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未來
新質啟航
為全面解鎖新質生產力發展密碼,引領群眾零距離體驗智能化與數字化的前沿科技魅力,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匠心推出"智聯未來 新質啟航"全民人工智能科創科普"雙百"行動。重點面向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等五大核心群體,創新構建"人工智能+"三維賦能體系:通過百場沉浸式主題研學活動,探秘AI前沿科技應用場景;同步開展模型應用主題科普講座,讓不同群體在交互體驗中掌握AI技術賦能生活的密鑰,全方位構筑全民智能時代的認知橋梁與能力基石。
5月9日-5月17日,"智聯未來 新質啟航"全民人工智能科創科普“雙百”行動組織群眾分別走進中國電信溫州分公司數字生活館科普基地、溫州醫科大學眼健康科普館、溫州市能源博物館科普研學基地等基地開展了10場研學活動,惠及群眾300余人。
中國電信溫州分公司數字生活館科普基地
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組織轄區銀齡群眾前往中國電信溫州分公司數字生活館科普基地開展科創科普研學活動。活動現場,周衍老師與科普志愿者手把手指導老年人體驗國產大模型DeepSeek的各項功能,幫助銀齡群體跨越“數字鴻溝”,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通過生動演示以館內人工智能設備的輔助演示,老人們學會了如何利用AI查詢天氣、規劃出行、解讀健康知識,甚至生成節日祝福、創作詩歌等趣味功能。
溫州醫科大學眼健康科普館
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分別組織溫州市第二十三中學,溫州市實驗中學的青少年前往溫州醫科大學眼健康科普館開展科創科普研學活動。活動現場,大家換上白大褂變身眼科醫生,開啟奇妙的“小眼睛·大世界”科普研學之旅。整個研學活動寓教于樂,生動的互動空間、豐富的多媒體平臺、形象的近視防控圖文展示、盲道光影通道體驗、智能VR系統體驗等讓大家在眼科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學會科學用眼的知識,養成健康用眼的習慣。這場融合AI視覺計算與神經擬真技術的研學之旅,讓每位參與者構建起數字時代的眼健康認知體系。
溫州市第二十三中學
溫州市實驗中學
溫州市第二十三中學
溫州市能源博物館科普研學基地
鹿城區科學技術協會分別組織五馬街道朔門社區、松臺街道錦花社區的銀齡群眾,南郊街道東龍社區、松臺街道菱藕社區、五馬街道八仙樓社區的親子家庭以及溫州市蒲鞋市小學橋兒頭校區的青少年前往溫州市能源博物館科普研學基地開展科創科普研學活動。活動現場,科普講解員通過人工智能互動裝置動態模擬各類發電場景,為大家詳細講解了溫州市能源發展的變革歷程、溫州工業發展的歷史以及溫州"核風光水蓄氫儲"全產業鏈發展的情況和對未來的展望。在新能源技術展示區,還體驗了基于人工智能輔助分析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直觀感受AI技術如何優化能源分配與利用效率。講解員通過虛實結合的方式引導大家深入學習了各類型能源發電原理,讓大家對能源世界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特別強調了人工智能在未來能源創新中的關鍵作用。
五馬街道朔門社區
松臺街道錦花社區
南郊街道東龍社區
松臺街道菱藕社區
五馬街道八仙樓社區
溫州市蒲鞋市小學橋兒頭校區
編輯:周心茹
責編:倪媛媛
審核:王金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