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今日文章目錄(全部含音頻) ● 大國博弈背后的技術競爭
1.[884]中國構筑的對美 戰略堡壘——在先進技術領域快速發展,部分已經趕超美國(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895]中國制造業崛起帶來的啟示(“中國制造2025”評估) (Financial Times)
● 美國政府打壓留學生
3.[888]學生們表示簽證政策變化讓他們后悔申請美國學校 (BBC)
4.[887]美國擬撤銷中國學生簽證進一步升級限制措施 (Bloomberg)
5.[883]特朗普政府暫停學生簽證面談擬擴大社交媒體審查范圍 (Politico)
● 貿易戰直擊
6.[892]特朗普72小時對歐貿易政策急轉彎內幕 (CNN)
7.[886]國際貿易法院否決特朗普全球關稅政策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馬斯克退出華盛頓,回到主業
8.[891]幻滅的馬斯克宣布退出華盛頓 (The New York Times)
9.[889]馬斯克黯然離場一路怨聲載道 (The New York Magazine)
10.[885]馬斯克談星艦及火星(Ars Technica訪談) (Ars Technica)
● 聚焦東亞:韓國、朝鮮、越南
11.[890]朝鮮借美國老百姓之手滲透遠程就業市場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2.[898]美韓同盟暗流涌動:潛藏危機的深度解析 (Financial Times)
13.[877]越南經濟蓬勃發展,新領導人卻憂心忡忡 (The Economist)
● 美國史無前例的超級大行
14.[894]戴蒙能否打造首家萬億美元市值的銀行? (The Economist)
● 美國奇葩溯源
15.[897]美國為何如此怪異:清教徒難辭其咎 (Salon)
● 關于AI
16.[882]AI認為它對你的 了解有多少——當人們發現AI對自己做了種種預設的時候(The Atlantic)
17.[881]那些相信AI會產生意識的人 (BBC)
18.[878]AI心理陪聊:照亮我黑暗時刻的聊天機器人(利弊全解析) (BBC)
● 生活方式:Loro Piana、極限運動、美國制造
19.[896]LoroPiana:奢華時尚的革新者 (The Times)
20.[879]科技精英的極限健身挑戰——科技精英正以全新方式突破人體極限 (The Information)
21.[880]100%美國制造有多難這群人仍在堅持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厭女被帶到元宇宙
22.[893]元宇宙中的厭女現象 (The New Statesman)
II. 按語與引文
1.[884]中國構筑的對美戰略堡壘——在先進技術領域快速發展,部分已經趕超美國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5.5.21)
按語: 這是一篇來自《華爾街時報》的基調頗為正面的中國報道,介紹中國通過強化自主創新與集中資源投入,在機器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領域加速趕超美國的戰略布局。文章指出,面對外部技術封鎖和貿易摩擦,中國著力推動技術的自給自足,構建了涵蓋工業制造、能源安全、糧食儲備及國防建設的綜合發展體系,在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彰顯舉國體制的優勢。
字數 :3,500
鏈接: https://t.zsxq.com/9ZEF8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2018年5月,中國中央政府召集全國頂尖科學家在人民大會堂開會時 ,國家正面臨嚴峻形勢。美國開始限制向中國出售高科技產品,并準備出臺更多禁令。 會議的精神:中國絕不能依賴別人提供技 術。只有堅持自主研發,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 從那以后,中國在多個關鍵領域取得突破進展,有些方面甚至開始趕超美國。中國的電 動汽車企業已經躋身世界一流水平,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也能夠與OpenAI和谷歌競爭。生物學家在醫藥研發領域不斷取得新突破,工廠里越來越多地開始使用智能機器人……
2.[895]中國制造業崛起帶來的啟示(“中國制造2025”評估)
