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美國財長貝森特對外宣稱,美國政府正專注于其最重要的 18 個貿易關系。
任何協議的達成時間也將取決于各國是否本著誠意進行談判,對于沒有誠意進行談判的國家,美國政府將發出信函。
“這意味著他們沒有誠意進行談判。他們會收到一封信,上面寫著‘這是稅率’。
所以我希望每個人都能真誠地來談判。”
他補充說,稅率可能會恢復到 4 月 2 日設定的水平。
很明顯這是貝森特對于談判沒有誠意國家的警告。
現在問題來了,貝森特所指的“沒有誠意談判”的國家是誰呢?
根據美方公開的信息,現在談判還沒有收尾的國家有三個,印度、日本、韓國。
韓國不說了,人家馬上要大選,你這沒法兒指責人家不來談判吧?
談判代表都沒了嘛。
印度雖然沒有收尾,但是特朗普已經提前官宣取得重大勝利。
現在只剩下一個就是日本。
所以貝森特警告的對象就是日本。
那么日本又干了什么呢?
從目前公開信息來看,日本在與美國關稅談判中不但態度強硬,寸步不讓,還公開放話要拿持有的國債作為籌碼。
難怪被貝森特納入“沒有誠意”的國家名單,并且發出嚴厲的警告。
日本的動作不僅僅如此。
眼看與貝森特談不攏,日本人又開始搞起了小動作。
5月16日,日本外務事務次官船越健裕與美國副國務卿蘭道進行了意見交換。
這是特朗普上臺后日美首次外交副部長級磋商。
那么雙方談的是什么呢?
是地緣政治外交問題嗎?
不是。
日本方面公布的信息是這樣——
日本政府向美國務院尋求支持,以推動達成關稅談判協議。
日本外務省,希望“為了達成對雙方都有利的協議,能得到美國外交部門的支持”。
怎么理解日本這個表態?
用大白話解釋就是,日本跟美國談不下去了,希望美國國務院給財政部施加壓力。
讓貝森特知道日本是美國多么重要的盟友,日本為了美國做了多少貿易之外的事兒!
美國不能為了一點關稅利益忽略日本在地緣政治上對美國的貢獻。
不能不說,日本人不但嗅覺靈敏,腦洞也開得很大。
在關稅談不攏的時候居然別出心裁想到曲線救國,企圖說服盧比奧與貝森特去打擂臺。
盧比奧現在剛剛被特朗普任命兼職白宮安全事務顧問,權力之大相當于白宮另一個事實上的副統帥。
所以如果盧比奧出面,貝森特高低也要給個面子的。
但是盧比奧會出面嗎?
日本人其實是給盧比奧出了一個難題。
盧比奧如果以地緣政治盟友為理由,要求貝森特做出適當讓步,那么未來歐盟怎么辦?
歐盟也是美國的盟友。
如果歐盟也因此而讓步,貝森特的關稅就不用談了——特朗普也不會答應。
但是如果盧比奧拒絕日本的請求。
那么未來亞洲事務怎么辦?
一旦盧比奧要求日本提供相關協助(比如涉及臺海問題,比如涉及朝鮮的問題),日本就有可能名正言順的拒絕——
當初為了一點關稅利益,你都不愿為日本出頭說話,現在日本同樣可以理所當然拒絕美方的請求。
盧比奧在亞洲已經被中方拉黑,無法直接交往。
如果再與日本交惡,未來亞洲外交事務就不用干了。
這又涉及盧比奧能不能坐穩國務卿位置的問題。
怎么辦呢?
現在該盧比奧苦惱了。
現在日本打的牌本質就是給老美提出一個靈魂問題,你要現實的關稅利益還是要亞洲的地緣政治利益?
地緣政治利益恰恰是美國全球霸權的基礎。
如果特朗普在這個選擇題中毫不猶豫選擇看得到的關稅利益,那么意味著老美耗費幾十年塑造的盟友體系的崩塌,并且會進一步強化歐盟獨立自主的決心。
這個選擇題不要說盧比奧不好做,就算是特朗普一樣不好做。
現在問題來了,我們常說日本就是美國豢養的一條狗,對美國主子言聽計從才是做狗的本分。
現在美國爸爸不過就是揮舞鐮刀準備在日本這條狗身上割一點肉而已,為什么日本還要拼命抵抗不肯乖乖就范呢?
原因很簡單,日本的經濟出了大問題。
我們首先來看日本長期國債。
4月份以來,日本40年期長期國債收益率飆升了100個基點,達到3.56%,創下幾十年以來的新高!
長期國債收益率的升高對于任何國家的金融體系都是頭等大事。
最簡單的理解就是長期國債就是這個國家所有資產估值之卯。
所以長債的劇烈波動一定會讓執政者如臨大敵。
比如,4月2日特朗普對全世界挑起關稅戰之后,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下子就突破了4.5%,逼得特朗普不得不宣布暫停對等關稅90天。
同樣現在日本超期國債收益率節節攀升,同樣也讓日本央行頭痛不已。
為什么日本國債收益率急劇攀升呢?
