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倒計時8天↑
2025年6月5日,第十八屆全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經驗交流會即將開幕,其中于6月7日召開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現場交流備受關注,小編將遴選出的10家機構各自特色做了一個整理,今天我們來看看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筆架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作者:合肥市蜀山區筆架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閆凱
合肥市蜀山區筆架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由蜀山區政府舉辦,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總院)一體化運營管理。中心位于合肥市政務區,轄區占地面積7.11平方公里,下設5個社居委,常駐人口7.17萬人,實際服務人口15萬人。中心現有職工60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職稱5名、中級職稱11名、醫師7名,護士18名,其中研究生學歷8人。中心是安徽中醫藥大學社區實踐基地、安徽醫科大學來華留學生臨床教學實踐基地、安徽省胸科醫院醫聯體單位。
中心特色
一、醫聯融創:院區協同管理新范式
(一)資源共享融通互促
中心與總院為同一法人,每周固定有40位副主任及以上專家到中心坐診。實現了人員、藥品、物資、財務、信息一體化管理,徹底打通基層與三甲醫院的信息壁壘,構建起上下貫通的管理體系,從根本上提升中心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二)檢查檢驗智慧互聯
通過共用統一HIS系統,實現社區中心與總院信息深度融合,就診卡“一卡通用”。社區中心采集的檢驗、影像、心電數據實時上傳,總院專家團隊在線解讀,實現基層檢查與總院診斷的無縫銜接。多項檢驗項目與影像檢查結果互認通用,直接方便了轄區居民的就醫。
二、岐黃賦能:中醫藥服務創新實踐
(一)全周期中醫診療覆蓋
開設中西醫結合慢病管理、中醫兒科等特色專科,提供中藥飲片、針灸推拿等多元中醫藥服務,針對不同人群制定個性化方案,構建疾病治療到亞健康干預的全周期服務鏈,提升中醫藥技術在基層應用廣度和深度。
(二)沉浸式中醫文化體驗
建設中醫藥文化體驗館,設藥材展示、炮制體驗、理療互動等區域,常態化開展中醫研學、中醫進校園科普活動,打造居民體驗中醫藥文化的實景課堂。
(三)傳承創新人才培育鏈
建立“中醫專家+全科醫生”結對機制,讓中心全科醫生就近跟師總院專家,不斷提升中心全科醫生業務能力,打造社區名醫。
三、網織健康:雙網格服務體系構建
(一)“健康服務+基層治理”雙網覆蓋
以社居委網格為基礎,在街道社居委的支持下,打造“醫+護+公衛+志愿者”團隊,實現重點人群簽約服務廣覆蓋。針對失能老人、孕產婦等設“家庭微網格”,提供精準健康管理與上門關懷,筑牢特殊人群健康保障網。
(二)開設家庭醫生工作室
在所有社居委設置“家庭醫生工作室”,配備自助體檢設備,常態化開展健康監測、急救培訓等公益服務,服務居民健康“最后一公里”。
編輯:王超群 校審:黃山
其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