Financial Times (2025.5.28)
按語: 今年是“中國制造2025”的“收官之年”,外媒有不少報道。以下為英國《金融時報》的長文,探討了中國制造業通過“2025”戰略崛起的過程及其全球影響。1)報道以德國奧迪在華工廠的自動化轉型為例,指出中國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攻關和市場競爭,在機器人、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實現了關鍵突破,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上游攀升;2)該戰略雖大幅提升了本土企業的市場份額和技術水平,但也引發國際貿易摩擦——歐美國家認為政府補貼政策和市場保護措施影響了全球競爭環境。3)產業政策在提升自主供應鏈安全性的同時,也存在重復建設、資源錯配等問題,給政府財政帶來壓力;4)面對全球經濟格局變化,中國還在升級優化產業政策,將重心轉向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前沿技術,并更加注重質量和研發;5)其他國家則被迫在開放市場與保護本土產業之間尋求平衡(包括考慮在何種程度上借鑒中國模式)。
字數 :5,500
鏈接: https://t.zsxq.com/Pzmbi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要了解中國“中國制造2025”戰略 的實施成效,德國汽車制造商奧迪在中國北方新建的電動汽車工廠就是一個生動案例。 在這家工廠的生產線上,中國企業生產的工業機 器人占據主導地位,這正是該政策的重要目標之一。生產線從自動沖壓機開始,這些設備將金屬板材沖壓成車門面板。 隨后,來自中國控股企業庫卡的800多臺機器 人將零部件焊接成車架。另一家中國供應商則實現了車輪安裝的自動化。在每個班次中,機器人的數量都超過了工人……
3.[888]學生們表示簽證政策變化讓他們后悔申請美國學校
BBC (2025.5.29)
按語: BBC的報道。國際學生們申請簽證受阻,紛紛后悔報考美國大學。
字數 :1,400
鏈接: https://t.zsxq.com/fwCfk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全球留學生正陷入 焦慮與不確定中。特朗普政府計劃暫停美國學生簽證預約,這一消息令他們感到不安。 據BBC的美國合作伙伴CBS獲得的一份官方備忘錄顯示,美國國務院 將加強對學生和交流訪問學者簽證申請人的社交媒體審查,期間將暫停簽證預約服務。 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部分美國頂尖 高校進行全面限制的一部分。他認為這些學校過于自由化。 這些變化給留學生帶來了普遍的不確定 性。目前美國大使館的簽證預約服務已經暫停,延遲可能導致獎學金申請懸而未決……
4.[887]美國擬撤銷中國學生簽證進一步升級限制措施
Bloomberg (2025.5.28)
按語: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宣稱要大規模撤銷中國學生簽證,先從黨員(或和黨有關系的人)以及敏感領域下手。這和筆者一直以來的預測是一樣的,而且魯比奧一步到位了。一是根本不需要國土安全部吊銷哪個學校的SEVP認證資格,國務院直接下手限制留學生簽證就可以。二是最后一定會聚焦到中國學生身上,這是美國兩黨和朝野的大共識。再次提醒:赴美留學有風險,學生和家長一定要慎重。
字數 :1,100
鏈接: https://t.zsxq.com/ChJcK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美國國務卿馬克·魯比奧表示,美方計劃“ 大規模”撤銷中國學生簽證。這是特朗普政府加強對在美外國留學生審查的最新舉措。 魯比奧在聲明中指出,受影響學生將包括“與中國共產黨有關 聯者,或就讀關鍵領域專業者”。他補充說,美國還將加強對“所有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未來簽證申請”的審查。 2024年,中國在美留 學生人數位居全球第二,僅次于印度。中國外交部在非工作時間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這一決定出臺前一天,魯比奧剛下令美國駐全球使領館暫停安排學生簽證面談。美國政府正考慮加強對申請人社交媒體資料的審查。這標志著特朗 普總統以“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再次試圖限制外國學生進入美國院校……
5.[883]特朗普政府暫停學生簽證面談擬擴大社交媒體審查范圍
