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繼續和大家聊聊玉米的事。
最近玉米的波動十分頻繁,尤其是山東市場,剛漲又跌,并且跌勢洶洶,又把市場給看懵了。
而且現在來看,是山東、東北齊跌,于是,玉米市場又陷入了一片混亂的狀態。
首先,玉米進入一個“雙弱”的局面。
玉米淀粉走貨低迷,庫存高企,深加工利潤下降,自然不愿主動提價收糧。再加上部分企業陸續進入檢修,也就更不著急補貨了。
去年深加工是扛大旗,但現在明顯是啞火了。
而飼料方面因為豬多雞多,雖然說有剛需支撐,但是也漲不動。
為啥?
因為飼料企業都在觀望。
現在正值小麥上市,飼料企業都在觀望小麥替代,所以對玉米的需求也并不旺。
其次,玉米市場情緒在降溫。
之前玉米市場的看漲情緒是一浪高過一浪,但自小麥下跌以后,玉米這口氣兒也有點兒提不住了。
畢竟小麥玉米互為頂底,現在小麥越走越弱,玉米的底氣也就變得不足,看漲情緒自然減退。
第三,現在的玉米確實尷尬。
不僅是飼料企業在觀望小麥,連貿易主體也在觀望小麥,在小麥和玉米之間猶疑。
所以只要玉米價格稍微上漲,貿易主體選擇變現的意愿還是挺高的,這就使得玉米惜售情緒明顯減弱,只要價格稍一漲,玉米上量便馬上會增加。
另一方面,產區之間也在斷斷續續地流通。
只要山東華北一漲價,與東北形成價差,那么東北玉米就開始向華北市場進軍,于是玉米到貨就會增加。
玉米上量一漲,價格又會下跌,然后價差縮小,上量又會減少。
在這樣的背景下,玉米也很難走出什么太大的空間。
現在已經是5月底了,馬上就要進入6月份了,市場的擔憂越來越高。
擔憂什么呢?
擔憂照這么發展下去,6月的玉米會不會有繼續下跌的危險?
畢竟6月小麥集中上市,到時對玉米的沖擊可能會更大,而需求方面無論是深加工還是飼料都沒有起色,再加上之前市場傳聞的進口玉米以及陳稻谷拍賣,這么一看,玉米似乎是兇多吉少。
而就像我們之前分析的,小麥要進入替代,必然有幾種方式:要么小麥玉米一起上漲,要么一起下跌,要么玉米漲、小麥跌(但只要一個漲,另一個也跌不到哪兒去,最終還是雙漲局面),而現在來看,正是雙跌的局面。
但我們認為這是暫時的,或者說雙跌的概率很小。
為什么?
第一,下跌的空間有限。
先說小麥,最低收購價小麥上調,且已多年未啟動,而今年由于天氣問題,導致小麥灌溉成本增加,且部分地區減產,怎么看都不太會是一個下跌的行情,且再往下的空間已然有限。
再說玉米。
玉米供需偏緊這是一個大背景,有人可能要說雖然供應偏緊,但是有小麥替代呀,所以供應就寬松了。
我覺得這搞反了,正因為玉米供需偏緊,所以才有小麥進入替代的機會,而不是說因為小麥替代,所以導致玉米要大跌。
第二,也不符合政策的導向。
雖然現在政策端對小麥還沒有全面的動作,但可以預見,主體就是兩個字:托和穩,而不是打壓。
玉米就更是了,年后按說是玉米最弱的時候,但愣是被一輪又一輪的增儲直接給托起來了。好不容易托起來的玉米再把它打壓回去?
顯然不符合邏輯。
而且小麥要進入替代,一定是玉米行情偏強,這才有可能實現。如果你弱我更弱,那飼料主體都在等著誰更弱,誰還會出手?沒人出手,小麥何談替代呢?
所以,小麥玉米的下跌是必然階段,小麥正值上市,供應激增,行情當然要走弱,而玉米受騰倉等影響,也必然要跟弱,這都是正常現象。
而可以肯定的是,政策不會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相反可能還要繼續保駕護航,所以6月的玉米不會大跌,當然上漲的動力也不強,所以依然是一個震蕩局面。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