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歐盟之間再起貿易風波。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稱,自6月1日起將對歐盟商品征收50%的關稅。隨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美國總統進行了通話,雙方雖然有所緩和,但歐美關系走向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
5月26日晚,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馬羅什·謝夫喬維奇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稱,他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進行了愉快的對話,表示歐盟委員會仍將全力致力于通過建設性、針對性的努力達成協議。
同一天,歐盟委員會發言人保拉·皮尼奧(Paula Pinho)表示,特朗普與馮德萊恩達成一致,將“加快貿易談判進程,并將保持密切聯系”。此前,特朗普曾抱怨與歐盟的談判“毫無進展”。
雙方通話后,特朗普宣布將對歐盟征收50%關稅的期限延后至7月9日,歐盟委員會及部分歐盟成員希望能在此期間敲定協議,但也同時表示,如果談判失敗,將堅決維護歐盟利益。歐盟委員會已經做好準備,將額外對價值950億歐元(約合108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征收關稅。此前,為報復美國對歐盟鋼鋁加征關稅,歐盟決定向價值21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征收關稅,該反制措施目前已被歐盟暫緩90天執行。
歐盟與美國之間緊張的貿易關系,來得不是時候。去年底,經濟學家、歐洲央行前行長德拉吉撰寫了一份關于歐洲競爭力的報告,揭示了歐盟在經濟、技術等方面與中美的差距,歐盟隨后出臺了一系列重振經濟的政策。2008年,歐盟與美國的經濟體量不相上下,但美國如今的GDP已經高出歐盟50%。
與此同時,盡管多方斡旋,俄烏沖突仍在持續,且短期內沒有結束的跡象。歐盟委員會擔心美國放棄支持烏克蘭,這一因素嚴重影響著雙方的貿易談判。
更糟糕的是,歐盟委員會完全不知道美國究竟想從談判中得到什么。歐盟互免工業品關稅的提議,遭到特朗普拒絕;購買更多美國能源、武器和技術的提議,也無法讓美國滿意。
歐盟迄今立場堅定,未在美國強烈要求的農產品和數字服務領域作出讓步。去年,因不滿歐盟政策,歐洲多國爆發農民抗議,加上27個歐盟成員國的訴求各不相同,即使歐盟計劃在農產品方面做出讓步,也要面臨政治阻力。
歐盟與美國的關系走向,引發了商界擔憂,給投資和貿易決策造成負面影響。包括歐盟主管貿易事務的前高級官員姆斯特羅姆在內,多位貿易專家呼吁歐盟拓展外貿新機遇,并重新考慮對美經貿關系。有消息稱,歐盟或將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2021年,中國正式提出申請加入CPTPP。關于挖掘對華貿易和投資潛力的討論,一直被多方提及,包括放寬針對中國企業的限制措施。
當然,也有部分歐盟政客試圖討好美國對華鷹派,希望以此得到美國關稅赦免。此舉將嚴重影響歐盟未來在國際社會上的聲譽。
于6月初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WTO)部長級會議期間,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將與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專員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會面。
中國與歐盟在全球經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應主動承擔起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責任,通過拓展合作為全球樹立典范。這不僅將讓歐盟和世界受益,也能讓歐盟在對美談判中掌握更多主動權。
本文編譯自《中國日報》5月28日社論
原標題:EU should realize it can't appease US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中國日報中文網
編譯:曹靜 編輯:涂恬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