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龔雪
“今天,我們不談就業率,不談未來規劃,只談告別。”信陽師范大學明德書院輔導員胡晨佳站在講臺上,聲音微微發顫。這是她為2024屆學生精心準備的最后一節班會,主題是“從‘你好同學’到‘再見朋友’”。兩年前,她用第一次班會迎接他們;兩年后,她用同樣的講臺,送他們奔赴山海。
班會從校史故事開始,老照片里的青磚灰瓦與今日校園的現代建筑交疊,從50年前的黑白影像到現在的航拍全景,母校的變遷讓在場學生感慨萬千。
“在你們啟程之前,我想再帶你們看看這片土地的光榮與夢想。請記住,無論走多遠,信陽師范大學永遠是你們闖蕩世界的底氣。”胡晨佳說道。
隨后,大屏幕上播放著由班級照片和短視頻混剪成的回憶錄——軍訓時的曬傷臉、圖書館的熬夜黨、運動會的沖刺瞬間……背景音樂是學生票選出的歌曲《鳳凰花開的路口》。有女生偷偷抹淚,男生則笑著指認彼此當年的“黑歷史”。“原來兩年這么短,短到一個視頻就裝完了。”一名學生感慨道。
最后一次點名是整場班會最催淚的環節。胡晨佳拿起花名冊,像過去兩年每一次班會那樣點名,但這次,每念一個名字,她都會加上一句專屬贈言:“尚景妍,以后別總熬夜了”“李鴻耀,你的創業項目我很看好”……點到第18個名字時,她的聲音已經哽咽,臺下學生齊聲替他喊出“到!”。
在“嘮叨”環節,胡晨佳沒講大道理,而是給出三個承諾:一是永遠歡迎回家:“我的辦公室號不變,隨時回來喝茶。”二是永遠相信你們:“如果哪天懷疑自己,記得我比你們更相信你們。”永遠保留地址:“就算換了手機,微信備注里也永遠存著你們的家鄉定位。”有學生后來在朋友圈寫道:“這大概就是‘輔導員牌安全感’。”
班會在全班合唱《起風了》中走向尾聲,學生們自發打開手機閃光燈,匯聚成流動的星河。在最后的全景合影中,有人擺搞怪姿勢,有人緊緊相擁,快門聲定格了這個充滿淚與笑的黃昏。
據悉,這場別開生面的“最后一課”已成為明德書院畢業教育的品牌活動,從“最后一課”主題班會到“畢業家書”征集活動,從“師長寄語”微視頻到“最美微笑”封存儀式,明德書院著力構建貫穿整個畢業季的溫情教育鏈。
編審:孫曉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