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公布了一項新計劃,不許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領先美國。與此同時,不到24小時,中方直接定下規矩。特朗普公布的計劃有哪些細節?中方又到底定下了什么規矩?
據多家媒體報道,不久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了一項所謂“人工智能行動計劃”,旨在鞏固美在人工智能領域主導地位,并確保領先于中國。特朗普抱怨稱,很多科技巨頭長期以來受益于美國的自由環境,同時卻在中國建廠。很顯然,特朗普的這一做法,換言之,也就是不許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領先美國。
有專家分析稱,特朗普這一計劃的出臺,再次暴露了美國在科技競爭中狹隘的霸權思維和零和博弈的陳舊觀念。特朗普在抱怨科技巨頭在中國建廠的同時,迫不及待地推出該計劃,核心目的就是要阻止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實現超越。從計劃內容來看,一方面,美國試圖通過放松國內政策監管,加快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期望以此激發國內人工智能產業的創新活力,保持其在技術研發上的優勢。另一方面,在國際上,美國積極尋求將自身技術打造為全球人工智能的基礎標準,并且毫不掩飾地計劃進一步收緊人工智能芯片對華出口管制,企圖從技術源頭對中國進行圍堵,遏制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
但美國這種做法無疑是逆時代潮流而動。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科技的進步早已不是一個國家能夠獨立完成的事情。人工智能作為一項前沿科技,其發展需要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共享、技術交流與人才合作。美國一味地強調競爭,甚至不擇手段地打壓對手,不僅無法真正維持其領先地位,反而會破壞全球科技合作的良好氛圍,阻礙整個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進程。
從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來看,盡管面臨美國的種種限制和打壓,但依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需求、豐富的數據資源以及完善的產業體系,這些優勢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能技術研發、應用場景拓展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眾多企業和科研機構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嶄露頭角。美國試圖通過行政手段來阻擋中國的發展步伐,注定是徒勞無功的。
特朗普政府的這一做法,也反映出其對自身優勢的不自信。如果美國真正相信自身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實力,就應該以開放的心態,通過公平的競爭來推動科技進步。而不是憑借政治權力,設置各種障礙,限制其他國家的發展。這種霸權行徑,不僅損害了中美之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也給全球科技產業的供應鏈和創新鏈帶來了不穩定因素。
與此同時,不到24小時,中方直接定下規矩。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日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針對此事明確回應稱,“中方始終主張各方共同推動人工智能開放、包容、普惠、向善發展,不應突出對抗競爭,而應追求共享智能紅利,實現共同發展。”
不搞對抗競爭,而是要實現共同發展。中方定下的這一規矩,可以說是直接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中方的立場,是對全球科技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人工智能的突破,從來不是閉門造車的結果。美國的圍堵思維,實則是給自己套上枷鎖。切斷技術流動,會削弱其自身創新的活水;強行制定單邊標準,終將被多元市場所摒棄。
而中國則是以開放姿態搭建合作平臺,既守住了科技自立的底線,也敞開了共享紅利的大門。這種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的智慧,才是人工智能時代應有的全球共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