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諸位一個問題:如果給馬斯克兩個選擇,一個是擔任目前的效率部部長,另外一個是擔任五角大樓的二當家【也就是國防部常務副部長】,你認為馬斯克會選擇哪一個?
或者有人說,效率部雖然是野路子,但馬斯克卻是實實在在的一把手,國防部雖然有編制,可還是不免屈居于一人之下。當然,如果讓一個能夠熟知這兩個職位背后所蘊含的不同意義的人來選擇,那么選擇國防部副部長這個位置那肯定是必然的。效率部其實就是特朗普新磨的一把刀,用來砍人的。砍完人后,還要不要繼續保留這把刀,其實一般人都會盡快拋棄它。因為這把刀會讓人聯想起他的殘暴,而一般砍過人,并獲得勝利的人都希望讓世人看到他的和善與慈悲,而不是殘暴和血腥。所以最好把所有的不好都推給那把刀。
而五角大樓的位置可不僅僅只是一個位置,作為國防部副部長,他不僅不用去得罪人,更是可以利用其五角大樓二把手的身份大肆構建自己的軍工朋友圈,美國眼看著每年的國防預算就要超過一萬億美元,能夠捏著這么多錢當家,肯定要比在效率部得罪人好太多。特別是對于手里擁有特斯拉汽車和SPACE星艦以及星鏈的馬斯克來說,如果自己當上了國防部副部長,那未來自己的產業將會受到無法估量的機遇,發財都是次要的,成為真正的鋼鐵俠,那才是他的畢生夢想。
有人說,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讓一個完全沒有從軍經歷,且還是相關利益企業的當家人去當國防副部長呢?這不僅僅是外行領導內行的事情,更會有把耗子放進糧倉的風險。所以,我這個假設其實是建立在不存在不可行的基礎上。
但我要告訴你,特朗普其實在本屆總統就職前,曾經就提名了一個和馬斯克差不多背景的億萬富豪擔任美國國防部常務副部長的話,你也許就能體會到馬斯克的委屈了。
史蒂文·費因伯格,美國知名金融家,塞伯拉斯資本管理公司創始人兼掌門人。2024年11月,因為其在美國軍事防衛領域的深遠布局,被勝選后的特朗普看重,提名他為美國國防部常務副部長的候選人。
不過這一提名最終不了了之,個中原因我并沒有查到。但按照目前美國國防部常務副部長的職位依然由拜登時期的凱瑟琳·希克斯擔任的情況來看,特朗普對于槍桿子的掌握還是比較脆弱,想要政府,軍隊一把抓的可能性還是很小。這大概也是他為什么要搞什么閱兵式的原因之一吧。不僅僅是為了風光一把,更是為了借此和軍方的某些人搞好關系。畢竟,上一次的國會山事件,就是因為軍方的不給力,使得特朗普的宮變功敗垂成。只是,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對于如何掌握槍桿子這件事,估計也是沒啥經驗,所以,想要安排一個人進入國防部這個實權位置,卻也無法如愿。
這個大概也可能是馬斯克沒有選擇國防部副部長的原因,因為他明白這個在編職位非常難以拿到手,倒不如混個編外的效率部長風光一把。當然,我更愿意相信馬斯克選擇效率部長是因為他有著一份改革理想。當然,更有可能的是,特朗普一開始就沒有想讓馬斯克進入國防部的想法,因為在很早之前馬斯克想要實現的也不是美國軍事霸權的延續,而是通過改革來推動美國的行政效率【這是他對中國的癡迷之處】。對于馬斯克的這種改革思路,特朗普認為不妨一試,但卻更加迷戀對軍事權力的掌控。這是所有人的正常心態,星條旗下長大的特朗普更是如此。
雖然最終特朗普沒有拿下五角大樓二把手這個位置,但接下來他一定還會對著這個方向繼續努力的。我要說的其實是這個叫做史蒂文·費因伯格的家伙。
這個我們不太熟悉的美國億萬富翁并沒有像馬斯克那樣掏很多錢錢為特朗普助選,它能夠得到特朗普認可的原因是這個人具有很強的軍工企業整合能力。他在1992年成立塞伯拉斯資金管理公司后,很快就整合出一家在美國處于行業頭部的槍支制造企業--自由集團。