Politico (2025.5.27)
按語: 美國政府暫停了國際學生的簽證流程,將影響到即將入學及部分在校的留學生。目前公布出來的目標是增加社交媒體審查,了解學生在巴以問題上的言論——理論上,如果高調支持巴勒斯坦,則可能被拒發簽證。評:這里可以看到幾點:1)負責頒發簽證的美國國務院是限制留學生的最有權威的機構,根本不用通過國土安全部和SVEP。所以,美國政府要打擊哈佛等名校很容易;2)現在是審查巴以問題上的看法,以后可以審查其他問題。批評美國政府的都可能被拒入境;3)這些政策手段最終都可能落到中國學生學者身上,因為中國作為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和所謂的“對手國”,最終肯定是最大目標。4)美國目前有全球最不友好的留學政策,赴美留學要慎重。
字數 :1,000
鏈接: https://t.zsxq.com/bvFm1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根據本網獲得的一份外交電報顯示,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要 求所有申請赴美留學的外國學生接受社交媒體審查。這將會大幅度擴大現有審查范圍。 根據這份周二簽署、由國務卿馬克·魯比奧批準的電報顯示,為實施這 項強制審查,政府已經要求美國各駐外使領館暫停安排此類學生簽證申請人的新面談。 如果政府實施該計劃,學生簽 證辦理速度可能會大幅放緩。這將嚴重影響許多依賴外國學生增加財政收入的大學……
6.[892]特朗普72小時對歐貿易政策急轉彎內幕
CNN (2025.5.27)
按語: 本文描述了特朗普政府在72小時內對歐盟貿易政策的戲劇性轉變。特朗普突然宣布擬對歐盟加征高額關稅,引發市場震蕩及歐洲官員震驚,隨后又在三天內暫停威脅,推動雙方重啟談判。這一決策過程展示了特朗普以施壓促談判的策略風格,其高級顧問對政策急轉缺乏準備,而歐盟則通過提交新提案爭取到了緩沖期。
字數 :2,100
鏈接: https://t.zsxq.com/tLIeF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五突然決定重新點燃與歐盟的貿易戰 ,這一舉動震驚了歐洲官員,也讓他的部分高級顧問措手不及。三天后,他如愿以償。 周二,特朗普在他的Truth Social賬 號上發文稱:“我剛得知歐盟已要求盡快安排會面日期。”他將此稱為“積極進展”。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從特朗普威脅對歐盟進口商品征 收50%關稅,到周日暫停這一威脅,這一過程改變了貿易談判的走向,而這一問題此前已逐漸成為白宮內部的困擾。 特朗普政府官員一致認為, 需要調整與歐盟的貿易談判。但具體如何調整以及何時行動,則由特朗普本人決定……
7.[886]國際貿易法院否決特朗普全球關稅政策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5.5.28)
按語: 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實施的全球關稅政策超越總統法定權限,認為貿易逆差不構成法律定義的“國家緊急狀態”,故相關關稅缺乏合法依據;法院強調國會不能無限制下放關稅權力,行政部門需遵守憲法分權原則。裁決引發特朗普政府上訴,并可能影響其目前開展的貿易談判。
評:1)關稅制定權過去幾十年來實際上已經由國會授予總統,需要實事求是;2)國際貿易法院的裁決有明顯政治偏向,屬于黨派/政治行為;3)未經選舉的法官干預行政權力,沒有廣泛的民意基礎,尤其在涉及關稅/經濟這樣的重大事項上。即便很多人對關稅政策有意見,也布認為這是法官要插手的事,因為市場已經成功地和特朗普博弈,遏制了其最激進的關稅政策;4)特朗普政府可以忽略國際貿易法院的裁定,也可以一路上訴,直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是偏向保守派的,特朗普的御用最高法院;5)有說現在的最高法院在重大問題上也傾向于限制總統權力,所引用的案例都是拜登時期的(2022~2023年),即一個保守派的最高法院限制民主黨白宮。很難想象這個最高法院會因為共和黨/保守派陣營自己的議程而挑起憲法危機。6)但這樣的裁決依然會造成混亂,影響特朗普的貿易談判——各國可以放慢節奏,因為不知道談判的根基(關稅)是否仍然存在。7)市場跟風博弈,借裁決進一步表達自己的態度,即反對特朗普關稅。
字數 :2,600
