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立
■來源 營銷頭版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昨天,話題#沖上微博熱搜榜一,出于該死的好奇心點開視頻,看到將腳指頭伸進餐盒、用腳反復蹭吸管又放回給顧客、甚至往飯盒里亂加不明液體,我已經先yue為敬了。
圖源:微博@圖圖和糊涂
惡心是真惡心。有天天點外賣的,直呼以后不敢點了。
不過評論區大部分網友都認為騎手在外賣中“加料”是極小概率事件,會這么做的只有極少數素質低下的外賣騎手。
但外賣行業中更為嚴重的亂象——無孔不入的幽靈外賣,卻是普遍存在,需要外賣平臺和相關監管部門進行日常化排查與打擊。
畢竟如今大部分外賣商家都會使用保鮮膜封住餐盒,或是用訂書機和“食安封簽”以防在送餐途中被其他人打開。若是被動了手腳,消費者或多或少能找到些許破綻。
如若是里面的食材從源頭處、在生產制作的過程中,便被“玷污”了,消費者恐怕大概率是察覺不出來的。
為此,京東外賣一名審核工作人員在朋友圈怒敲鍵盤:“我們絕不能讓這0.5%的無堂食門店砸了京東品質外賣的招牌,決不能讓他們破壞150萬品質餐廳門店的名聲!”
圖源:微博
他說出這話的背景是,在這個5月份,京東外賣已經接連被監管部門約談了數次。
先是5月13日,就合法規范經營、公平有序競爭等問題,京東與美團、餓了么一同被市場監管總局會同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網信辦等5部門約談。
后是在5月22日這天,京東外賣同時被安徽省消保委、四川天府新區市場監管局這兩個地方部門約談。時隔1天,云南蒙自市市監局緊隨其后,約談京東外賣代理商,嚴令避免“內卷式競爭”。
地方部門先后下場,直指京東外賣幾大要害:一是,部分商家線上呈現是精致如濾鏡的圖片,線下卻是臟亂差的無堂食黑作坊;二是,超范圍經營的情況不少,比如某些奶茶店未獲許可卻售賣糕點;三是,有些商家為了搶生意,搞低價低質競爭,把市場秩序攪得一團糟。
當“2000萬日單量”成為京東外賣上線75天的捷報,膨脹的野心與高舉高打的品質宣言開始激烈撕扯。
從那位朋友圈里義憤填膺的京東員工的發文可以看出,字里行間流露的都是對品質的堅守,對那些違規無堂食門店的零容忍。并已經做出行動,表示京東已清退約8000家無堂食門店。
也許答案就埋藏在“150萬家”這一數字里。
京東外賣自上線至今,不過也才100天出頭,但已入駐門店竟高達150萬家,再結合該員工說的“申請入駐的餐廳門店通過率不到40%”,稍微計算一下,審核人員平均每天需要審核的門店數約為3萬多家。
在絕對的數量面前,人力的作用一下就顯得渺小了。
當然了,其中也不排除一些“干擾因素”。
比如,之前有媒體曝光福州地區多家入駐商家資料造假,部分所謂的“品質堂食”門店,實則是無實體店、無正規資質的“幽靈餐廳”。而這是福州片區負責人親自指導的“功勞”,其聲稱只要上傳的照片“看過去有堂食,有一兩張椅子”就行,也不會進行線下核實。
圖源:第一幫幫團
當平臺用53天狂奔千萬單的速度沖刺,資質審核自然成了“先上車后補票”的犧牲品。
話說回來,在上述那位深感委屈困惑的員工文中,除了堅決維護京東外賣品質旗號外,他還不忘大吐苦水,“那些沒有通過京東外賣審核的餐廳門店,絕大多數都還在其它外賣平臺營業!”“但是有的外賣平臺入駐門檻那么低,幽靈外賣能占到30%到50%,這么多年了消費者也不斷投訴,為啥這次沒約談他們呢?”
這弦外之音,明眼人都能聽出來,是在暗指其他外賣平臺亂象叢生,而自己平臺被約談實在是“冤”。
這句陰陽怪氣的潛臺詞,恰好揭開了行業遮羞布,反映出外賣行業背后諸多深層次問題。
首先,外賣平臺之間競爭激烈,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
京東外賣作為后來者,想要在美團和餓了么長期占據主導的市場里分一杯羹,本就不容易。如今被約談,無疑是給它的擴張之路潑了盆冷水。
而工作人員在朋友圈里暗指其他平臺,也能看出平臺之間互相指責、互相競爭的火藥味。
這種不正當競爭,不僅破壞了市場秩序,也讓消費者看得一頭霧水,不知道該相信誰。
圖源:小紅書
其次,京東外賣在快速擴張過程中,確實面臨著管理與合規的雙重挑戰。
為了快速打開市場,吸引商家入駐,或許在前期審核時放松了標準,導致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商家混入其中。
如今被監管部門盯上,也是在提醒京東外賣,要想走得長遠,必須把好質量關,不能只追求速度和規模。
這也反映出整個外賣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如何平衡市場份額和服務質量,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京東外賣入場時,口號喊得相當響亮,“品質外賣”“閉眼點,放心吃”,給消費者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圖。
劉強東更是強調,要做讓家人放心的外賣,這話說出來,誰聽了不心動?
熱血口號,總是容易讓人上頭的。
但落到實處,不能空有口號(不是。
除了亟需維護好“品質”這層形象之外,京東外賣還需在服務的多個方面進行補丁。
比如,京東外賣在運營過程中出現的系統崩潰、騎手運力不足、規則不合理等問題。
很多消費者反映,在高峰期下單后,長時間收不到外賣,聯系客服也得不到有效解決。而騎手們也抱怨,平臺的規則不合理,派單距離遠、時間緊,導致他們壓力很大。
從高調入局到如今的種種問題,京東外賣的現狀,就像理想和現實之間的一場“拔河比賽”,理想被現實狠狠地拽倒在地。
更深的矛盾在于商業邏輯的撕裂。
京東一邊高舉“全年免傭金”大旗吸引商家,一邊默許代理商為沖業績引進低價低質店鋪。當某平臺推出“0元奶茶”“1元咖啡”,品質防線在KPI重壓下悄然瓦解。
拿出真金白銀來做補貼,消費者當然會愿意用低價為高質商品買單,但如果是打著補貼的幌子售賣的是“幽靈外賣”,消費者也會分得清誰是真心做品質,誰是借情懷割流量。
圖源:央視新聞
與其整日在社交平臺上“互撕”,不如多干實事到線下走訪,讓“幽靈外賣”商家無處遁形。
畢竟對吃進嘴里的東西,再動人的口號都比不過真真切切的干凈衛生。
行業資訊、案例資料、運營干貨,精彩不停
更多營銷資訊,盡在【營銷頭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