造,目前已全部完工通行,受到當地群眾一致好評。
重拳懲處惠民資金領域腐敗問題3753個
一些干部把民生資金當做“唐僧肉”侵吞蠶食,使黨和政府的關懷大打折扣。省監委指導全省各級監察機關查處虛報冒領、截留私分、吃拿卡要、失職瀆職等問題3753個,處分3519人,追繳1.63億元。推動省民政廳、殘聯等10個職能部門全面梳理老、少、病、殘、幼5類群體36條惠民資金線,深入自查自糾,建立完善制度375項。推動省民政廳圍繞整治社會救助“人情?!薄瓣P系?!眴栴},健全信息化核對、近親屬備案、信息公開、資金監管、溫情救助5項機制,核查清退不再符合條件低保和特困供養對象約7萬人。推動省人社廳全面排查解決被征地農民“土地換社?!闭呗淇諉栴},將6108名被征地農民及時納入社保,讓失地農民吃上了“定心丸”。
深挖徹查黑惡勢力“保護傘”“關系網”368人
省監委會同政法部門常態化機制化推進“打傘破網”,深挖徹查黑惡勢力“保護傘”“關系網”368人,留置47人,移送司法機關28人。協同省公安廳嚴打深挖、重拳出擊,成功摧毀壟斷資源、欺行霸市、強買強賣等“村霸”“鄉霸”“街霸”“沙霸”黑惡組織69個,破獲涉黑涉惡案件5012起,群眾拍手稱快。
嚴厲查處干擾群眾生產經營行為問題4585個
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問題,嚴重侵害群眾利益、破壞營商環境、損害黨和政府公信力。省監委以監督促監管,指導全省各級監察機關查處行政執法、行政審批等方面問題4584個,處分3626人,留置255人。推動省生態環境廳全面糾治打著環保幌子搞“一刀切”問題,制定出臺《優化生態環境執法方式助力高質量發展意見》,聯合出臺22類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清單。推動省自然資源廳扎實推進不動產“登記難”專項整治,督促各地用好政策、分類施策,化解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9.1萬個。指導淮安市監委嚴肅查處淮安船閘管理所公職人員對往來船舶吃拿卡要擾亂水上航運秩序案件,立案審查調查24人,留置6人,整治船證不符船舶1377艘。
堅決糾治群眾反映強烈的作風頑疾7597個
“四風”問題,勞民傷財、貽誤發展,廣大群眾極度反感,基層干部深受其害。省監委堅持完善懲戒機制、強化監督糾治、通報曝光警示一體推進,查處“四風”問題7597起,同比增長35.9%。持續開展違規吃喝問題專項整治,查處典型問題1413起,批評教育和處理1887人。省級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辦公室通報6批典型問題,堅決糾治文山會海、督檢考繁復、“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等問題。
在整治重點領域突出問題的同時,全省各級監察機關結合本地實際,扎實開展教育裝備采購、跨區域非法傾倒固廢、熱門免費博物館和紀念館“一票難求”等整治工作,讓人民群眾在一個個具體問題的解決中不斷增強獲得感。從抽樣、走訪、問卷調查等情況看,群眾對整治工作堅決支持、真心稱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石小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