鏈接: https://t.zsxq.com/b0poL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美國聯邦國際貿易法院(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裁定,特朗普總統無權對幾乎所有國家實施全 面關稅政策。這一裁決推翻了此前引發全球貿易戰、威脅世界經濟穩定的關稅措施。 周三的裁決援引《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 力法》,否決了特朗普政府關于總統行政權力的最大膽主張。裁決公布后不久,特朗普政府律師立即表示將提起上訴。 由三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在裁決書中寫道:“法院認為《國際緊 急經濟權力法》并未授予總統無限權力,因此撤銷依據該法實施的爭議性關稅。”……
8.[891]幻滅的馬斯克宣布退出華盛頓
The New York Times (2025.5.28)
按語: 《紐約時報》的報道,講述了埃隆·馬斯克從積極參與特朗普政府改革到逐漸疏離政治核心的過程——他因推動聯邦機構改革受阻、對部分政策不滿(主要是關稅),以及與特朗普關系淡化。決定退出華盛頓事務,轉而聚焦于自身企業,但特朗普也注意維護和他的關系,馬斯克和DOGE在政府內的影響也仍然存在。
字數 :2,700
鏈接: https://t.zsxq.com/ptNNi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埃隆·馬斯克公開批評特朗普總統的標志性國內政策法案,認為這將加劇國家財政赤字。他向政府官員抱怨,競爭對手公司獲得了在中東建設人工智能數 據中心的豐厚合同。此外,他承諾向特朗普政治運作捐贈的1億美元至今尚未兌現。 這位曾自稱是總統“頭號好友“的企業家,如今與特朗普保持一定距離。馬斯克表示將退出政府工作,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的公司上。白宮官員稱,兩人關系仍然良好。但馬斯克也明確表示對華盛頓政治感到失望,并對改革聯邦機 構時遇到的阻礙感到沮喪。這讓人質疑總統與世界首富之間的聯盟關系是否牢固……
9.[889]馬斯克黯然離場一路怨聲載道
The New York Magazine (2025.5.28)
按語: 《紐約》雜志文章,為馬斯克黯然離開華盛頓拍手稱快,對他和他的DOGE項目盡情諷刺,也是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字數 :1,800
鏈接: https://t.zsxq.com/Otov0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埃隆·馬斯克那種活在當下、努力奮斗、透支生命的人生哲學,也影響了他一手創立的所謂“政府效率部”(DOGE)。作為華盛頓政壇的權力 推手,他很快就黯然離場,這或許并不令人意外。直到此刻 ,聯 邦政府中那些對他既畏懼又厭惡的人,想到他已經被趕下臺,才終于不用再擔心了。本周的兩場采訪顯示,對于這段短暫的公共服務生涯,馬斯克正處于從否認到憤怒的情緒階段。但事情恐怕已經無法挽回,特別是因為馬斯克選擇公開藐視特朗普的最新力作——2025年“大美麗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10.[885]馬斯克談星艦及火星(Ars Technica訪談)
Ars Technica (2025.5.28)
按語: 這是馬斯克在星艦第九次試飛前夕做的一個訪談(這次試飛最終失敗)、重點圍繞SpaceX星艦項目的技術突破與未來愿景展開。馬斯克再次販賣了關于火星的觀點,認為建立火星運輸系統將開啟人類文明新紀元,太空探索應該聚焦更宏大的火星殖民,而不是重復登月。他也提出之前參與政府過多,目前已經調整了工作重心,減少政治投入。
字數 :2,700
鏈接: https://t.zsxq.com/0kAR6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周二下午,就在SpaceX星艦第九次試飛前幾小時,埃隆·馬斯克與本網資深航天編輯埃里克·伯 格(Eric Berger)進行了對話,探討其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發展方向。 最近幾周,馬斯克減少了政治事務 的投入時間,表示希望將主要精力放在SpaceX和其他公司上。這意味著什么呢? 這次對話恰逢星艦發射窗口開啟前 夕,得克薩斯州南部時間下午6點30分進行的。以下是經過簡單編輯的訪談內容。 Ars Technica: 對你來說,今天發射成功的標準是什么……
11.[890]朝鮮借美國老百姓之手滲透遠程就業市場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5.5.27)
