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
在多國遭受美國高額關稅威脅的當下,這一表態無疑釋放出重磅信號。
特朗普自重返白宮之后就重新耍起了“關稅大棒”,對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征高額關稅以使其屈服于美國,其中東南亞地區是美國關稅懲罰的“重災區”。
目前,已經有至少6個東盟國家收到了美方“警告威脅”,稱如果不與美國盡快展開談判或者順應美國要求讓出部分市場份額,美方將從7月份開始,對東盟出口到美國的相關產品征收32%到49%的關稅。
要知道,美國是東盟的第一大出口市場,一旦此關稅政策落到實處,無疑會對該地區各國的經濟發展造成巨大沖擊。
特朗普或許認為,東南亞國家經濟實力并不算特別雄厚,面對如此大的關稅壓力,有極大可能會選擇忍氣吞聲,對美國不斷退讓。但現在看來,事實顯然與其想象的完全相反。東盟這次發布的“團結宣言”,無異于是對美國關稅政策的直接“叫板”。
那么,東盟敢于對美國“拍桌子”的底氣源自哪里?答案自然是中國和全球南方整體的力量。
就在東盟峰會舉行期間,中方高層也正在吉隆坡,出席包括中國、東盟及海灣國家領導人的三方峰會。
在當晚的歡迎晚宴上,中方直言不諱地表示,面對不斷“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中方愿同各方聯合起來一起消除貿易壁壘,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系,推動營造穩定有序的國際市場環境。
同時,他還強調中方愿意同海灣國家以及東盟10國加強伙伴關系,進一步深化三方在能源、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合作。
東盟各國領導人在峰會現場合影
這番話落到在場的諸國代表人耳朵里,無異于一顆“定心丸”,尤其是對于東盟國家而言。
我們都知道,這些年來,東盟的發展離不開中國的鼎力幫助。從經濟上來講,中國從2009年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在之后的16年里一直沒有過變化。去年,雙方貿易總額達到了近7萬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之前,中國與東盟剛剛完成了自貿區3.0版談判,其中涉及到了數字經濟、綠色低碳、供應鏈等多個新興領域。
在當下多地區經濟“風雨飄搖”的背景下,與中國的自貿協定不僅幫東盟國家進一步拓寬了經濟發展路徑,同時也讓該地區在面對經濟風險時,多了從容應對的底氣和“退路”。
從政治方面看,中國同樣是其最可靠的,可以并肩作戰的“長期戰友”。近年來國際局勢充滿變數,而中國始終都在堅定地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多次與東盟站在同一立場,在東盟峰會、東亞峰會以及亞太經合組織(APEC)等重要場合強調地區穩定與合作的重要性,并始終維護東盟在東亞合作中的核心地位。
在當前美國不斷通過高關稅和產業脫鉤來“甩鍋”世界的時候,中國再次果斷站了出來,為東盟提供了經濟和政治上的“雙重托舉”。
可以說,中國這個穩定、可靠且有實力的合作伙伴,以及海合會等海灣國家,及更多全球南方國家的合作,是東盟敢于與美國“叫板”的底氣所在。
中國的存在為東盟提供了應對美國的底氣
當然需要強調的一點是,東盟10國這次的表態,并不是要和美國徹底翻臉的意思,更多的是要表達一種不屈服、不退讓的態度。
畢竟對于當下的東盟而言,美國仍然是其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能不撕破臉還是不撕破臉的好。
但一味地忍讓也不可取,面對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的高關稅,繼續忍讓就意味著要被動挨打,反倒是大家擰成一股繩,態度都強硬一點,或許還能為本地區國家爭取更多的轉圜空間。
可以預見的是,在這場峰會之后,東盟可能還會繼續保持在中美之間不選邊、不站隊的中立態度,但在關鍵經濟利益上,會向中國方面靠攏。
畢竟,中國從來不插手其他國家的“家務事”,也不會在合作中強加任何條件,而是力圖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推動雙方經濟都得到發展。
而對于中國而言,看到東盟這次敢于對美國說“不”,也是個讓人挺振奮的信號,這意味著美國想靠攪動中國周邊局勢、從而打壓中國發展的那一套,已經不好使了。
接下來,特朗普政府如果還一意孤行,繼續妄圖通過強硬的關稅政策讓大多數國家屈服,結果只會讓自己更加難堪。
畢竟現在的世界早就不是美國說了算,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在用實際行動告訴美國:關鍵利益上,霸權那一套早就不管用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