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澤源
如果時間倒退十幾年,大概沒人會想到——最能在2025年完美繼承好萊塢精神的影視作品,竟會是由Apple出品。
由流媒體平臺蘋果TV+出品、塞斯·羅根和埃文·戈德堡聯合編導的劇集《片廠風云》,大概是近年來最好的好萊塢行業內幕劇。
這并不是說該劇的寫實程度有多高——任何好萊塢用鏡頭反觀自身的行業題材作品都會有自我美化傾向;也不是說該劇的批判色彩和犀利程度能媲美《大玩家》和《巴頓·芬克》之類前人珠玉,畢竟羅根與戈德堡并不是阿爾特曼和早期科恩兄弟那樣的體制外影人,他們的生計依然要仰賴現有的主流電影體系。
《片廠風云》(2025)
《片廠風云》的真正出眾之處在于,它極其真實地呈現了好萊塢業內人士在2025年的心態——困惑、焦慮、時而掙扎、時而逆來順受,以及他們對最初理想依舊尚存的一絲希望之光,即便這光芒在行業的頹勢下已經變得極其黯淡。
影片以虛構的「大陸影業」公司的核心五人組(由羅根飾演的新任制片總裁Matt、剛剛被解雇的前主管Patty、副總裁Sal、年輕的中層主管Quinn以及營銷主管Maya)為主角,借他們的行業旅程,繪制出一幅涵蓋好萊塢各色人等的卷軸群像。
其中最抓人的自然是無數好萊塢名流在這段旅程中的亂入/客串:馬丁·斯科塞斯因為新作被大陸影業買斷版權卻又拒絕拍攝而痛哭流涕;朗·霍華德自我膨脹到聽不進任何反對意見;從演員轉行導演的奧利維亞·王爾德為了設法重拍高潮戲而監守自盜偷膠片;星二代佐伊·克拉維茲表面上塑造「淡人」人設,實際上勝負心和企圖心比所有人都強;著名的大麻愛好者戴夫·弗蘭科在劇中繼續嗨到飛起;演了太多小成本藝術片的格雷塔·李(《過往人生》)則為了在制片廠制作中得到私人班機待遇對Matt百般討好。
借助把玩和扭曲上述名人的公眾形象,《片廠風云》成功制造出了層出不窮的喜劇效果,這也是羅根和戈德堡將觀眾引進大門的有效策略。
但若是只有這些喜劇性客串,《片廠風云》大概與《周六夜現場》之類綜藝節目或是羅根與戈德堡在之前合作的爛仔幫喜劇不會有本質區別。
這部劇之所以能與純粹的娛樂產品拉開距離,之所以能留住觀眾,本質在于主創在劇中泄露的那些迫在眉睫的行業焦慮,以及他們借助敘事橋段、場面調度和劇情構建方式,向電影藝術表達出的真心。
《片廠風云》中核心五人組面對的焦慮也算老生常談,但本劇采用無限接近第一人稱的場面調度手法,讓觀眾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好萊塢主管在面對商業與藝術之爭、藝人逐漸膨脹的權力、「政治正確」壓力,以及短視頻與流媒體平臺的夾擊時的進退維谷。
保險起見的制片廠老板只想讓下屬們拍出跟風《芭比》和《馬里奧兄弟》的品牌聯名大電影;當高層和中層主管們執行老板旨意時,卻發現影片卡司的人種比例怎么算都不對,最終得出了他們應該挑選3.6個白人演員和0.3個亞裔演員這樣的離譜結論;
在一部作者電影的制作過程中,影片生產鏈條上的所有人,從出品方主管到制片人到主演,都發現了老年失心瘋導演的創作失控,卻沒人敢對導演講真話,因為大家都忌憚導演的資源和權力;
大陸影業的整個管理層對公司的年度產出信心勃勃,認為既包含合家歡電影又包含超英大片還涵蓋沖奧影片的合理產品配比,定能為他們贏來壯大的聲勢和飆紅的股價。
然而他們剛剛產生的信心立即被一條業內消息輕易粉碎——亞馬遜有意收購他們的公司,如果此事成行,這家百年老字號影業就會像米高梅一樣變為科技大公司的分支,他們費心制作的影片也就會淪為流媒體界面上的小方塊,再也無緣大銀幕。
在對具體人物原型或具體行業弊病的影射批判方面,《片廠風云》或許有所保留,但它對好萊塢所面對的當下困境毫無粉飾之意,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整個電影行業的確是一條正在下沉的船。
總裁Matt作為片中首要丑角,一身宅男影迷的酸腐氣:把自己稱作「藝術家」,在拍攝現場大聊長鏡頭「是技術執行和藝術表達的巔峰結合」,在一個主要由醫生組成的派對上則不合時宜地拿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與腫瘤醫生的重要性做比較。
但即便如此裝傻賣萌,Matt的嘴里也時常會吐出清醒真言。在第一集里他就說,在當下的環境下,「我不知道我所做的事情究竟是成就電影,還是埋葬電影」;而在第十集最終集中,他也借助一系列電影化補救方式(化妝、威亞、即興臺詞),讓搖搖欲墜的大陸影業在展銷會CinemaCon上涉險過關。雖然時常笨拙、無能且自我意識過剩,但Matt/塞斯·羅根對電影本身的赤誠熱愛,卻無人能否認。
這種熱愛也體現在《片廠風云》對前人珠玉的種種致敬中。羅根和戈德堡在致敬時將姿態擺得很低,他們并不試圖將致敬玩出新花樣,而是老老實實地復刻著經典電影的優點,這反倒讓他們的致敬脫離了統領當代好萊塢的后現代消費主義邏輯,真正在敘事和表意層面體現出有效性。
譬如第四集《丟失的膠片》成功而戲謔地復刻了波蘭斯基《唐人街》和阿爾特曼《漫長的告別》的黑色電影調調,而第九和第十集《CinemaCon》和《發布會》中主角團吃過迷幻蘑菇后在拉斯維加斯的大發飆,則基本是對特瑞·吉列姆的《恐懼拉斯維加斯》的二度演繹,將迷幻和喜劇感融為一體。
而在整個第一季的基本視聽準則方面,《片廠風云》也有借鑒對象。它的長鏡頭調度和鼓點為主的配樂都是對《鳥人》的1比1描?。ㄉ踔林匦抡垇砹恕而B人》的配樂師安東尼奧·桑切斯),而它在關鍵時刻的鋪張攝影機運動,又是對斯科塞斯標志手法的復刻。
羅根與戈德堡并不自視為天才,也沒有試圖不自量力地做出超出前人想象力的創新,然而他們一板一眼的復刻姿態,卻扎實有效地將好萊塢影史上的種種經典手法串了起來,成為某種對其經典藝術精神的傳承,同時也彰顯出影人能在這個年代擺脫影史健忘癥,并回歸豐厚傳統的可貴。
這種傳承精神在本季結尾處到達頂峰。大陸影業的老板(由搶鏡的「老白」科蘭斯頓出演)、總裁和簽約藝人們在雞飛狗跳的鬧劇中艱難完成了產品陳述,隨后將尷尬的救場詞轉變為振奮人心的口號,在展銷會舞臺上瘋狂起舞。
這個充滿馬戲團精神的場面,既能讓我們想到好萊塢行業電影的巔峰作《雨中曲》,也讓我們想起費里尼的《八部半》。
《八部半》(1963)
歷史的車輪不停,但人類在其間的情感卻似曾相識。我們對表現荒誕卻動人的人類境況的作品有著持久的需求,只要這種需求還在,電影藝術以及《片廠風云》這樣的扎實佳作,就還有存在的必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