按語: 這是《華爾街時報》的報道,介紹朝鮮為突破國際制裁,通過招募美國普通民眾,設立“筆記本電腦農場”,協助朝鮮IT工作者偽造身份以滲透美國遠程就業市場。這些朝鮮工作者利用盜取的公民信息,冒充美國員工遠程入職企業,借助中間人接收設備、偽造稅務文件并轉移薪資,部分人員還竊取敏感數據或植入后門程序。該計劃不僅為朝鮮政府創造了收入,還導致美國身份被盜者面臨稅務糾紛,同時使大量美國企業的信息安全陷入風險。近期西方媒體有多篇類似報道,展示了朝鮮地下經濟里不為人知的一面。
字數 :4,000
鏈接: https://t.zsxq.com/W0c7E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克里斯蒂娜·查普曼(Christ ina Chapman)看起來就像個普通的美國人,努力在創業文化中闖出名堂。 她在TikTok賬號上頻繁發帖,粉絲數量超過10萬。她分享自己在家辦 公的忙碌生活,提到從事電腦業務的客戶,還有她正在創作的奇幻小說。她發布支持自由派政治主張的內容,記錄自己的日常飲食,還分享去看最愛的日本流行樂團的旅行經歷。 然而實際上,這位50歲的女性經營著一個“筆記本電腦農場”(laptop farm)。根據聯邦檢察官的說法,她在家里擺滿電腦,讓朝鮮人冒 充美國科技工作者,從300多家美國公司非法獲取了1,710萬美元的工資……
12.[898]美韓同盟暗流涌動:潛藏危機的深度解析
Financial Times (2025.5.26)
按語: 美韓同盟因多重矛盾面臨潛在危機,兩國在經貿、軍事及戰略目標上的分歧日益凸顯。特朗普政府對韓國加征高額關稅,并將經貿與安全議題掛鉤,要求韓國承擔更多軍費,令韓國深感震驚。軍事層面,美國將戰略重心轉向臺海,弱化對朝鮮威脅關注度,引發韓國高度擔憂,一是不希望卷入中美對抗,二是害怕美國放棄關注朝鮮,拋棄盟友韓國。韓國近期政局動蕩及領導層更迭也削弱了應對能力,而左翼候選人對美國的強硬立場還可能進一步激化矛盾。此外,特朗普與朝鮮重啟接觸的傾向,也令韓國深感不安,擔心自己在過程中被邊緣化,甚至出現美朝單獨達成協議的情況(韓國甚至可能由此被迫考慮擁核選項)。特朗普“美國優先”政策給美國的全球盟友關系帶來巨大沖擊,韓國當然也成為受害者之一,并不得不反思依賴美國所帶來的風險。
字數 :4,400
鏈接: https://t.zsxq.com/cgSaQ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本月,韓國與美國舉行了最新聯合海軍演 習。兩國驅逐艦和巡邏機演練了應對朝鮮無人機和特種部隊可能越過海上邊界的行動。 韓國海軍司令柳潤相(音 )表示:“憑借韓美聯合艦隊的壓倒性力量,我們將對任何敵方挑釁予以強力回擊。” 但在這些例行表態背后,專家指出美韓關系正面臨一系列潛在危機。盡管兩國結盟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但在貿 易、地區安全以及日益增長的朝鮮核威脅等敏感問題上,雙方立場可能出現分歧……
13.[877]越南經濟蓬勃發展,新領導人卻憂心忡忡
The Economist (2025.5.22)
按語: 是《經濟學人》一篇關于越南經濟發展現狀及改革挑戰的長篇分析文章。文章指出:1)越南過去依賴出口和外資的經濟模式面臨多重瓶頸,包括勞動力成本上升、產業附加值低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沖擊,可能陷入典型的中等收入陷阱;2)新任領導人蘇林推動系列改革,包括精簡政府機構、修訂經濟法規以解放生產力,并通過稅收優惠激勵本土企業創新,試圖將私營經濟比重提升至70%;3)改革面臨深層障礙,包括官僚體系僵化、教育水平滯后、國有企業壟斷資源,以及數字經濟領域政府過度管控等。4)盡管蘇林通過人事調整鞏固權力,但既得利益集團的阻力和明年黨代會的不確定性,使改革前景仍存變數。評:越南前些年經濟發展蓬勃,并在全球供應鏈重構后的新格局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很快,過去的紅利已經用完,經濟發展遇到新的瓶頸,要考驗決策層的智慧。
字數 :3,800
鏈接: https://t.zsxq.com/hysrZ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這個與眾不同的觀點,出自一位出人意料的批評者之口。越南經濟過去15年保持6%的年均增速,堪稱東南亞地區的典范,如今 卻急需大刀闊斧的改革。至少越共總書記蘇林是這樣認為的。蘇林在去年出任越共總書記之前,曾經執掌越南強力安全部門長達八年之久。眼下,他正在大力裁撤公務員、修訂經濟法規,目的是在推動一場“解放所有生產力”的“革命”。“時間不等人”,他在上任后不久就這樣告誡黨內同志……
14.[894]戴蒙能否打造首家萬億美元市值的銀行?