兩個原因。
一個是日本通脹指數抬頭。
4月份東京地區CPI同比上漲3.5%,已經接近2022年全球大通脹時期的最高點。
因為通脹抬頭,市場對日本央行未來有很強的加息預期。
日本央行一旦進入加息周期,就會有部分投資者拋售國債。
國債拋售力量大于買入力量自然會導致國債票面價值貶值,從帶動國債收益率上升。
按:日本通脹抬頭有兩個原因:
一個是日本貿易逆差導致日元貶值,從而進口成本上升,帶來輸入型通脹;
一個是日本農業部門出了大問題,日本米價飆升,也促成了通脹。
一個是受美國金融系統動蕩的外溢性影響。
這個世界大部分國家金融系統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老美金融系統是西方金融系統的龍頭,老美金融系統的動蕩不可避免也會傳導到其他經濟體金融系統。
最近老美因為特朗普的騷操作其金融系統正在經歷匯、債雙殺的局面。
簡單的說就是美元在貶值,美國國債被投資者拋售。
全球投資者之所以紛紛拋售美元與美債主要原因就是對美國財政可持續的擔憂。
所以現在不僅美元指數跌破100,而且30年美國國債收益率也突破了5%。
對于日本而言,它的債務占據GDP比例,比美國還高一倍,是全球債務最高的國家。
如果全球投資者連老美的主權債務都開始擔憂的時候,那么日本絕對要崩在美國前面。
以上就是日本國債收益率不斷飆升的邏輯。
對于日本國債收益率的節節攀升(意味著投資者不斷拋售日本國債),日本決策層焦不焦慮?
肯定焦慮得不得了。
怎么辦呢?
那就要想盡一切辦法抑制投資者對國債的拋售潮。
偏偏在這個時候特朗普對全球挑起關稅戰!
其中對日本要加20%的對等關稅,對日本汽車、鋼、鋁產品要單獨加25%的關稅。
這些額外關稅一旦實施,搞不好就是壓垮日本經濟的最后一根稻草。
為什么?
日本已經連續4年貿易逆差。
之前因為貿易逆差導致日元匯率一瀉千里,日本央行好不容易通過加息才逆轉了日元貶值的趨勢。
如果美國上述關稅落地,意味著日本對美出口減少,日本貿易逆差會進一步擴大化,日元將再次狂貶。
日元一旦狂貶,意味著進口成本將進一步加大。
日本通脹將再次惡化,日本國債收益率將繼續飆升。
這樣的后果是日本經濟無論如何也無法承受的。
這也是日本在對美關稅談判時寸步不讓,上躥下跳,連地緣政治利益都搬出來當籌碼的根本原因。
但這還不是最好玩的,更好玩的還在后面。
一旦日本上述抵抗沒有效果,日本被特朗普強壓著頭接受了對等關稅與汽車關稅,大家知道會出現什么好玩的后果嗎?
首先是日元狂貶。
為了穩定日元匯率,日本央行必定不惜一切代價,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外匯市場拼命買入日元。
拿什么買日元?
當然有且只能是美元。
美元那里來?
日本只能是拋售美債獲得美元。
美國30年國債收益率已經突破5%了,如果未來日本央行再大規模拋售美債,美債流動性還會惡化,美債收益率還會飆升。
現在美債的規模已經達到37萬億美元。
美債收益率上漲一個百分點,未來美國財政部就要多支出3700億美元的利息。
特朗普對全世界加關稅目的就是去填財政的赤字缺口。
結果關稅的效果還沒看到,國債利息支出就要多出一大截,這個帳簡直沒法算了!
這就是特朗普關稅的回旋鏢。
本來特朗普揮舞鐮刀準備在日本這條狗身上個點肉,結果這把鐮刀居然會變成回旋鏢,兜兜轉轉反扎在自己身上。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
特朗普按著日本割肉未必一定要加關稅,日本持有的國債也是一塊肥肉。
假如特朗普能逼著日本將部分持有的美國國債置換成沒有利息的100年“國債”——
其實就相當于白條,特朗普也大概率會在關稅問題上放日本一馬。
但是日本將部分持有的美國國債置換成白條會有什么后果?
同樣會導致日元匯率狂貶!
為什么?
原因無它,日本持有的美國國債是日本積攢數十年的最大家底,這個家底是支撐日元匯率的根基。
一旦這個根基被掏空(被置換成沒有任何價值的白條),必然導致日元匯率地動山搖。
為了穩定日元匯率,日本央行不得不將還持有的美債換成美元去買入日元。
這又將進一步導致美債流動性危機,再次變成回旋鏢扎在老美自己身上。
以上就是特朗普按著日本割肉卻終將被反噬的邏輯。
這個案例說明了什么?
現有的全球經濟體系是以美國為主導地位建立的,美國是這個經濟體系最大的受益者。
只不過在冷戰之后美國有點飄,不但打了6場戰爭花了十幾萬億美元,更是因為對金融系統監管放松引發了一場次貸危機又干掉近10萬億美元。
現在美國國債一共36萬億美元,如果我們把上述二十幾萬億美元的無效浪費去掉,美國正常情況下目前負債也就是10多萬億美元左右。
對比美國一年二十幾萬億的GDP,實在是非常健康的經濟體。
但是特朗普罔顧事實,非要說在舊有的全球經濟體系中美國吃虧了,要推倒舊有的全球經濟體系。
企圖以美國優先為借口,再割一把韭菜。
政治家的謊言無論如何也無法改變鐵一樣的經濟規律。
既然美國是傳統全球經濟體系最大的受益者,那么在推倒舊有的全球經濟體系過程中,美國的利益也將受到最大傷害。
這就是特朗普要割日本韭菜卻終將被反噬的根本原因。
對日本如此,對歐盟如此,對中國同樣如此。
特朗普不撞得頭破血流是不會明白這個道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