這家集團曾經生產過一款步槍--‘大毒蛇’。這條大毒蛇曾經在2012年12月14日制造出一起震驚世界的慘案,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這次槍擊案造成28人死亡,其中20名為兒童。這次槍擊案也迫使史蒂文·費因伯格不得不宣布出售這家槍支制造公司,轉而開始投資更為高端的武器裝備公司,比如2019年對美國一家火箭發射公司--平流層發射公司的收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挖一下這樁收購案背后的故事,因為就在史蒂文收購這家火箭發射公司的過程中,這家公司的創始人保羅·加德納·艾倫因病去世。當然大家如果熟悉這位艾倫的話,就一定知道他還是微軟的創始人之一。這個平流層公司也不簡單,是特朗普目前吹牛逼的資本之一。
史蒂文·費因伯格的目標絕不僅僅只是收購幾家軍事科技裝備公司,其真正的目標恐怕是利用特朗普和民主黨的矛盾,試圖從本來已經固化的美國軍事利益集團中闖出一片新的天地,而這邊天地也是特朗普想要的。所以特朗普才竭力支持這位投資屆大佬進入到自己的軍事決策圈。而史蒂文所投資的也絕不僅僅只是美國國內的重量級資本。整合國際上的重要資本來為自己的新天地增加籌碼,恐怕才是他和特朗普所寄望的遠大目標。
說到現在,大家也許覺得我說這位史蒂文似乎是在東拉西扯。但實際上我想告訴諸位的是,雖然這位史蒂文·費因伯格還沒有跨進五角大樓的大門,但他和特朗普所規劃的行動卻已經展開。日前,澳大利亞達爾文港的收購風波,正是由這位史蒂文·費因伯格發起的。
位于澳大利亞西北部海岸的達爾文港,是一個經濟和軍事地位都相當優越的重要港口,十年前,因為經營不善而不得不出售該港口的經營權,中國一家叫做嵐橋的公司接手了這個剛空的運營管理,期限為99年【大家應該明白,一般這個99年,要么是被人逼著簽下的協議,要么就是自己也對接下來的經營毫無信心才簽署的,而澳大利亞顯然屬于后者】。拿到這個港口的經營管理權后,中國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和人力,最終使得這個港口扭虧為盈。但就在不久前,史蒂文·費因伯格的賽博拉斯私募資金管理公司,宣布將要收購達爾文港口。很顯然,這是一個試圖巧取豪奪的手段。和貝萊德收購長和的港口的目的與手段如出一轍。
咱們也別急著去罵澳大利亞政府,事實上,這次所謂的收購風聲,主要還是澳大利亞的部分地方官員提起的,而以賽博拉斯的財力,收買幾個澳大利亞官員,簡直不費吹灰之力。至于澳大利亞政府怎么做?中國當然要有自己的態度,不然的話,就憑澳大利亞的德性,什么事情做不出來?
澳大利亞達爾文港
貝萊德因為這些年在烏克蘭的大快朵頤被我們所熟知,而史蒂文旗下的賽博拉斯,很顯然也想沿著貝萊德的成功之路,在美國殘存的霸權下,盡量盡快地搶到更多的資源。而在這種搶奪全球利益的團隊中,特朗普顯然也是其中一員。這又讓我們不得不產生另外一種遐想:那就是,或者特朗普和史蒂文這些人,根本就沒有說明政治理想,他們所看重的不過就是利用當政的機會來為自己攫取更多的利益罷了。當然,這種攫取并非個人行為,而是一個政治利益團體的集體行為。
所以,我們回過頭來看看特朗普為什么要在白宮伏擊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南非對于馬斯克這位南非之子有著別樣的‘歧視’--南非政府不允許馬斯克的星鏈在國內運營。這件事,是馬斯克參加特朗普本次伏擊戰的主要原因。
如此看來。本屆的特朗普政府,除了管理美國之外,還有一項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為團隊成員攫取全球利益,當然,這種攫取大多都是在打著維護美國安全,打壓中國發展的旗號下進行的。
明白這些,那么我們也就知道,在針對中國的政策上,特朗普及其伙伴們永遠不會罷手,但基于其為自身利益考量的原因,我們也可以判斷出它們的冒險精神也不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