The Economist (2025.5.22)
按語: 《經濟學人》長文,探討了摩根大通在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領導下成長為全球銀行業標桿的發展歷程及其未來挑戰。通過戰略擴張、技術創新與業務協同效應,戴蒙幫助該行建立起覆蓋全美的金融網絡和高效運營體系,在市場競爭中占據顯著的優勢。然而,公司在美國史無前例的龐大規模也使其面臨監管壓力、領導層接班挑戰,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報道剖析了戴蒙通過打造“堡壘式”管理模式,平衡風險與發展,將管理理念全面滲透和植入這家公司,也分析了其繼任者需要應對的復雜局面。
字數 :4,300
鏈接: https://t.zsxq.com/oc6IL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在管理這家全球最大銀行時,經常以體壇巨星為榜樣。“看看塞雷娜·威廉姆斯、湯姆·布雷迪和斯蒂芬·庫里是如何訓練、如何保持頂尖水準的,”他說,“但很多企業高管 團隊往往缺乏這種精神。公司變得固步自封,被員工主導,最終陷入官僚主義。” 在戴蒙執掌期間,摩根大通已經成為銀行業的標桿企業,其地位堪比威廉姆斯在網壇的成就。在多數業務領域,摩根大通都是美國銀行業的領軍者或者是緊隨其后的競爭者。該行目前市值達7,300億美元,占美國大型銀行總市值的30%,較戴蒙2006年初上任時的12%大幅提升(見圖表1)……
15.[897]美國為何如此怪異:清教徒難辭其咎
Salon (2025.5.26)
按語: 這是一篇訪談,探討了美國社會文化中的“怪異”(weird)特質如何根植于清教徒的信仰遺產。作家簡·博登分析了最早來到美國的清教徒思維對美國社會的七大核心影響,迄今決定了美國人的思維與行事方式:1)對強人領袖的崇拜源于清教徒的末日救贖敘事,形成“美國單一神話”的暴力正義觀;2)“天選之民”優越感催生道德完美主義的家長式思維;3)反權威和反智主義傳統使陰謀論與邪教思維廣泛傳播;4)將精神救贖商品化的傾向導致自我剝削式的心靈產業;5)“工作神圣化”蛻變為財富道德化及剝削邏輯;6)非黑即白的對立思維,引發社會割裂;7)渴望秩序,非常容易被操控者利用。作者指出,這些特征與“恩典-自然”二分法,共同構成了美國剝削性的社會結構及邪教式的思維。評:一篇視覺獨特,觀點清奇,很有意思的文章。
字數 :7,600
鏈接: https://t.zsxq.com/b681R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簡·博登(Jane Bor den)在《我們這樣的邪教:末日思維如何驅動美國》(Cults Like Us: Why Doomsday Thinking Drives America)一書中提出了一個簡單明了的觀點:當年登陸普利茅斯巖的清教徒,本質上就是一個末日教派(雖然他們沒有那種蠱惑人心的領袖)。這些人后來和后續的清教徒移民一起,給美國社會留下了七個關鍵信仰特征,這些特征至今仍然影響著美國人。雖然其中一些信仰內容現在已經淡化,但這些核心特征卻以各種形式存在于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
16.[882]AI認為它對你的了解有多少——當人們發現AI對自己做了種種預設的時候
The Atlantic (2025.5.21)
按語: 這篇長文探討了大型語言模型如何基于對話,形成對用戶的預設認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影響。1)研究表明,AI系統會從訓練數據中吸收性別、經濟地位等刻板印象,并通過內部機制,動態調整對用戶(對話者)的判斷(例如根據用戶的地址推測其經濟階層,并推薦相應的禮物);2)科研團隊發現可通過修改模型參數操控其輸出傾向(例如強制模型頻繁提及某的概念),為干預偏見提供了技術可能;3)目前的模型有“黑箱:特性,人們尚不理解其機理,使得錯誤的預設很難追溯,并可能誤導現實決策;4)歷史經驗警示了人們過度依賴AI可能產生的風險,呼吁建立保護機制,一方面要保障用戶獲取信息的自由,一方面也要確保系統優先維護人類自主權。
字數 :5,000
