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就不歸零呢?”
當陪伴自己7年的DDi75東風天龍里程達到“999999km”時,遼寧撫順的用戶井元勇發了個朋友圈。“其實早就過了百萬公里,整車狀態良好,跟剛買時差不多。”他說:“我估計它能跑到140萬~150萬公里,就想知道我的估計是不是保守了。”
路遙知馬力,日久鑒真“芯”
購買這輛DDi75東風天龍之前,井元勇已經跑了20多年的運輸,經歷過貨運黃金時代的狂歡,也正咀嚼著運價透明的苦澀,在同行關注卡車的參數時,井元勇對可靠性格外關心。
“馬力、扭矩這些參數都擺在明面上,‘可靠’要一公里一公里去驗證。”井元勇說,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老司機,也算不出來一輛車到底可不可靠,“我選擇DDi75東風天龍,是因為真的在東風車上見到過‘可靠’。”
2011年,井元勇購買了職業生涯的第一輛東風車。“那輛東風天錦用的是4缸的4H發動機,跑了85萬公里,從沒換過配件,后來再買車時,我就想著繼續買東風。”從6.8米東風天錦到9.6米的DDi75東風天龍,對井元勇來說是順理成章,“東風車質量好,而且我對比過,DDi75東風天龍駕駛室視野好、臥鋪寬,我身高1.83米,躺下不用縮手縮腳。”
認準了東風的井元勇,哪怕“舍近求遠”也愿意等。“我記得當時提前兩個多月就訂車了,東北這邊沒有現車,是從赤峰調的貨。在我們當地,我是第一批使用292馬力DDi75東風天龍的用戶。”他說。
百萬公里奔波,只是些許風霜
這輛DDi75東風天龍,再次用百萬公里證明了可靠。7年時間里,從廣州的濕熱到新疆的風沙,從云貴川的盤山險道到東北的冰天雪地,井元勇的DDi75東風天龍始終保持著“勞模”般的穩定輸出。
“我們兩個人輪班開,全國都跑,啥貨都拉,人歇車不歇,往返不空車,每個月要跑2萬~3萬公里。東北的冬天零下三四十度,這臺車的冷啟動特別好,一打就著;到了夏天也耐高溫,不管坡度有多高,水溫都能控制在標準溫度。”井元勇介紹說,“有時候跑新疆,單程5000公里,四五天就要趕到,車在駕駛員換班時不熄火。在這樣的勞動強度下,DDi75東風天龍的發動機、變速箱、車橋等大件都沒動過。在我的圈子里,大部分卡友的車到了幾十萬公里都要修理,只有我的車沒有大修過。”
百萬公里只是“些許風霜”,這輛DDi75東風天龍仍保持著新車般的勁頭。“跑云貴川的山路時,只要加點油門,動力來的特別快;20多公里的長下坡,通過發動機轉速和變速箱擋位來控制車速,可以盡量少踩剎車、平穩下坡。另外,這臺車的油耗也很穩定,百公里油耗平均17升,我問了不少朋友,他們的車要20升,對比下來,我每年能省大概兩萬元的油錢。”他說,跑了百萬公里的DDi75東風天龍,依然是幫他掙錢養家的頂梁柱。
值得信賴,更值得期待
作為圈子里的少數派,井元勇難免被問到百萬公里無大修的保養秘訣,他的回答總是樸素得令人意外。
“正常開、正常保養,溫度低時,發動機啟動后等幾分鐘再起步;上高坡后發動機水溫高,要等幾分鐘再熄火。另外就是踩油門時別太狠,該換機油就換機油。”他回憶說,起初,按照廠家的指導,他每隔2萬公里為車換一次機油,后來用了長里程機油,4萬公里換一次,“不過度保養,也不僥幸拖延。”
不拖延,離不開完善及時的售后服務支持。井元勇記得,剛提車時,尿素燈不明原因亮起,雖不耽誤車輛正常使用,但老司機的職業敏感讓他知道不能拖。“我打400電話詢問,400給我推薦了西安的一家服務站,我到那里時已經是半夜兩三點了,修理工一直等著我,只用十多分鐘就用電腦調好了,又負責又專業。”
百萬公里的陪伴,井元勇早已將東風視為自家人:“路上遇到新出的東風車,總會去看看有什么變化,我發現我用的東風DDi發動機已經改名叫‘龍擎’了,各方面性能都比我這臺好。聽說東風馬上要推出龍擎DDi75四階段的新商品,可靠性肯定會再上一層樓。”
撫順的晨霧中,井元勇的百萬公里東風天龍再次出發。而在千里之外的東風商用車工廠,搭載龍擎DDi75四階段商品的新車正蓄勢待發。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又會有新的“999999km”出現在井元勇的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