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抄”乃下策 “超”為上計
廣東梅州市文旅局近日發布的一條宣傳視頻,被質疑涉嫌抄襲“沙縣小吃”三年前的一條推廣視頻,引發網友熱議。梅州市文旅局一位工作人員接受采訪時回應稱,工作存在疏忽,表示歉意,視頻已經下架,并已主動聯系了福建文旅,對版權問題進行了充分溝通。
2022年5月,沙縣小吃文旅創意宣傳片《來福建 享福味》因拍攝手法創新、內容幽默有趣,一上線便迅速躥紅。從網友曬出的對比視頻來看,梅州市文旅局發布的視頻,從整體風格、場景設計到演員對白,幾乎與《來福建 享福味》如出一轍,僅在結尾將原本的“福建”“福味”改為“梅州”“美味”。如此原封不動地照搬,難怪被網友調侃為“把別人試卷改個名字就交卷”。
社交媒體上,每當有好的文旅宣傳創意出爐時,網友常常喊話家鄉來“抄作業”,但彼“抄”非此“抄”。把“抄”理解為借鑒、學習,那是正確姿勢。若是取其本意,簡單地模仿、抄襲,甚至“一鍵復制”,那就難免會出洋相。此次抄襲風波,導致梅州文旅被貼上了“急功近利”“拿來主義”的負面標簽。這顯然與其提升知名度、吸引游客的初衷背道而馳。
文旅宣傳,拼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深耕本土的特色。走捷徑照搬他人的創意,即使看上去再精美,也無法體現自身的優勢,難以培育核心競爭力。近年來,從文旅局長的變裝秀到“土味”喊麥式宣傳,一些地方對好創意大有蜂擁而上之勢。從結果來看,這些簡單復制,或許收獲了一時的眼球,但真正能夠延續熱度的并不多。反觀此次事件中被抄襲的沙縣小吃文旅創意宣傳片,以偶像劇式情侶對話開場,利用“普通話燙嘴”的方言梗增加趣味,最后引出當地特色美食“燙嘴豆腐”。將地方美食與年輕化表達巧妙結合的創意邏輯,贏得口碑持續提升。
歸根到底,“抄”乃下策,“超”為上計。有細心者指出,梅州文旅并非“創意小白”。去年國慶,其因“打鐵花+無人機+米香酒”的文旅組合拳登上熱搜,今年春節更是憑“火龍煙花+威亞飛天鳳凰”吸引近400萬名游客。這些獨具匠心又彰顯文化特色的好創意,叫好又叫座。梅州若想扳回一局,不妨深挖特色、持續創新,繼續講好自己的精彩故事。文旅也好,其他工作也罷,做得出彩出圈,絕不是“抄”出來的,而是“超”出來的。(萬麗君)
來源:湖南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