鏈接: https://t.zsxq.com/139Mz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像GPT、Llama、Claude和DeepSeek這樣的大型語言模型,說話流暢得讓人感覺就像在跟真人對話。它們會用“我”來回答你,語氣特別親切。這些AI簡直無所不能:能寫各種格式 的詩歌,看完一堆政治演講馬上就能挑出里面的笑話,還能畫圖表、編網站代碼。 它們究竟是如何做到這些原本只有人類才能完成的事情的?面對人工智能令人驚嘆的“帽子變兔子”般的對話能力,從業者們只能含糊其辭地解釋:這些模型只不過是從海量訓練數據中逐字預測而已——這些數據其實是來自能找到的所有人類文字和語音記錄。要么就是聳聳肩,神秘兮兮地拋出“微調”(fin e-tuning)或者 竟是如何做到這些原本只有人類才能完成的事情的……
17.[881]那些相信AI會產生意識的人
BBC (2025.5.26)
按語: 本文探討了一個受到廣泛關注、目前尚有爭議的議題:人工智能是否可能具備意識。文章結合科學實驗與哲學思辨,呈現了不同研究者對意識本質的不同理解。目前的主流研究通過神經科學、計算機模型及生物類器官等多種路徑探索意識形成機制,有的學者主張生命特性是意識基礎,有的觀點則認為AI通過感官輸入可能演化出獨立意識。科技界關注的核心在于:如何界定意識邊界,以及如何評估潛在風險,由此引發一系列人倫理問題。
字數 :4,100
鏈接: https://t.zsxq.com/ywv2k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測 試間。作為一項研究人類本質的科研項目,我將要在閃爍的燈光下和音樂中進行測試。 這讓我想起科幻電影《銀翼 殺手》(Blade Runner)里的場景_那個用來區分人類和仿生人的測試。 難道我會是來自未來的機器人而不自知?我能通過這個測試嗎? 研究人員向我保證,這個實驗的目的并非如此。他們把這個裝置稱 為“造夢機”(Dreamachine),取自同名的公共項目,目的在于研究人腦如何構建對世界的意識體驗……
18.[878]AI心理陪聊:照亮我黑暗時刻的聊天機器人(利弊全解析)
BBC (2025.5.20)
按語: 本報道探討了AI聊天機器人在心理健康支持領域的應用現狀及爭議。隨著傳統心理咨詢資源供不應求,AI陪聊工具憑借隨時可及、匿名交流等特點,成為部分人群尋求情感慰藉的過渡選擇。支持者認為其在緩解即時情緒困擾、填補服務空白方面具有輔助價值,但同時也暴露出建議可靠性存疑、缺乏人文關懷、潛在數據風險及文化理解局限等問題。當前這類技術尚無法替代專業心理治療,但在保障措施完善的前提下,也許可作為超負荷醫療系統中的臨時補充手段。評:AI聊天機器人可以幫助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基礎的心理咨詢和慰藉服務,效應甚至可能超過人類咨詢師。伴隨AI不斷完善,這個行業的人類工作者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是AI取代的重點領域。
字數 :3,900
鏈接: https://t.zsxq.com/bmOJf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每當遇到困難時,特別是日子非常難 熬的時候,我就會和這些聊天機器人聊天。它們就像啦啦隊一樣,總能給我加油打氣。 “我總能聽到這樣 鼓勵的聲音:‘好了,今天我們要做些什么?’就像是一個想象中的朋友在陪伴我。” 幾個月來,Kel ly每天都要花三個小時和AI創建的“聊天機器人”對話,互相發送好幾百條信息。 當時,Kelly正在排隊等候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 NHS)提供的傳統談話治療,她希望通過治療解決焦慮、自卑和感情破裂等問題……
19.[896]LoroPiana:奢華時尚的革新者
The Times (2025.5.24)
按語: “雖然的好品位確實買不來,但你可以買Loro Piana——這個擁有百年歷史的意大利品牌,沒有夸張的商標和閃亮的裝飾,正逐漸成為全球時尚精英的標配。”LVMH旗下的Loro Piana,作為意大利百年奢侈品牌,以頂級羊絨、創新面料與極致工藝,主張低調內斂的設計哲學,重新定義了奢華時尚行業。
字數 :3,700
