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每個人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對于癌癥患者來說,壓力更是無可避免。
疾病本身
1
有來自疾病本身的,每走一步,每做一次治療選擇,都要自行承擔相應的結果;
社會方面
2
有來自社會的,疾病改變的除了身體狀況,還有患者的工作崗位、經濟收入等,人生似被按下暫停鍵,原本正常的工作、生活戛然而止,甚或成為朋友、同事的“談資”;
家庭因素
3
當然,也有來自家庭的,患癌后,家庭分崩離析的事例不在少數。我們也一直在強調,壓力會促進腫瘤的發生和發展,與患者的生活質量、生存期息息相關。
然而,單一的文字表達并不能讓人直面壓力的可怕。近期的一項研究讓這一論據更加清晰、直觀,讓人不得不重視壓力所帶來的后果。
慢性壓力,高轉移率
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模擬癌癥小鼠慢性壓力環境,發現相較于對照組,慢性壓力下的乳腺癌小鼠不僅皮質酮(糖皮質激素)水平提高了!
腫瘤大小明顯增加,小鼠的轉移性病變也驚人地增加,轉移率高達4倍。
這一研究揭示了慢性壓力會借糖皮質激素之手,創建有利于癌癥轉移的微環境。
不僅如此,研究團隊在沒有癌癥的小鼠中,也發現慢性壓力會產生相似的影響,讓身體組織為患上癌癥做準備。這也就提醒我們,應當將減輕壓力,作為癌癥治療和預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該如何減壓,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言的話題,方法很多,包括正念減壓、積極暗示、運動鍛煉、音樂療法等。
三個“一”減壓法
我們總結出三個“一”減壓法,對患者而言,相對簡單而又行之有效。
01
尋找一個人
“傾訴”可以說是減輕壓力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之一,找一個人,或朋友,或家人,說說“掏心窩”的話,把壓抑在內心的困惑、苦楚、擔憂說出來,適當發泄。
如果覺得身邊沒有合適的傾訴對象,也可以在網絡上尋求幫助,或可參與我們各地的線下活動,結識同癌種病友,快速獲取“老兵”的成功抗癌經驗,也能獲得鼓勵和安慰,讓自己不再孤軍奮斗。
02
專注一件事
越專注,越有力量,我們曾講過多位癌癥晚期患者通過專注愛好,忘卻癌痛,成功抗癌的故事。
專注一件事情,達到忘我境界,對疾病的恐懼、對未來的擔憂自然無暇顧及。我們可以嘗試閱讀、練字、畫畫、種花、養魚、釣魚、打牌等自己感興趣,且能夠沉浸體驗的事情。
03
回歸一顆心
患癌后,毋庸置疑,生活會發生巨變,但抗癌不是余下人生的全部,你依然是你!
回歸本心,珍惜眼前,活在當下,把癌癥看作是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的慢性病,該治療時治療,該放松時放松,過好現在的每一天,盡可能讓疾病只是人生的一個“闖關游戲”,壓力自然無處遁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