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8日訊 5月26日,濰坊濱海區2025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拉開帷幕。當天,6000多萬尾的中國對蝦苗種涌入萊州灣,開啟海洋“新生之旅”。
增殖放流現場,工作人員分工協作,有條不紊地將裝滿蝦苗的容器搬運至放流口,蝦苗順著特制的滑道快速游向大海。本次增殖放流選用的中國對蝦苗種,擁有適應能力強的特點,經過嚴格的檢疫和篩選,在進入大海后能夠有較高的成活率。
近年來,濰坊濱海區高度重視漁業資源保護與修復工作,持續開展漁業資源增殖放流行動,規模和力度逐年加大。“除了已投放的中國對蝦苗種,后續還將向萊州灣濱海近海海域投放三疣梭子蟹、海蜇、半滑舌鰨等共計2.5億苗種單位,這些苗種涵蓋了蝦類、蟹類、魚類、水母類等多個物種,將形成多樣化的生物群落,全面提升海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生物多樣性。”濰坊濱海區海洋漁業局副局長袁誠介紹說。除了生態效益,增殖放流還為漁業增效、漁民增收注入了強勁動力,漁業資源的豐富直接帶動了捕撈產量的提升,漁民的收入也隨之增加。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袁誠表示。未來,濰坊濱海區將不斷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探索多元化的海洋生態保護措施,努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海洋生態環境,讓萊州灣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閃電新聞記者 李濤 濱海融媒 袁明國 濰坊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