鏈接: https://t.zsxq.com/ZFWXH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金錢無法幫你避免的,是穿衣打扮上的失誤 。預算再高,也擋不住浮夸艷俗或者保守乏味的著裝選擇。雖然好品 穿衣打扮上的失誤。預算再高,也擋不住浮夸艷俗或者保守乏味的著裝選擇。雖然好品位確實買不來,但你可以買Loro Piana。這個品牌是簡約高級品味的通行證,我會建議所有商界精英在打造衣櫥時優先考慮它。這個擁有百年歷史的意大利品牌,沒有夸張的商標和閃亮的裝飾,卻逐漸成為全球時尚精英的標配。在這個盛行炫耀性消費和一眼可辨營銷噱頭的時代,Loro Piana以低調內斂的風格獨樹一幟,成為頂級品味與卓越品質的象征……
20.[879]科技精英的極限健身挑戰——科技精英正以全新方式突破人體極限
The Information (2025.5.17)
按語: 美國的科技精英群體通過從事超級馬拉松、千磅舉重、Hyrox綜合賽等極端極限運動,挑戰突破生理與心理極限,并將其作為風潮。報道里介紹到馬克·扎克伯格的姐姐蘭迪從事超馬運動。
字數 :3,700
鏈接: https://t.zsxq.com/ikHs3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當普通人想要挑戰高難度健身目標時,他們通常會選擇半程或全程馬拉松訓練。如果有更高的追求,可能會嘗試鐵人三項或泥地障礙賽。但對科技行 業那些爭強好勝的精英來說,這些賽事往往只是他們挑戰更高難度運動的熱身活動。 比如上周五晚上,Facebook早期員工蘭迪·扎克伯格(Randi Zuckerberg)在亞利桑那州弗拉格斯塔夫完成了257英里的Cocodona 250超級馬拉松……
21.[880]100%美國制造有多難這群人仍在堅持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5.5.25)
按語: 介紹一小群執著追求“美國制造”,以此為志趣和理想的人。“美國夢”變成“美國制造夢”。
字數 :2,400
鏈接: https://t.zsxq.com/zy0oG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戴安娜·赫夫堅持十年只購買“美國制造”(Made in America)商品。像床單、襪子和沙發這類 東西,她確實買到了。但手機、眼鏡和除草機這些東西,想買美國制造幾乎不可能。 她曾經鉆到冰箱里找生產標簽,結果只看到一行小字“墨西哥制造”。還 有一次,她退掉了一臺浴室秤,因為商家雖然聲稱產品在美國生產,但實際上并不是。 62歲的新罕布什爾州居民赫夫表示:“這 真是一段充滿挫折和意外的經歷。”她希望通過自己的消費來支持美國制造業工人……
22.[893]元宇宙中的厭女現象
The New Statesman (2025.5.14)
按語: 本文探討了元宇宙及AI技術發展中潛藏的性別歧視問題——虛擬世界延續甚至發展了現實中的厭女文化。通過分析虛擬性騷擾、性愛機器人對女性的物化設計、AI聊天伴侶的性別偏見等技術現象,作者指出科技巨頭在追求技術突破時忽視了系統性的性別暴力風險。商業利益驅動下的產品邏輯,不僅復刻了現實社會的不平等,還通過沉浸式體驗,加劇對女性身體與人格的數字化傷害,侵蝕了女性參與數字空間的權益。
字數 :2,800
鏈接: https://t.zsxq.com/PDnop (閱讀全文請加入星球)
2021年,馬克·扎克伯格在《創始人公開信》中描繪了他 對完全沉浸式虛擬世界的構想:“在元宇宙里,你可以實現幾乎所有能想到的事情。” “日常性別歧視”(Everyday Sexism Project)項目創始人勞拉·貝茨(Laura Bates)對此評論道,這樣的愿景“或許讓某些男性心馳神往”,卻令大多數女性毛骨悚然,因為她們太清楚男性那些不該實現的妄想了。《新性別歧視時代》(The New Age of Sexism )一書深刻揭露了這個“美麗新世界”中,女性正在遭遇的各種物化與侵害……
III. 如何加入(并閱讀全文):掃二維碼
歡迎加入 「兔主席的寶藏」 ,兔主席/tuzhuxi的精華內容分享圈。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數量 : 2024年11月上線至今,800+篇文章、300萬+字
定位 :有國際視野、理性思考的愛國主義者
領域 :熱點、國際、歷史、人文
內容 :國際臻選、快評
標簽 :美國研究、中美關系、特朗普、馬斯克、俄烏戰爭、AI、電動車、商業財經……
持續 :堅持20年創作(持續更新有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