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的讓消費者了解自己愛車的操控邊界,雷軍在近日發布會上公布,免費為1萬名小米車主提供高階駕駛培訓。小米提供培訓內容包括麋鹿測試、加減速、濕滑路面控車、金卡納等駕校缺乏的駕駛技巧。據稱,此舉的目的是強化車主面對危機的控車能力,大大降低發生車禍的可能,減少車禍傷亡。
此消息發布后,有網友和我說,你不是建議小米加強車主培訓嗎?這不,小米開始做了。我說,你搞錯了,小米駕校、“高階駕駛培訓”,去年底就有了。現在只是將其推廣到了全國多個城市,且對小米車主免費。
小米汽車做這個針對車主的公益培訓,目的肯定是提高駕駛員經驗、減少事故。但這培訓數量還沒趕上小米汽車一個月的供貨量。而且超1500馬力的小米SU7 Ultra 上市幾小時,大定就突破了全年的預計銷量。
1548匹馬力、1.98秒破百以及50萬出頭的價格,在充分體現小米“極 致性價比”的同時,也把這么大功力的發動機交到了更多年輕車主手中。
一個專業的快速“高階”培訓,并不能解決這幾個問題:
①車主年輕化,帶來的易沖動及經驗不足。
②即使每車提供一個免費培訓名額,也避免不了“買車人不是使用人”“一輛車并不一定只有一個人開”。
③實際行駛的路況更復雜、多樣。
④部分駕駛者輕信自動駕駛。
小米SU7 和SU7 Ultra面臨的問題類似,但車主又有不同,SU7 Ultra的車主經驗更豐富些,但也更愿意體驗極致的性能。俗話說,“淹死會水的”。差不多三十多年前,在老家和朋友聊天,他說,你去看看我們區首批獲得摩托車牌照的,還有幾個“全胳膊全腿的”。最近看小視頻,多個摩托車車主網紅離世,他們騎的并不是一個廠家的摩托車。
有人會說了,這是行業共性問題,為什么沒有質疑比亞迪、吉利、長安、華為、蔚小理,卻只說小米呢?
因為小米的車主更年輕,經驗相對較少,更易沖動,而小米更愛宣傳極致性價比,例如超過1000馬力的車,很多廠家都有能力出,但只有小米在第1.5款車時就推向了市場,還是超過1500馬力的。小米就應該付出更多努力。如:
①培訓內容,不僅培訓高階駕駛,還要培訓安全意識、常規操作。安全駕駛技巧,應該成為培訓的主要方面。
②培訓方式,不僅有實際操作的駕駛培訓,還可以包括小視頻的駕駛技巧培訓。
③產品宣傳時,減少極致性能的比例,增加舒適體驗的比例。
此外,也建議小米今后2-3年推出的新車,更重視安全、舒適,而非極致的性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