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從萊姆的《索拉里斯星》到《三體》里的黑暗森林,從法國的《火星特快》到中國的《流浪地球》,科幻總能不斷拓展我們想象力的邊界,把我們帶到更為遙遠的距離,同時又將相隔千里的我們聚在一起。
5月28日,一場以“全球聯動·產業互動”為主題的科幻產業國際沙龍在蓉拉開帷幕,來自中國、法國、美國的“造夢者”齊聚一堂,共話科幻文學與科幻產業的前沿趨勢。本次活動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每經智庫承辦,成都市對外開放合作促進中心、成都市法學會、游戲茶館、共佳品創支持。
以科幻之名,世界各地的創意人從歐亞大陸的兩端,跨越大洋彼岸,匯聚于成都這樣一個激情洋溢、奇思涌現的沙龍。對法國知名出版人布麗姬特·勒布朗(Brigitte Leblanc )而言,法國的文化圈從來不缺靈感碰撞的沙龍,盡管千里迢迢而來,她卻在成都這場活動上找到了“熟悉的親切感”。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按照她的話來講,“盡管巴黎與成都、歐洲與亞洲在語言、文化、習俗上有諸多不同,但我們可以擁有同樣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并將這樣的想象力轉化成不同的文化產品。”
作為全球第二大出版集團——法國阿歇特出版集團 (Hachette Livre) 旗下Le Rayon imaginaire廠牌的主編,布麗姬特·勒布朗擁有豐富的行業工作經驗,在過去30多年的職業生涯里,主要深耕科幻、幻想小說、漫畫等領域。
2023年,她一手主持并引進了《三體漫畫》并出版法語版,這也是《三體漫畫》在海外的首次實體出版,獲得讀者和行業的一致好評。
雖然這是她與成都的第一次“線下接觸”,但她與這座城市早就通過《三體》等科幻作品建立起了聯系,還與成都科幻產業重要的代表企業——八光分文化進行了深度的交流合作。“我們時刻關注著中國科幻IP的動向,去年奈飛的《三體》電視劇上線,《三體》小說在法國及更廣大的歐洲地區取得了不錯的反響,我非常自豪能夠成為《三體》法語版的出版商。”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正如劉慈欣所言:“成都是中國地理上的洼地,卻是中國科幻的高地,中國的科幻從這里出發。”作為中國科幻重鎮,成都不僅孕育了知名的《科幻世界》雜志和《三體》《流浪地球》等經典作品,更擁有“天問”獎、銀河獎、星云獎與未來科幻大師獎四大權威獎項。
更為重要的是,記者觀察到,近年來,依托政策支持、人才儲備與技術優勢,成都打造了一批以科幻文學、科幻影視、科幻游戲、科幻消費、科幻裝備為重點發展領域的科幻產業集群,發布了全國首個城市科幻產業發展規劃,不斷推動科幻從“想象力”轉化成“生產力”。
圖片來源:成都科幻館
阿歇特出版集團與成都本地企業的合作,無疑是近年來成都科幻產業迅猛發展的一個縮影。
活動現場,布麗姬特·勒布朗一邊用心傾聽嘉賓的發言,一邊迅疾地記著筆記,怕漏下任何有價值的信息。“成都真的是一座給人以靈感的城市,我的筆記本都快記滿了,”布麗姬特·勒布朗說。
當記者對她的筆記本內容好奇時,她用英語一條條解釋道,“這是日本D'Art Shtajio動畫創始人剛剛提到的《攻殼機動隊》,我知道它最近正在中國重映;這是八光分擁有的科幻作品版權,他們正在跟電影導演談合作;這是成都愛迪科信科技(iDeaction)提到的游戲制作……”
在布麗姬特·勒布朗看來,無論世界如何急速變化,技術如何變革,我們始終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科幻,就是這樣一個充滿了高度理性與奇特想象的行業,將那些遙不可及的夢“具象化”。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晰地看到技術革新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我們需要更多像今天這樣的跨國交流機會,進一步拓展國際合作的空間。”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某種程度上,這位知名出版人密密麻麻寫滿了法語的筆記本,代表了她對這座城市的“初印象”,而隨著筆記本的展開,一個更為廣闊的屬于國際科幻人的合作舞臺則迎來了“未來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